历史

36.曹操(1)(1/2)

    36.曹操(1)

    (155—220年)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

    在中国历史上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名垂青史的曹操,历来颇受争议,后人对其毁誉参半。由于正统思想的影响,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将曹操奸雄的形象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的借鉴总会取其所需,然而曹操作为乱世豪雄,运筹帷幄,统一北方,开创魏的基业,对历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

    东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字孟德,小名阿满,生于显赫一时的官宦之家。据传曹操少时就机智过人且喜读兵法,善于变通权术,为人**不羁。曹操的祖父曹腾是汉相国曹参的后人,曾历任顺帝、桓帝、灵帝三朝,在当时权倾一时。受祖父荫庇曹操二十岁被举孝廉,开始学习朝廷事务,后历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等职。曹操在任洛阳北部尉时,造“五色棒”悬于四门,“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由于他执法严厉,不畏权贵,京师肃然,初步表现了他的政治才能。

    东汉末,宦官专权,政治混乱,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率军镇压起义,并凯旋而归,后以功升任济南相。济南管辖十多个县,当时官吏依附权贵贪赃,民风迷信,曹操到任之初就整饬民俗,罢免贪官,终于“政教大行,一郡清平”。由于他严厉执法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