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4晁错(2/2)

,大不敬之罪准备弹劾他。最后汉景帝说:这个事是朕让他做的。申屠嘉没有话说了,回到家里吐血而死。

    公元前155年,晁错上书景帝提出了著名的《削藩策》。削藩对于中央来说十分有利,问题是处于风口浪尖的人,必然会承受报复。晁错提出削藩政策后,他父亲跑到京城来劝他:“你这是在疏远刘氏的关系,毕竟人家是同姓的骨肉,照这样搞法天下会太平,可我们晁家要危险了。”晁错说:“不这样做,皇上就没法行使权力,国家也一定要乱起来。”晁爸爸无奈,回去就服毒自杀了,临死还留下句“不忍心看到祸患连累自己,我先了断”的话。听到削藩的法令以后,吴、楚等七国就谋反了,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诛晁错”。汉景帝听说牺牲一个晁错能换来天下太平,只得照办。

    诛杀晁错完全是一种突然袭击: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骗晁错说让他上朝议事。晁错穿上朝服,跟着中尉上车走了。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忽然拿出诏书,向晁错宣读,可怜的晁错别说请律师了,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腰斩了。这件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54年。

    晁错的悲剧在于他的性格和单纯的政治思想。《史记》和《汉书》讲到晁错的时候都用了四个字:峭、直、刻、深。就是说他又严厉,又刚直,又苛刻,又心狠,这样的性格造成了晁错被群臣孤立。另外,苏东坡在《晁错论》中提到,面对大军压境,晁错提出让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惹起朝中一批忠臣的不满。说你晁错这样做简直是奸臣嘛,你把皇帝推向第一线,你自己躲在家里面,是不是等皇帝打败了以后,你当皇帝?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容忍的。所以苏东坡说:即使没有袁盎的挑拨,晁错也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