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4晁错(1/2)

    24晁错

    书生意气的政治家

    晁错大约出生于公元前200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年轻时师从张恢,学习申不害、商鞅等人的法学思想。晁错除了学习法学之外,文学功底也很深厚,因此在太常寺任职(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掌管祭祀、教育、礼节等事务。

    晁错在政坛春风得意是在跟一个叫济南伏生的人学了《尚书》之后。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古代的典籍失传,很多典籍流散在民间。到了汉文帝时期,只有一个叫济南伏生的人懂《尚书》,于是晁错就被派去学习深造。他原来学的是法学,现在又学儒家学说《尚书》,学问大长,融贯儒法。回到朝廷以后,得到文帝欣赏,任命他做了太子舍人,又做了太子门大夫,后来做到太子家令,算是一个中层官员。

    晁错担任的太子家令一职,是太子身边的重要官位,太子刘启也很欣赏晁错。晁错在太子家里有“智囊”的美称,因为他的思想活跃,辅佐太子的同时,经常发表一些文章,比如《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贵粟疏》和《举贤良对策》等在当时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历史上也是很出色的政论文。

    晁错一大缺点是他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在太子府的时候,和朝中的大臣关系就不好。等到太子登基,任命晁错为内史,负责的是京城地区所有的行政工作,相当于现在北京的市长。晁错越发得意,今天要改革这个,明天要改革那个,汉景帝还言听计从,都采纳他的建议,这一下子弄得朝中的大臣就不太高兴了。

    第一个被惹毛的是当时的丞相申屠嘉,找了个岔子就要杀晁错。晁错的内史府在太上庙(刘邦父亲的庙)旁边,晁错觉得行走不便,就在太上庙的围墙上又开了两个门。申屠嘉以太上皇头上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