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 > 第七章 营势造势,处处商机(17)

第七章 营势造势,处处商机(17)(1/2)

    第七章  营势造势,处处商机(17)

    当然,胡雪岩的超人经商胆略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商战中不断地磨炼出来的。胡雪岩之所以胆识过人,气吞山河,完全是因为他内心深处具有一种敢争天下先的**和豪迈,善于在各种繁纷复杂情况下准确地把握时局,抓住商机。

    胡雪岩有句话“顶要紧的是眼光”,他认为:做生意怎样精明,十三档算盘,盘进盘出,丝毫不漏,这算不得什么!只有眼光对生意的成功才是“顶要紧的”。这话道出了眼光在生意运作中的重要性。胡雪岩所说的眼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要看得“准”,能够从一般人看不到“戏”的地方看出“戏”来,即要善于从时局变化中发现商机。比如胡雪岩由战争影响粮食生产看到贩运粮食的前景和丰厚利润,就可谓看得准。二是要看得“开”,不能只把眼睛盯在自己熟悉的那一行当,要视界开阔,放眼世界。比如胡雪岩做钱庄和“销洋庄”,却看到了粮食贩运自己可以大有作为的这一新天地,就得之于他的眼界开阔。

    从选择和拓展经营范围的角度来说,“看得开”对生意的长远发展十分地重要。胡雪岩过人的气魄和胆识,给人们以深刻的启发:一个在商场上没有开疆拓土气魄的商人,也就根本无法看到自己在本业之外还有可以另有一番作为的新天地。因为做事没有魄力限制了他的见识,眼光短浅,反应迟钝,使他无法看得“准”看得“开”。比如同在一起“销洋庄”的古应春和尤五,天天生活在大上海,对上海的熟悉程度远胜过胡雪岩,而且也都认识到战乱年代粮食的价值,由于人的见识和眼光的限制,他们就是想不到要去做粮食生意。生意人与生意人的不同,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十分明白了。

    见识卓远,乱世称雄

    当时在商界这么认为:胡雪岩眼光之远是能在乱中取胜。因为胡雪岩在第一桩销洋庄的生丝生意取得成功的时候,就极具远见地想到要开始投资两桩无论是乱世还是治世,都必能给他带来滚滚财源的事业:一桩是开药店,另一桩是典当业。

    胡雪岩想到投资典当业,是因为他极为熟悉和了解那个时代五行八作的生意行当。战乱频仍、粮食短缺的年代,城市农村当中,不要说那些家底薄弱的穷家小户,即使稍稍有些积蓄的人家,也会因社会环境所致,不时陷于困窘之中,急难之时,常要借典当以解燃眉之急,因此当时典当业十分兴旺,遍布所有市镇商埠。据《旧京琐记》记载:道光、同治间仅北京一地就有“质铺(当铺)凡百余家”。熟悉商界,眼光开阔的胡雪岩,一眼就看到典当是一个赚大钱的行业,可以有大作为。事实上,胡雪岩早就动过开当铺的念头。然而,真正促使胡雪岩要把典当业当做一项事业来做的直接原因,是他与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