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自序(2/2)

在于它为实力、规模难以争得绝对第一的企业提供了一种曲线制胜的赢利模式。

    PBI模型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她可以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肉搏战。

    它代表公司整体的营销哲学,从选择目标顾客、新产品定义/研发开始,我们就必须明确自己要成为哪个领域的老大,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有策略的坚持。

    从另一方面讲,“一技之长”是出位的基础,只有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让我们的“标新立异”立得更稳、更扎实。在这方面,做企业和做人是同样道理:我个人的综合实力不是最强,但我有独门功夫,那我一样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状元”;对企业而言,我的实力、规模短时间内达不到理想状态,但我一样可以扬己所长成为“某一领域的老大”。

    总体说来,PBI模型介于“学”与“术”之间。这里的每一个概念都可以有见仁见智的理解,因为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许多求知若渴的营销人捧着纯西方理论著作或是国内理论大家的教科书,刻苦攻读之后痛感理论离实际太远。我们提供的不是概念,而是思想,是多个成功产品经过市场检验后沉淀下来的策略和思想。这里没有理论权威,只有真实的思想交流。

    当然,真实的东西未必就完善,PBI模型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土生土长起来的营销模式,如果它能帮助更为有效地传播我们的经验和观念,起到抛砖引玉、激发灵感的作用,那么它的存在和发展就是有意义的。

    营销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艺术。是艺术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就更需要想象。

    营销操作从不好到好,从好到更好,都需要碰撞,如果每位读者能在捧读本书之后,碰撞出高于本书的灵感、思想甚至商业业绩,那是我们双方内心最大的快乐。

    王瑞吉

    2003年8月于青岛海滨

    导言

    一流的企业制造标准,二流的企业制造品牌,三流的企业制造产品,四流的企业输出劳务。

    PBI作为产品品牌差异化识别,它所做的正是从创建标准的高度构造差异化的产品品牌识别。

    PBI的实施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步骤可概括为“发现需求→研发产品→制定策略→全面实施→持续完善”的PBI五步法则。

    PBI始终遵循的一条原则是“生产能销售的产品,而不是销售能生产的产品”。

    PBI最终效用是跳出市场上、行业内已有的竞争框架,别开天地、另创一家,以新的、类别性的强势卖点赢得市场、提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