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3节 如何善用自性潜能(3)(1/2)

    事实上,钻石矿脉脉管是古代熔岩从地心冲上地表的管道;在熔岩往地表上冲的同时,也携带了尚未生成的钻石。这些管道中充满了名为“kimberlite”的绿色矿石;你可能必须挖出一吨绿色矿石,才能找到如铅笔顶端那块橡皮擦大小的钻石。因此,钻石之所以价格高昂,是因为它真的需要投入许多成本去开采提炼。

    在地球上,钻石矿脉脉管的分布位置也是支持五大陆曾经连接在一起的证据之一,而分隔各大陆的海洋,则是大陆板块漂移之后所形成的裂隙。如众人所知,第一流的钻石矿脉脉管分布于南非,世界知名的狄毕尔(DeBeer)矿脉脉管即是一例。当时,人们在一对赤贫的波尔(Boer,波尔人,即荷裔南非人)农人狄毕尔兄弟拥有的田地中央发现了狄毕尔矿脉脉管;在同一块土地上,还有一片金柏利矿区(KimberleyMine)。

    大约在1870年左右,狄毕尔兄弟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售农地之后,狄毕尔矿脉脉管至今已经开采了数百万克拉的钻石。而狄毕尔矿场也把他的名号出借给全球知名的狄毕尔钻石联合企业(DeBeerdiamondcartel);该企业是一个拥有权势、作风强硬的组织,一百多年以来,掌控了大部分的生钻市场。

    关于钻石,有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当熔岩从地心携带尚未形成的钻石冲出地表的时候,在地表形成一个圆锥形的熔岩小丘,有如从皮肤底下冒出来的青春痘一般;那圆锥形的熔岩小丘需要历经一两百万年风吹雨打、热胀冷缩的作用,才逐渐地被侵蚀磨平到与周围地面同等的高度。

    此时,未经琢磨的生钻从“蓝岩”(bluerock,或矿层)中“破岩而出”,大量涌入小溪流之中,然后随着小溪流进入河川,最后流入海洋。

    钻石的传奇之旅

    在所有的矿物之中,钻石和金拥有同等的重量,是最重的矿物之一。由于钻石比一般的石头坚硬许多,它们很容易从河底的床岩中崛起一个个小小的矿囊。不可避免地有一些钻石冲破河底床岩,随着川流进入大海。只有那些最精纯的钻石——甚至连最微细的裂隙或裂痕都没有,才能从数十亿年的旅程中留存下来。在所有发现钻石的地区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最富传奇色彩的,或许是位于非洲西岸奥兰治河(OrangeRiver)流入大西洋的区域。

    当钻石从钻石矿脉涌入奥兰治河,出了海洋之后,经过几个世纪强大洋流的推动,那些钻石被推上了海滩。这些如同爆米花般散落海滩的钻石,全是品质最优良、最精纯的钻石。在1908年,一群德国勘探人员发现了这批钻石。最深得我心的照片之一,就是那群德国勘探人员手脚着地地爬在那片后来称之为“禁区”(Sperrgebeitor“ForbiddenZone”)的海滩上,捡拾巨大、完美无瑕的钻石。

    在南美的巴西,也有几个地区的河床布满丰富的钻石,例如靠近迪亚曼蒂纳(Diamantina)的荷昆丁霍纳河(JequitinhonhaRiver)流域;迪亚曼蒂纳是一个充满瑞士风貌、精巧雅致的小城,位于米纳斯吉拉斯州(MinasGerais)境内。然而在巴西境内,根本没有钻石矿脉,这些分布于河床的钻石从何而来?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印度西部的冲积层或河川的矿床之中。早在人们发现非洲的钻石矿床之前,印度已经出产了历史上最初几颗品质优良的大钻石,其中经典之作包括“科—依—诺尔钻石”(Koh-I-noor,献给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之后,成为英国国宝),以及欧洛芙钻石(Orloff)。

    拿一张世界地图,把南美洲和印度的末端连在一起,连成大陆板块尚未漂移分离的模样——当时南美洲和印度分别连接着南非的两侧——那么蕴藏于河床矿床的钻石从何而来,就一目了然了:位于非洲底部边缘的巨大矿脉,历经了日晒雨淋等侵蚀作用之后,穿出矿层,并且在各大陆尚未漂移分离之前,散落至巴西境内的河川之中,以及印度的德干高原(DeccanPlateau)。

    许多研究表明,南非巨大钻石矿脉周围土地的地质,与西伯利亚地区的地质相类似。而且正是由于美国居中搞鬼,使得苏联难以取得非洲供应的工业用钻石的那几年里,俄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伏拉狄米尔·苏伯列夫(VladimirSoblev)发现了这一事实。在苏伯列夫的带领之下,一批批的地质学家被派遣至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冻原,寻找钻石矿脉。

    可惜的是,当时几乎没有可以在空中探测钻石矿脉位置的工具,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你必须得站在一个矿脉上方,才能知道底下蕴藏了钻石,而且雪上加霜的是,矿脉可能被覆盖在经过数世纪堆积而成、好几码的泥土之下。

    在钻石界流传一则传说,一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