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坚持到底和谨慎原则(1/2)

    高海拔营地:坚持到底和谨慎原则

    在直升飞机出现在视野里之前的很长时间里,我们就听到了轰隆隆的声音。救援来了。两天前,两名英国登山者从19 500英尺处坠落,严重受伤。可是由于天气恶劣,他们不能被送下山,而且其他的救援努力也被迫中断。当直升飞机带着他们从山上拔地而起时,我们不禁想到去年布莱恩·欧克尼克所带领探险队的命运。在19 000英尺处,探险队被暴风雪围困,迷失了方向,不得不钻入雪洞中过夜。虽然每一个队员都幸存了下来,可是暴风雪肆虐后,队员们冻僵的手指、脚趾也成了高山的战利品。现在轮到我们了。虽然顶峰离我们的垂直高度只有3 000英尺,近得让我们怦然心动,可是这次飞机救援提醒我们,在这个海拔高度局势会多么迅速地急转直下。

    在为登顶作准备时,我们的指导原则非常明确:决不可忽视返回营地的时间。1996年,罗布·豪率领的登山队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遭遇不幸。这一事件更加证明了犯这方面的错误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在登顶那一天,豪给登山队规定的最晚下山时间是下午两点,到时不论距离顶峰有多近,所有的登山队员都必须开始下山,回到高海拔营地。可是,豪受到竞争对手——向导斯科特·菲舍尔的刺激,再加上他的客户想要孤注一掷登上顶峰,于是他打破了自己的规定,引导道格·哈森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到下午4点之后,他们才开始下山,那时两人已经精疲力竭,所带的氧气也用完了。持续不断的暴风雪葬送了他们的生命。豪和哈森最终死在了雪山上。

    谨慎原则和坚持到底之间的平衡就像是攀登所使用的绳索一样重要。在高海拔的“死亡地带”,生与死常在一线之间,容不得丝毫的错误。疲劳、失足、突起的暴风雪或者不过关的保护措施都可能使逞一时之勇的行为快速演变为悲剧的前奏。世界上很少有地方像雪山一样,既有可能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又不大容易让人作出理智的决定。供氧不足使人无法清晰地思考问题,同时每向前攀登一步都使顶峰更加诱人。登山活动告诉我们,条件允许时身体的既有极限是可以被超越的,然而我们也要尊重大自然的力量。如果人能够控制主动权的话,风险是可以驾驭的。然而在面对变化无常的自然界时,人很难完全控制主动权。

    管理或者投资于遇到困难的项目时,决定何时坚持、何时放弃是最令人头痛的挑战之一。永不言败的态度对于取得成功至关重要。对于风险投资者来说,快速失败的投资企业不会让他们破产,半死不活的投资企业却会消耗掉大量的资本和管理资源。教授告诉投资者要忽略沉没成本,比如前期投资、花费的时间和资源等等。然而最初的承诺会对今后的承诺产生影响(毕竟声誉受到了威胁)。所以,沉没成本从来没有真正地消失。这种倾向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投资者顽固持有那些股价不断下跌的股票;为什么获得种子资金的公司要比卷土重来的公司成功的可能性要高;为什么进行第三轮投资后仍然需要风险注资的公司,每对其进行一次投资,其成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一次。在每一种情况下,尽管坚持到底的偏见阻碍了我们及时接受市场信号,但是如果能更多地了解企业的业绩,更好地理解市场动态,那么决策过程一定会得到改善。

    对于登山者来说,他们有着明确的指导方针,诸如返回时间的原则,这一原则将决定是向顶峰发起冲击,还是返回营地。对于管理者和投资者也是一样,他们同样依靠从一开始就建立的指导方针。一家企业在年初制定的年度预测、预算、重要产品交货时间、预期消费品销量以及竞争性业绩目标,这些都可以作为企业的早期预警系统,使企业能够据此作出及时的调整。当局势恶化时,企业的这些能力还能帮助投资者决定什么时候坚持,什么时候放弃。然而,豪和哈森不幸遇难的例子还告诉我们,在分析所作出的承诺时,仅有明确的目标还不足以作出合理的决定。相反,我们还需要明确的角色分配,这样才能在坚持到底和谨慎原则之间形成合适的平衡。当一家企业不断前进时,后续投资中新加入的投资者以及外部顾问不仅可以确保发展过程中的客观性,同时还能解放企业的管理层,使他们集中精力关注坚持到底的任务。

    第二天早晨,我们醒得很早,发现暴风雪已经停了。我们煮化雪水做成热饮和麦片粥,只要身体允许,我们就尽可能地多吃,吃饱。因为即使一切都顺利的话,我们也只能在16个小时后再次返回营地时,才能吃下一顿饭。我们感觉很强壮,对高山环境也适应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