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外企如战场(2)(1/2)

    唐骏一上任就被称为微软中国有史以来最强势的总裁,他声称要“从总部要到充分的权力”。唐骏出任中国区总裁以后,大中华区总裁黄存义露面越来越少,非常低调。一年后,唐骏交出非常好的成绩单,微软中国形象大大改善,一切都表明他坐稳了这个位子。2003年6月,微软全球组织架构调整,打破原有的区域划分,按七大业务执行事业部制,各事业部相对独立运作。同时,亚太区总裁职务被取消,中国被列为微软全球七大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的位置被认为是一个鸡肋。按照推理,有“重复设置”之嫌的大中华区一职也应被“调整”掉。但事情的发展来个急转弯:派来了一位更强势的“大中华区老总”——陈永正,这次的官衔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CEO)”。通过微软的新闻稿看到,黄被降职,唐的一些权力也被削弱——中国区的人事关系更加微妙,权力交叉更多,微软对中国的态度更加难懂。  2003年9月底,就任的大中华区总裁开始对中国区的组织进行调整。于是,就有了由陈永正负责中国区的市场销售、财务、人事等诸多事务,唐骏负责中国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的分工。对于自己的主动撤藩,唐骏多少有些无奈,“如果想在微软中国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有绝对的控制权。这是工作的需要。陈总是全球副总裁,而且是大中华区CEO。他拥有这种‘切蛋糕’的权力。”  尽管唐骏已经做了种种努力,但仍未能打破微软中国区总裁任期不超过两年的魔咒,2004年2月3日,“唐骏正式辞职”的消息终于得到证实。在微软的声明中称:“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唐骏不久将由公司退休,他将被授予该公司‘名誉总裁’的称号,以表彰他在公司服务期间对微软及其在华业务的重要贡献。”  这些派系之间势力彼消此长,各具优劣,谁也无法一统江湖,在微软,陈永正没有到来之前,“唐骏势力”是一直与微软(中国)大中华区市场总监黄存义的势力在明争暗斗。微软大中华区总裁黄存义一直主张削弱微软(中国)权力,将微软(中国)真正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由于双方都势均力敌,难免是两败俱伤。而唐骏的辞职显然不是故事的结尾,陈永正能否一统江湖仍然是一个悬念。  改革尚未全部完成的微软中国迟迟无法进入状态,复杂的官僚体制一定程度上影响吴、高等职业经理人。微软中国的商业规划措施,本可以直接报到最上级,能够很快地得到答复。但实际情况是几圈批示下来,效率内耗相当严重。微软中国习惯于谋求平衡,又擅长不断打破平衡。每每内部矛盾不可调和,公司总能适当地发掘出外来的经理人资源,并快速引进。空降兵管理有效地化解、协调、压制了内部矛盾的爆发,但是当“空降兵”逐渐被同化而成为微软中国企业文化的一员的时候,微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