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2节 绍兴力量(2)(1/2)

    2.化解“冰棍”难题

    绍兴民营经济发展迅猛,财富积聚如此之多,绍兴民企在海内外资本市场游刃有余,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和引导。当地政府如此为企业“卖力”,来自于政府的前瞻性思维。国企(集体企业)的“冰棍现象”(有专家将国有企业比作冰棍,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改革,就会慢慢融化,最终国有资产全没了,有的还欠一屁股债),在绍兴没有显现。

    绍兴市政协副主席陈建设认为:绍兴的民营经济可分为三块:一块是原生态的个体私营经济,第二块是合资企业,第三块是量最大的,是近几年改制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农村乡镇企业。绍兴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对民营企业的规模、民营经济成分进入的领域不加限制,因此绍兴现在民营经济不仅存在于工贸领域,还介入教育、公用事业领域。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绍兴对国有、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进行改制,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最大限度地退出。同时,还对企业职工身份予以最大限度地置换:由原来的“企业人”转变为“社会人”;提倡让企业经营者持大股;提倡技术、管理要素参与企业经营成果的分配。2000年前后,绍兴地区95%以上的企业改制已经结束,国有经济成分从原来国有、集体企业以及乡镇企业全面退出,这部分企业全部改制为技术、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经营者持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较为彻底的改制,绍兴的企业产权清晰、归属明确,建立了现代企业运作模式。

    民营企业成为绍兴的中坚力量后,如何进一步让民企做大做强,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