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38节 红灯作靶引客来(1/2)

    张新当了5年兵后,从南方一个大都市附近的军营复员回到家乡杨树屯――东北某人城市远郊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小镇。一时未找到工作,24岁的他暂时闲在家里。杨树屯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多少年来一日三餐总是“大渣子,小渣子(包谷糊)”或用东北米煮的饭、熬的粥。改革开放多年,这种饮食习惯也未变。张新回家后天天面对这种饭食,不禁有点怀念当兵时领略的南方饭食。一天,又到吃饭时间,张新看到隔壁主人端着个盛满“大渣子”的大碗,突发奇想如今,杨树屯人已富裕起来了,如果我弄些南方和丝苗米和进口的泰国米,再搞些南方的水果来卖,让人们换换口味,尝尝新鲜,说不定会赚大钱呢!

    张新按自己的想法在家门附近办了间米果店,但十天半月过去,小店竟无人光顾。这时,他才省悟到自己办店心太急,竟忽略了开张时机。时值地冻天寒的隆冬、镇里人都在家“猫”冬,谁也不愿多出门,一个新开的米摊,自然很少人知晓啦。若靠邻居的口碑宣传,又传到何年何月去了,岂不是大米长虫,水果变坏,怎么办?要想让人们在短时间内都知道镇上有个米果店,需要有点动作。这时,他想起了“太阳神口服液”,“嘿,太阳神不是靠策划出了名吗?我为什么就不能策划策划。”这个策划的首要目标是要让小店引人注目。他动起了脑筋。

    这天,他终于有了主意。他买来红布和竹子,扎了几个大红灯笼,一溜儿悬挂在米店门口,红通通的在白雪覆盖的房屋前十分抢眼,引来了左邻右舍的关注,也引得过路人驻足。

    挂红灯笼是中国人的传统,在东北挂红灯笼也不足为奇,大多数餐饮小店都挂灯笼,有“两个灯笼是小吃店,四个灯笼是中等店,八个灯笼就是可吃南北大菜的大酒店”的说法,人们只要是看灯笼数量就知道餐饮店的档次规模。可这个张新开的是米店,不做餐饮生意,怎么也挂起大红灯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