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36节 用智慧嫁接财富(1/2)

    李光斗17岁(1983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1988年代表复旦大学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大专辩论会。1989年12月因故研究生肄业离校去广东谋求发展。1990年元月正式被广东中山市怡华集团录用。1991年组建怡华广告公司。1996年创建广东华视广告有限公司。

    1989年12月因一次突然的变故,在校从本科到研究生求学了6年的他肄业离校。一踏出校园的门就意味着失业,他必须面对现实,去寻求一条“自己养活自己”的谋生之路。经朋友介绍他决定去广东中山市落脚谋生。

    抵达中山市的第二天,他获得怡华集团陈老总的接见。陈老总其实只有36岁,和年轻人并不难沟通,他被录用了。

    1991年3月,他受命组建怡华集团的公共关系部,负责这家拥有20多家子公司的企业集团的公关事务。

    不久他成了怡华广告公司的法人代表。秘书问他:开了公司,要开设银行帐号,没有钱怎么办?注册资金是借总公司的,已经还掉了。

    他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88元人民币,嘱咐秘书兼出纳存入银行。他成了世界上最穷的老板:一无流动资金,二无专业人才,三无固定客户。

    广告公司要想生存发展,一定要另辟新路。他注意到世界一流的广告公司总是把策划大型的广告活动列为重中之重,通过介入大型的社会活动,比如奥运会、国际博览会……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他这个学新闻出身的人,总想把广告活动和重大的历史活动结合起来。广告需要的是电子传媒和万众瞩目,重大的历史事件对广告这两方面的要求都能满足。此时的受众注目率达100%,可称是创造新闻的最佳时机,他在寻找这样的机会。

    1992年3月22日晚,李光斗坐在宿舍的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节目,中国为澳大利亚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也就在这一刻,一个突发奇想闪过李光斗的脑海:为什么澳星发射现场看不到广告呢?这可是广告的最佳时机。

    中国为澳大利亚发射第二颗通信卫星的合同开始履行时,他的广告设想也开始成熟了。

    1992年11月7日,北京的报纸出现了《澳星发射现场首次招揽广告》的新闻。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国内外著名企业热烈响应:五粮液、万家乐、小霸王……这些国内名牌企业纷纷在最短时间内做出了赞助广告的决定。广告由李光斗任职的怡华广告公司全权代理。

    经过一番紧张的策划与试验之后,在“澳星”发射前夕,五粮液、万家乐、小霸王等每个20多米的广告牌,终于牢牢固定在火箭发射架上。

    12月14日,火箭发射架垂下了两条写有广告语的巨幅红绸,“澳星”由广告簇拥着,在正午的阳光下与长征二号火箭徐徐对接,上百名新闻记者举起相机和摄影机,留下了历史性镜头。海内外报纸对首开航天广告先河的“澳星”发射现场广告大肆报道,议论纷纷。“澳星”加上广告,的确成了一件引入瞩目的大事。

    “澳星”广告给李光斗带来了巨大的成功,这使他坚定了“不做则已,一做惊人”的广告理念。

    他发现《人民日报》头版没有广告,于是,他试探性地和《人民日报》联系,要求和《人民日报》合办一次《新世说》的征文。从1993年1月1日起,《人民日报》头版第一次出现了“丹丽洁具杯征文”的字样,并出现了丹丽洁具的商标图案。敏锐的海外驻京记者立即发出了消息。

    中国人是非常热心于政治的一个民族,什么事情也转移不了人们对政治的关心。每年的“两会”长达半个月,全国所有电视台都会进行详尽的报道,而此时的电视收视率也高得出奇。他开始琢磨如何把广告做进“两会”的现场。中央电视台的现场是不允许插播广告的,把广告牌竖进人民大会堂更是异想天开。但他发现,在重大政治活动的现场最活跃的是记者,而新闻记者中最抢眼的是摄影记者。于是,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制了一批款式新颖的摄影背心,背心印有“小霸王”及其商标,派人送到北京。通过电视转播一下子吸引了千万人的注意。一时间各大报纸纷纷作了报道,当时的一则新闻报道是这样写的:“小霸王”广告衫飘进人民大会堂。

    1995年广东中山市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准备为其生产的“小霸王”游戏机做广告宣传,在策划新的广告时决定请明星来做广告主角。可选择哪位明星来为“小霸王”拍摄广告,却是一件颇费心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