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6节 机巧生财(2/2)

跟风的办法,这个办法要判断准确,不然就会亏得一塌糊涂。他是每半月去一次广州或上海,去的目的一是生意上的事,另外就是去捕捉商机,看看广州街头,上海街头又出现了什么新服装、新花样,一旦发现就用相机把它照下来,然后就问穿此服装的人此件衣服是在何处买的。打听到消息后,就去商场,到了商场找到关键人物,从那里知道该服装出自哪个厂家,然后就把货发回朝天门市场。

    一种服装新款式火爆的时间都不会特别长,最长最长的不过一个月,一般在10天左右。现在的人跟风快,一旦发现此款式好销,就会想方设法弄到货,如果弄货有难度,就马上把样品买去,照原样组织生产。商机是很重要的,停时是仅相差一天,其价格的差价是其成本的两倍多。

    在南方的街头小巷,经常会看到用一条茶几,摆上几个碗,卖看“冰虾”、“冰粉”的。这些夏令小食品很受食客们青睐,5角钱一碗,既能解渴又能抱一下肚。“冰虾”、“冰粉”这些年来,其价格都是一成不变的,5角钱。你要是卖1元那肯定不会有顾客响应的。

    重庆沙坪坝有个王大娘,人虽60多岁,但心却不老。她就琢磨,“凉虾”为什么不能卖1元,电视里,报纸上不是经常在说要给产品增加附加值吗?王大娘是初中文化,当然就知道附加值指的是什么,于是,她就给“凉虾”增加附加值了。先放了醒糟、菊花晶、山楂、果脯、蜜枣进去,然后就拿到市场上去卖,价格当然不可能还是5角了,而是1元了。

    王大娘的1元凉虾成功了,其卖量是以前的一倍多。七八天后就有人学着王大娘一样地卖了。

    福林以前是国营家具厂的,六七年前就下岗了。他是搞管理的,就到了一家民营家具厂去打工,搞的也是管理工作。他向老板建议,说现在的家具市场对新式样的开发比较迟缓,基本上是五年左右才一次,在这种境况下,家具生产厂家靠什么立足市场?靠品牌、靠质量、靠信誉;靠什么来赚取利润?靠降低成本。厂里的成本已经降到最低限度,如再降,又和质量、信誉发生矛盾。在市场上除名牌可以卖得起高价格外,其它产品都属于乌合之众。家具厂要壮大、要发展,在投入量有限的情况下,有一个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那就是更换产品式样。

    福林经常从电视中去搜索家具产品的式样,这些式样又与杂志上那些只能供人观赏的式样不同,它是生活中的。老板看后直摇头,说万一没市场那不白投入了。

    福林决定自己摘。他用自母的房屋作了抵押,贷了5万元,又在亲戚朋友那里,采取入股的方式,共集了23万元资金。他到一个城乡结合部租了一间闲置厂房,招来些他以前认识的工人,就开始生产。产品出来后,效果很好,价格也卖得起,用户也满意。家具厂家的反映比起服装、饮食业不知迟钝到哪里去了,所以开始头一年里,你慢慢摘自己的,那些要跟风的人还在睡大觉。笔者曾到福林的家具厂去采访过,那些式样并不矫揉造作,但又能体现出现代气息。我问他:你当时怎么能够判断出这种款式的家具有市场呢?

    他说现在的家具比较注意欧美的样式,其借鉴、移植的基础也都是建立在欧美款式上。现在虽有些专门的家具杂志,上面式样很多,但有个问题,那些家具太高档,与市民大众相距甚远。还有个问题是,你发现了一种比较好的家具式样,但你很难通过思维把此家具移植到市民的房间里去,看适不适合大众的审美需求,通过看电视就可以避免了,家具就摆在房屋里,适不适合你完全感觉得到,如果适合,你马上用铅笔把大概轮廓勾下来,色彩标上……

    商机就在你的左面、右面,就在你的前面、后面。当然不是伸手一抓就能得到,你抓得不好,甚至有可能连家底都赔进去。

    你必须开动你的思维雷达,这种开启不是短暂的,而是经常性的。你还得加强学习,多看一些摄影、美术与行业相关类的杂志,以培养自己的市场感觉,审美情趣。你还得分析一种上市新款式为什么流行,有的新款为什么流行不起来,不是分析一次,要反复分析,找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