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两面谈”之弊(1/2)

    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看人,既看优点和长处,也看缺点和不足,此谓之“两点论”。套用其意,对那种对同一人、同一事,看法迥异的现象,不妨名之为“两面谈”。

    有位多年的后备干部,一直表现很好,竟长期备而不用,原地不动。他待人谦虚,有人却称之为“虚伪”;工作勤恳,有人名之为“假积极”;屡做好事,有人认为“好显白”;受挫不馁,又被称为“官迷心窍”。于是,在一些人眼里,他的优点成了“缺点”,实绩成了“败绩”,提拔自然是以“有争议”而搁浅了。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颇不少见。承认做了好事,但做事人的动机值得怀疑,效果挑剔不得,但目的应该非议,可谓真伪模糊法,此其一;明明是鲜花,指之为“毒菌”,本来是病疽,偏说成“乳酪”,可谓指鹿为马法,此其二;你说其忠厚,我道其“怯懦”,你说其豁达,我指其“放荡”,你说其有主见,我称其“翘尾巴”,你说其敢开拓,我斥之为“胡乱来”,可谓视角偏差法,此其三;对同一人,忽而称其善,忽而称其“恶”,当此称其好,当彼称其“糟”,当面论其是,背后议其非,可谓变色龙法,此其四;对同一事,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既讲长的好处,又说长了无益,既讲亮了可喜,又说亮了刺眼,左右逢源,莫衷一是,可谓生物眼虫法,此其五……

    在中国,好像善行和恶行都是源远而流长。这种“两面谈”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