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建一个自己的角落(1/2)

    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经常吵架,避无可避的小孩子最后通常会躲到大大的衣橱里边去。关上柜门,坐在黑暗当中,这时候争吵会渐渐远去,感觉是那么温暖而安全。

    一位作家说,尝试写作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有一扇你可以随手关上的门。使你可以安静的一个人呆着,并且无声地告诉别人:你正在做重要的事情,请勿打扰!

    这两段描述有什么相同之处?那是说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自己的角落。现在有的人装修的时候在卫生间下了很大的工夫,恐怕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卫生间是最私密的地方,关上门,谁也管不了你在里面做什么。有的人爱在卫生间读书、泡澡的时候看电视,现在的新式住宅卫生间都扩展成10平方米的一大间了,清洁而且时髦。但是你毕竟不能长久地霸占卫生间。“自己的角落”也最好不要放在卫生间里。

    灵活的办公场所

    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已经流行了一阵儿了,而且我想“在家办公”还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原因包括观念的转变、大量的城市郊区开发成住宅区使上下班的交通时间变长、业务“外包”趋势带来的非全职员工的增加、善意地保留怀孕期间的女员王的工作等等,最关键的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切可以变成现实。理论上来说,除了工作的氛围不同,在家和在办公室的办公条件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同样有电话、电脑,可以上网,家中也很容易配备传真机和打印机,虽然这两种东西不一定每种工作都需要,如果需要的话1000多元人民币就可以搞定。

    “7/24/365”是现在许多服务型公司承诺的关于客户服务标准的口号,意思是任何一天、以及一天中的任何时刻都提供同样质量的服务,不会有一秒种的停顿。而很多人的生活其实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工作其实越来越不定时了,很多人工作在“朝九晚五”之外,如夜班工人,手机和网络的发明也使得雇员“随时”可以被老板找到,而在家中开始工作起来。城市已经真的开始变成“不夜城”。

    处处皆是office!除了许多专业人士以外,恐怕大多数人也需要在家中为自己设置一个办公空间。

    有的人有一间很大的书房,里面是花梨木的大书桌,舒适的真皮转椅,还有整面墙的书架。艺术家和音乐人的“工作间”设计更为夸张,我们经常可以从一些家居杂志里看到这些照片。把一整间废弃的工厂改建过来,摆满了20世纪各种经典的波普设计作品的房间,有最好隔音效果的隔间等等。

    其实一张小桌子、一盏台灯、再有一个笔记本电脑已经可以构成一个舒适的工作的角落了。

    心灵休憩的角落

    有一次去拜访一位老先生,简直被他家中阳台上的一片翠绿惊呆了。正是初春时节,起码有二三十盆枝叶秀美的绿色植物,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老先生介绍有兰花、芦荟,中间还夹杂着两盆开着鲜艳花朵的杜鹃,其他很多我们都叫不上名字。两枝剪下来的富贵竹插在装满清水的玻璃瓶子里,摆在客厅。这是他心灵休憩的地方。

    应该布置这样一个自己可以随时进入,并且享受一下的地方。哪怕只是在屋中一个角落挂上两幅字画,一张是王羲之的《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