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1/2)

    我最好的朋友告诉过我一个悲哀的故事,但后来想一想这个故事其实也不算绝望。一个年轻女人和她的丈夫,俩人挺恩爱的,没有孩子。他们都是大学毕业以后留在北京的,过得还不错。可是不幸的是几年后女人查出来患了一种不治之症。经历了初闻消息的巨大痛苦之后,他们决定无论如何两个人要在一起。于是俩人把他们在北京的房子卖了,卖得50万元人民币;工作也辞掉了。一起回到南方某个小城市的老家,开始悠闲地过生活,在小地方一个月500元就够吃穿了、租一间房子一个月只需要100元。他们很有可能会幸福、恬淡地过上好几十年。现代医疗技术发展很快;有些疾病即使目前还无药可医,也有技术可以使病人活下来;而且人的自身潜力也是不可限量的,自己战胜癌症的例子也时有听闻。在美国,从1960年以来癌症病人的存活率几乎增加了一倍;心脏病死亡率从1950年以来几乎下降了2/3;爱滋病现在还无药可治,但是通过治疗,爱滋病死亡率在1997-2000年间降低了50%。

    每个人都在选择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的时候决定是被迫下的。例如突然有一个去外地工作的机会,一位在这个城市伤心的人会很高兴地就去了另一个城市,新地方的生活或许会带来新的际遇;而有幸福家庭的人可能不会去,为此还不得不从现在的公司辞职,而要开始麻烦地寻找新工作。

    其实你应该更主动地选择自己的方式。包括你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城市;喜欢一天工作7天,每天工作10个小时还是宁愿少赚一点钱,但是生活相对悠闲;以及自己最爱吃的川菜馆,是不是想去就能去、想吃就能吃上这些细节。如果你离不开家乡的几味小菜的话,真的不应该出国去,每顿饭愁眉苦脸地吃汉堡。

    城市

    我是喜欢北京的;可是很多人说北京太干燥,气候恶劣。前几年刮沙尘暴的时候的确恐怖,间隙地好了一阵儿,今年春天又开始刮起来了。我也看见有的上海人写文章说北京地方大,房子修得不高不摩登;没有可以逛的街;甚至地铁站也老土,都没有椅子。其实是有的,不过确实很少。而站在上海的大街上感觉真是很洋派的。不过北京冬天有暖气,那种舒服是阴湿的南方没法比的。江浙某名城有人花了很多笔墨赞叹他们那儿的市井小吃——盐水鸭头,滋滋有味地描述他每天悠闲地下班之后,一瓶啤酒、一盘鸭头的幸福生活,让人看了他的文章都受感染。外地的朋友来,他请别人吃这盘美味,却被鄙夷地斥之为“从来不吃有形状的东西”。可是他自己觉得幸福那就是幸福。在丽江,你会看见很多大城市来的艺术人士,就那么在古城里住下来,凌晨两点钟的时候还披着印花布披肩在石板路上闲逛。有的年轻女子甚至在当地开了一间卖工艺品的小店,就此停留下来。据说在阳朔的外来者也很多,有的年轻女孩自己就离开大城市,去那里开一间茶吧,每天悠闲地和光顾的茶客一起晒太阳。

    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地方;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又都有自己适应的地方。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涌向几个特大的城市。“城市动物”们,你让他去悠闲的地方休假,他还真不习惯,就喜欢“水泥森林”。有一位朋友放弃了一个升职的机会,因为新职位要求他去外地的分公司做经理,他说怕自己离开北京以后再回来就跟不上节奏了。可是大城市生活成本很高,压力也大。有一对夫妻老家都是贵州的,大学毕业来北京工作,但是都没有解决户口问题。他们没打算在北京一直呆下去,因为北京房价太高了。打算呆六七年,赚一笔钱,到35岁左右就回贵阳去买房子、随便找个工作做。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肯定是比北京低的,但是他们可能会过得很舒服,饮食也习惯。有的独生女儿真的想跟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不愿意离开父母家两公里之内;有的小女子却从西南小城考大学到北京,再一路考研究生到了美国去。谁比谁更正确,别人难以明白,只能自己选择。

    一位歌星在电台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自己的父亲是一位外交官,后来父母亲离婚了,母亲也带着她和姐姐在欧洲各地“流浪”。所以她会说多国语言,她喜欢这样的生活。能周游世界让人羡慕,如果再能以工作的名义去到各处的话就更理想了。但是也不一定,在外游荡久了,心里就强烈地思归。一个美国人在外国工作了3个月以后,说他强烈地想念自己的美国家里的床,还有他的汽车。很多时候人们最想念的是那些看起来不相干的小东西。

    电视报道有一对年轻的法国夫妇,他们不住时髦的巴黎,而是愿意住在自己位于法国南部的小农庄里。那里风景优美而宁静。他们收养了好几个不同族裔的孤儿。他们信奉环保主义,自己发电、并循环使用水。丈夫负责打理他们的羊群,妻子就用自家产的羊毛纺织,做成纯天然羊毛披肩、袜子等产品,在互联网上销售。生意还不错,各地都有人向他们邮购。他们在自家出产的产品上都锈上小小的特有标志,听起来很浪漫吧。

    “生活在别处”现在很流行,逃离自己现在生活的城市。例如看过一本浪漫的书以后兴起的去法国普罗旺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