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战略大转移(1)(1/2)

    2004年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把中国的国民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7%。

    即便是2003年遭遇“SARS”的困难条件下,中国的GTP也保持了9.1%的高速增长。而在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中国GTP平均增速高达9.4%。

    这是一次极其罕见的中央政府对GTP的主动下调。

    资料显示,早在2003年上半年,房地产、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投资过热问题已有所显现,下半年,投资趋热的行业与领域继续增多。2004年3月25日,央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4月13日,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密度之紧,力度之大,十分罕见。

    然而,过热的投资仍如脱缰野马,狂奔不止,进而带动钢材涨价、水泥涨价、粮食涨价——这一幕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通胀序曲惊人地相似:1991年,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仍徘徊于3.4%的时候,粮食价格涨幅已达8.6%,冶金、电力、煤炭和石油等上游行业的价格涨幅则超过了两位数。一旦坐视新一轮过热投资引发通货膨胀,中国的经济与民生又将遭受重创。

    4月28日,以中央处置“铁本事件”为标志性起点,宏观调控全面启动。

    严介和做工程,整天与政府打交道,政治嗅觉、政治悟性、政治水准都不低,在这样一个特殊背景来临之时,声东击西战略应用的淋漓尽致。

    他一边溯江而上,找寻他要开采的金质矿藏,一边放出“狂言”——我要竞购铁本。

    像当年的“SARS”来临一样,宏观调控又让他抓到了一个极其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严介和这段与记者的对话,对形势的分析相当精透:

    把握大势  创造机遇

    ——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谈在国家宏观调控形势下加快发展

    我国目前处于宏观调控时期,银根紧缩政策首当其冲影响到了建设行业。作为以公路、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为核心产业的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如何把握大势,主动应对,加快发展?日前,本刊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

    记者:严主席,请问我们集团在目前国家宏观调控的大气候下,如何进一步把握大势,加快实施战略布局?

    严主席:应该说这次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给我们太平洋建设集团带来了一次非常难得的发展机会。过去公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属于“权力产业”,作为民营企业来讲,要想瓜分这块“蛋糕”比起“铁字头、交字头”的大型国有企业,我们进入的门槛要高得多,更不用说“BT”了。现在的情况是国家银根收缩,不少地方政府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但从银行方面又贷不到这么多钱,缺乏资金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8月初,我们考察了秦皇岛、锦州、大连等地市场,当地的地方政府对我们自带资金、“BT”的合作形式,都很感兴趣,同时我们集团拥有先进的经营理念、精干的管理团队以及过硬的施工建筑队伍,无论是在施工的质量、工期还是我们的合作条件来讲都非常有吸引力。因此只要有合作项目,基本上都是一拍即合的事。集团建立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华中、江苏六大区域分支机构,这应该是顺势而上,关键是充分认清形势,发掘机遇,创造机遇,加快发展。

    记者:您说过“一流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