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投资王道: 证券分析实践 > 汇丰银行的市场经济专利(1)

汇丰银行的市场经济专利(1)(2/2)

节,市场必须认同这个做法,给予股价上的支持,才可以成功的。否则在大量新股充斥市场之下,必会导致汇丰银行股价大幅下跌,大型的收购就无法完成。通过发新股这个环节,汇丰就可以把握时机,当其他金融机构出现财政危机,汇丰便可以提出全面收购,然后注入资金及管理,扭转乾坤,把面临危机的机构转亏为盈,这就是汇丰银行的成功之道。所以汇丰能在1997年后保持溢利的稳定增长,这也就是它的市场经济专利。笔者以下将HI的例子详加分析,深入说明汇丰神话的奥秘。

    HI是美国一家个人信贷财务公司,业务包括地产按揭,信用卡业务、无抵押贷款、消费者贷款、消费品(如汽车,家庭用品)分期付款及保险服务;在美国拥有相当大的网络(分行超过1,300家),在加拿大及英国亦有业务。但这家机构的贷款质量比不上美国的大银行,资金的来源要在同业中拆入(向银行借入)。在经济环境良好时,个人贷款的呆坏帐当然较少。2000年网络股爆破后,加上911事件,令经济逆转,坏帐率上升,因此借入资金的成本上涨了。理由是银行借给HI的风险增加了,所以只有提升借出的资金利率。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坏帐上升,溢利下降,资金成本上涨,迫使溢利又再下降,为了维持溢利,HI便对贷款质量要求下降,希望达成更多生意,于是坏帐更多。若这情况无法扭转,早晚走上破产之途。当日HI的董事局也明白到身处困境,于是委托美国投资银行代为寻找合作伙伴,但是美国的银行并不想加以援手,情愿其倒闭而少个竞争对手;另外,他们熟悉HI,清楚明白这个问题需要大量融资才能扭转,同时亦需要作出大量坏帐拨备,所以对提出收购者本身的业绩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美国投资银行于是向汇丰银行献计,这情况就好像“烟猪头遇着盟鼻菩萨”,即是一个发臭的猪头受鼻塞的菩萨所喜爱,汇丰银行就是这个菩萨。汇丰银行在环球业务上出现资金过剩的问题,更想借势打入美国市场,既然HI在美国45个州里有1,300多家分行,成功收购HI便可以在北美洲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

    整个收购的用意是,汇丰是利用本身财雄势大的条件来扭转HI的恶性循环,令其业务走上良性循环。在2003年3月,汇丰银行用148亿美元买入HI,代价是用发新股支付的,所以不需动用本身的资金。以汇丰名义向美国同业借入美元,然后再转借予HI,资金成本肯定比HI自己筹措来得便宜,明显地收到立竿见影的效应,同样把HI的经营成本降低。而汇丰银行尽量将HI的坏帐,作出大刀阔斧的拨备,2002年6月汇丰银行坏帐拨备,占平均总贷款比例为0.4%,2002年12月则为0.3%;2003年6月收购HI后,这比例跳升至1.1%,这只是反映了2003年3月至6月收购HI的影响;2003年12月这比例,更上升至1.39%;2004年上半年这比例稍为回落至0.96%,实际上,汇丰仍然在2004年上半年为HI作出更大的拨备,坏帐拨备的下降,只是反映了汇丰在香港及亚太区的业务有良好的进展,过往的坏帐反而有233亿美元可以回拨。正如表8所显示,汇丰银行在收购HI后是尽量拨备,拨清任何坏帐,斩断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