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向NBA学习: 全球管理内训标本 > 平衡竞争术:将竞争控制在一定火侯(2)

平衡竞争术:将竞争控制在一定火侯(2)(2/2)

s把自己的触角延伸到世界上的每个角落,它对于整个世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作用是不容抹杀的。正是垄断成就了今天的微软帝国,然而也正是垄断触动了公众的利益,为它今天“四面楚歌”境地埋下了诱发的种子。

    微软靠着Windows的垄断性优势从世界用户的口袋里获取了巨大的收入。用它绝对优势的地位进行高价销售,同时也因为它的垄断阻碍了“消费者毫无选择地去购买另一个商品”。

    市场竞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助推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个市场参与主体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他们就必须不断开发出新的技术,并不断完善管理经营。整个社会就在这种相互的竞争中不断进步。微软依靠自己的垄断地位,将自己经营目的转到如何保持自己的垄断地位从而获得超额的经济利润而不是不断地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力为社会提供高质优价的产品、服务之上,垄断的排他性也影响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

    人们似乎把造成微软垄断地位的原因都归结于他没有开放源代码。很多人认为,不开放源代码,看不到软件系统的原程序,这不仅会影响软件系统的稳定性、服务之上,垄断的排他性也影响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

    人们似乎把造成微软垄断地位的原因都归结于他没有开放源代码。很多人认为,不开放源代码,看不到软件系统的原程序,这不仅会影响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开放性,而且会导致超出一般市场价值的高额使用费。然而,源代码是微软的生命线,事关微软整个公司立足和今后发展的核心问题。软件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知识产品,应该受到法律保护。而一味要求微软毫无条件地开放全部源代码是不现实的,那样做会对微软将造成致命的打击。

    然而,微软已经面临一个危险的境地,它与欧盟之间展开的一场垄断与反垄断官司实质上是一个微软公司与世界公众之间的利益博弈。虽然,作为博弈一方,微软已经明确表示出某种让步的姿态,但仍拒绝卸载媒体播放器,这就与公众要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博弈的另一方欧盟以政府身份来代表公众和社会的利益,似乎更愿意把强势的微软帝国推翻在地。最后的结果就是博奕的双方在激烈的交锋中寻找一个契合点,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致意见。这无论对微软还是欧盟甚至整个社会都是有好处的。

    现在,微软可谓是内外交困,如果在与欧盟的官司中落败,则有可能导致世界范围内兴起反对微软的浪潮,即使再强大的微软也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因而,它就不得不在种种综合利益的考虑下作出适当的让步。同样对于欧盟以及其他公众来说,过分的要求可能导致微软过激的行为,如果缺少微软这个软件技术、市场“旗手”的情况下,整个软件市场将有可能导致混乱,给世界软件业带来巨大的震荡,导致世界信息产业的退步。

    在这种企业与公众利益的博奕中,双方都应该讲究博弈的艺术,以理性而不是感性的姿态来处理这个问题。对于微软而言,它所要做的应该在Windows的捆绑销售做出更多的调整,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更多的市场竞争,从而促进整个软件和社会的进步。在源代码开放问题上,也应该采用合作的姿态,在不造成生存危机的情况下,适当开放源代码,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以更多的精力把软件做得更好,促进整个社会软件的进步,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利益。

    面对微软,感情似乎在两个感情中摇摆。一种是羡慕,一种是嫉妒。

    羡慕,是因为现在它建立了一个富可敌国的软件帝国,它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标志,成为世界的一根神经,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引发世界的轩然大波;嫉妒,是因为它的强势,因为他的强势显得咄咄逼人,在微软建立的帝国中总是给其他的人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说来说去,我们既要推行竞争,又要控制竞争。推行竞争是为了快速发展,控制竞争是为了调和发展。这一点对于有众多员工、有众多公司的企业领导来说,是相当有借鉴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