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另一个“大萧条”(1)(2/2)

,而且影响到上百万人的生活。GNP大约下降了12%;1892年时失业率还只有3%,两年后就上升至18.4%。城市的贫民区在扩大,饥饿在贫民区的街道上令人恐吓地逡巡,但是,只有一个私人慈善机构在缓解这个国家的痛苦。

    萧条的原因,部分在于常见的过度扩张,特别是铁路的建设。1893年初,费城及瑞丁铁路公司和国家考德公司,进行了所谓的互相借货,都破产了。并触发了华尔街的恐慌。在这一年底,另有1.5万家公司(其中包括491家银行)破产。在19世纪90年代的大萧条结束之前,美国铁路总里程的约三分之一都接受了破产管理。

    今天是很难想像了,可是在19世纪的最后20年里,金本位制作为一个话题出现在各种场合,有泛泛的正式谈话,有街角的长篇大论,有酒吧里的争吵,这些都反映了美国政治的深刻分歧。

    执行金本位制,仅仅意味着:这个国家将用黄金来锁定其货币价值,而且,也随时准备以此价格用黄金来换回任意数量的货币。用华尔街和J·P·摩根所概括的话来说,金本位制受到了“有钱一族”的欢迎,如银行家、经纪人及已有基业的商人。美国西北部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也是最富有的地区,强烈地支持金本位制。

    然而,其他地区,大部分还是农业社会,而不是工业社会,农民是长年的债务人。南部和西部的很多人认为:金本位制只不过是华尔街的一个计策,只是想把他们驱向破产。众所周知,金本位制下,通货膨胀几乎是不可能的。而通货膨胀总是受到那些欠钱者的欢迎,因为这样他们可以用贬值的货币来支付债务。威廉·詹宁斯·布赖恩的政治生涯差一点就到达了白宫的大门,就因为他鼓吹公开的通货膨胀计划。

    正如一个民主体制中经常发生的那样,美国政府一方面面对着一个强有力政治集团的金本位制的强烈要求,一方面又面对着另一个强力集团的通货膨胀贷币政策的要求,所以,它试图二者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