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郑和七下西洋(1/2)

    这蔚为壮观的七下西洋却留给人们无穷的思索,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派遣?如此大规模的船队,是如何进行远航的呢?为什么规模如此庞大的航海活动、航海贸易随着郑和的故去,就戛然而止?既然已经拥有如此庞大的舰队,为什么晚明和清朝时的海军面对入侵者却不堪一击?

    明永乐三年(1405)六月十五日(公历7月11日),在“天下第一港”江苏太仓刘家港码头,人头攒动。世界上第一支由两百馀艘舰船和两万七千八百多名官兵组成的庞大船队正待出发,桅杆如林、风帆如云、气势磅礴。在明成祖朱棣的旨意下,身为“钦差总兵正使”的太监郑和本着宣扬国威,“怀柔四夷”、“和顺万邦”的宗旨,将率领着这支庞大船队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远洋航行。这支船队将泛海南下到福建的长乐候风,等到冬天东北季风吹起,云帆交挂时,才正式向“西洋”进发。

    ,开辟了亚非的洲际航线,到达了三十多个国家、地区,船队规模之大,航程之远,持续时间之久,在人类历史上都前所未有,可以说是开拓万古之旅。郑和的首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美洲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从美洲航行到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美国《百科全书》“郑和”条如此写道:“15世纪初期的中国将领郑和,几乎于葡萄牙人乘船绕过非洲抵达印度一百年前,就率领海军对印度洋做过七次远征。” 的壮举,在世界航海史上都属于奇迹。六百周年后,由于这一天的特殊意义,7月11日被定为中国的“航海日”。

    1433年,郑和逝世了。在一个盛夏炎热的傍晚,远洋船队静静地驶入太仓刘家港,明宣宗诏令:停止“下西洋诸番国宝船”、停止“各处修造下番海船” ……宝船从此就停泊在那个曾经热闹异常的港湾里,大明帝国辉煌一时的远航就此突然停止了!

    然而,这蔚为壮观的七下西洋却留给人们无穷的思索,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派遣?如此大规模的船队,如何进行远航的呢?为什么如此庞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航海贸易随着郑和的故去,就戛然而止?既然已经拥有如此庞大的舰队,为什么晚明和清朝时的海军面对入侵者却不堪一击?

    七下西洋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人,洪武四年(1371)生于一个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现代学者根据《郑和家谱首序》、《赛典赤家谱》考证,郑和为元朝政治家、中亚布哈拉贵族赛典赤的六世孙,可以说先祖是异常显贵的。赛典赤在元朝声名显赫,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由阿拉伯迁徙到中亚的布哈拉,再由布哈拉迁徙到中国,昆阳马氏即为赛典赤后裔中的一支。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蓝玉等率三十万大军征讨云南。在战乱中,年仅十一岁的郑和被明军掳获阉割,在军中做“秀童”。云南平定之后,郑和随军调往北方,先后转战于蒙古和辽东等地。郑和因“丰躯伟貌,博辨机敏,有智略,习兵法”,被选送到北京燕王朱棣的府邸服役,深得燕王的喜爱。在“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战功。朱棣登上皇位后对郑和更加信任。永乐二年(1404),朱棣为表彰郑和的功绩,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从此更名郑和,史称“ 三宝太监”。永乐三年,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揭开了的序幕。

    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郑和凭借强大的国力,率领着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船队七下西洋,访问了印度洋、阿拉伯、东非各国,航程十万馀里,最南到爪哇,最北到麦加,最西到非洲东海岸。航行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场面十分壮观。

    第一次:永乐三年至永乐五年(1405—1407)。郑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