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文人阶层(1/2)

    在中国,当家中有男孩子出生的时候,几乎每个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这个强烈的愿望从孩子一落地就开始在父亲的心中燃起,孩子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最穷的人可以和最富的人一样尽情地沉醉在这一希望之中,因为在中国,财富和荣誉的获得并不限于某一个特定的阶级,任何身份、地位的人都可以成为一名书生,但法律也把一些人拒之门外,妓女、演员、理发师和一些从事其他职业的人的儿子不能获得任何学位。除此之外,任何人都有可能获得国家授予的最高荣誉。因为在理论上——至少在理论上——通向荣誉最正当的途径就是教育。

    国家的行政官员必须从文人中选出,如果我们认识到对这个地域辽阔的国家进行管理需要多少行政官员,那么这个阶层在国家中是多么强大和有影响力也就不难想象了。事实上,没能通过任何考试的书生人数也相当多,虽然他们没有得到官职,但他们在自己的家乡仍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这些人在学校中做老师,是所在村镇的领导人物。他们所受的教育使他们的地位远远高于普通老百姓。在解决与官府产生的矛盾、村庄之间的长期不和以及阶级争斗的时候,人们总是征求他们的意见,而他们也很自然地居于领导地位。如果他们为了彼此支持而结成同盟,那么与他们发生冲突就将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每一个人的背后不但有同盟者的支持,而且与他同一宗族的村民们也会不论祸福,不惜任何代价地支持他。从整体上看,这些文人都是些无耻之徒。他们的智慧通过学习得到了提高,但与此同时,他们的道义感却好像变得麻木了。他们是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对外国人,他们的痛恨之情是最强烈的,也是根深蒂固的,不论这个外国人来自哪个国度。

    总共有四种不同的学位提供给成功地通过了考试的书生们:(1)秀才——“精明强干之人”;(2)举人——“高贵之人”;(3)进士——“高级文人”;(4)翰林——北京皇家学府(翰林院)中的一员。获得第一种学位要通过乡里的考试,获得第二种学位要通过省里的考试,而要获得后两种学位则要通过在北京举行的考试。其中晋升翰林的考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

    用西方的观点看,获得以上学位所需要的知识是贫乏而有限的,在我们英国学生的眼里简直少得可笑。中国学生们所需要的所有知识就是对儒家经典深刻而又透彻的理解。他们对英国学生在中学里所学的基础课程尚且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大学中那些高级课程了。数学、天文学、几何学、地质学等等,这些名词对中国学生几乎是完全陌生的,至于英国青年人必须学习的一些纯科学的课程更是中国文人闻所未闻的。

    但所有这些并不意味着中国学生学习的课程是很容易的,从很多方面讲,它比英国学生学习的课程要严格许多。学生们必须背下所有的经典以及公认的解释。这些课程常常是晦涩难懂的,让人觉得提不起多少兴趣,它们从不触及人的生活,而只是谈论一些抽象的道德和哲学问题。这里面没有有关现实思想的课程,也没有通过对自然的研究来获得创造性的课程。整个学习过程枯燥乏味,一个学生首先要掌握数以千计看似神秘的象形文字——因为所有的书都是用这样的文字写成的,然后把它们在书中的排列牢记在心,使他对整本书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短语都非常熟悉,直到他能够在任何需要的时候把它们准确无误地引用过来。鉴于这两方面,没有一个英国学生能够忍受这种令人恐怖的身心两方面的折磨和压力。而又有多少中国文人最终被这种可怕的过度疲劳压垮呢?这个数字恐怕只有那些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人才能够想象得到了。这些可悲的人也只好带着那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长眠在山旁了。

    要成为秀才必须通过四门考试:五言或七言诗,总字数不得超过六十;描写著名古建筑或其他旧时古物的格律文,文字长短不限;针对经典语句所写的小品文,可做正反两方面论述;还有对某个重大事件的评论文章,这个重大事件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只要主考官认为合适就行。

    诗所描写的都是极富韵味的东西,这些景物能够激发人潜在的想象力,并把它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下面就是几个在过去的考试中曾经用过的题目,它们得到了近乎完美的表现,具有一种真正的诗韵,这些诗已被印刷成册供后来的文人们做为范例学习。《古林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描写了悠扬的钟声从孤山中的寺院里传出,传到了那在山间独处的人的耳中。《别友人》描述了一个著名的官员离开他治理的地区返回遥远的家乡时的情景。《玉镯春水》描写的是春雨后山中蜿蜒而下的小溪,溪水汩汩向山下平原流去,太阳的光辉给溪水染上了翠玉般的光泽。还有《鸟鸣涧》、《春天的石榴树》等等。

    许多诗歌作品韵味十足,读来朗朗上口。它们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惊人的洞察力,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给一些西方的著名诗人以启示,并给他们带来了荣誉。单凭第一印象,诗的火花好像根本不可能在中国人的心中燃起,基于这一点,他们对大自然深刻的洞察和丰富的想象就显得更加可贵了。即使是面对一头老牛或犀牛,这些貌似迟钝、冷漠、粗俗而又毫无诗意的中国人,也能迅速抓住大自然赋予它们的可爱之处,加以一番高雅、细腻的描写。

    中国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从他们麻木迟钝、缺乏艺术修养的外表上,你永远也想象不到他们会具有那么多的天赋和才智。而且,他们是从内心深处热爱着大自然,一眼就能观察到她魅力无穷的一面。他们好像拥有一种能在大自然中发现美的特殊天赋,并能运用真正的诗的语言把美展现在人们面前,而那些没有艺术眼光的人是永远也看不到这些被大自然羞答答地掩藏起来的美的。

    格律文所选择描述的东西从本质上说并没有诗意,但在马丁·塔珀形式(Martin Tupper style)之后,这类文章必须遵循严格的韵律规定,这使它们不再像散文,而更像一个在韵律方面很有造诣,不久就会成为一名伟大诗人的人所写的文章。下面列举了一些在以往考试中主考官们出过的题目:“阿房宫”,“铜雀台”。三国时期,中国分裂为三个敌对的国家,这被赞颂的铜雀台就是在那时候由一个篡位者修筑的,站在铜雀台上,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当有敌人来犯的时候就能提前得到消息。还有一个题目是“宫花”。相传在汉朝时,这棵石榴树每天三次把叶子耷拉下来,就好像它已进入了梦乡,小睡之后,它又重新舒枝展叶,精神焕发了。

    小品文论述的是从经典中引述的语句,考生可以对它加以批评,也可以引申出自己的观点。下面是以前考试题目的几个例子:“饥与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德不孤,必有邻”,“心诚则灵”,“以德报怨”。

    评论是一种更一般的形式,它论述的对象范围很广,上至遥远的古代,下至当代社会。过去的考试中曾有过这样一个题目:“秦始皇焚书论”。这是要求评论秦始皇焚书的目的。焚书指秦始皇烧毁当时国家的所有经典书籍,使人们无法再学习,从而变得愚昧。但秦始皇也为此事付出了代价——在他对新诞生的帝国进行一系列改革的过程中,那些深受各种书籍影响的读书人成了最令他头痛的反对者。还有一个题目是“描述万里长城,评论铁路与铁制战船”,这个题目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光绪皇帝的改革倾向——他在1898年开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也表明这位皇帝正把主考官们引向一条更新考试内容的道路。

    要想写出这些小品文和评论文章,必须对经典书籍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理解透彻,同时还要了解对这些字词的公认的解释。且不说写文章,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