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冲突与变数 > 中间阶层分析起点的思考

中间阶层分析起点的思考(1/2)

    中间阶层的政治内涵从上节对中间阶层界定标准的争论中可以看出,人们可以从许多角度去界定中间阶层,并在最终的对象指向上具有较好的重叠性。但同时,根据一些标准将一些社会群体“捏合”为中间阶层,总是给人“大杂烩”或“拼盘”的感觉,中间阶层成为多个似乎“毫不相干”的社会群体,使人怀疑是否可以看做一个社会共同体。

    所以,我们需要抛开那些表面性的界定标准,从中间阶层的联系性上把握其内涵,使其作为一个共同体,形成有价值的分析对象。要把握中间阶层的内涵,必须理解它的“中间性”。中间阶层之所以称为“中间”,是相对于其他更上层和更下层的社会结构而言的。这种上、中、下的社会结构划分具有宏观性,我们也需要从宏观的层次来理解中间阶层的这种中间性。

    最简单的界定是把中间阶层看做“处于社会中间状态”的社会群,但这种界定只能被看做“没有定义的定义”。因为,不同的人可以针对“中间状态”做出不同的解释,从而建立其角度各异的理论框架。之所以对中间阶层的“中间性”难以把握,是因为中间阶层所能包含的各种群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异质性,很难用一种单一的操作性指标来界定。中间阶层各群体彼此相似的是一种很难言表的“综合状态”,而这种“综合状态”难以用其中的各种具体“状态”加以量化并加权运算的。所以,美国人口咨询局在1994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也坦率地承认,中间阶层并没有一个正式的定义。这样,如果要给出中间阶层一个既有弹性、又不会同义反复的定义,就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

    其实,这种困境并不仅仅在界定中间阶层时才会出现。如果我们给社会上层和社会下层一个既有弹性、又有操作性的定义,同样会产生上述困难。这本身说明了社会的复杂性,社会结构的划分并不存在一种完全排他的本质属性。我们并不能完全解决上述困境,我们所能做的是,超越操作性指标,特别是那些量化的操作性指标,从某种角度寻求中间阶层的内涵,从而找出中间阶层的共性,可以把中间阶层作为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社会共同体。

    本书以中间阶层的政治分析为目的,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研究中间阶层,包括中间阶层的兴起对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影响,以及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对中间阶层的影响。所以,这里希望从政治的角度来把握中间阶层的某种内涵,寻找中间阶层各群体内部的联系纽带。

    政治可以看做一种社会关系,是以社会资源分配为基础、公共权力为对象的社会关系总和。在社会结构与政治的相互关系中,政治调整和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社会资源分配关系,并从公共权力上加以确认。社会上层凭借各种资源优势,可以对其他阶层进行控制和支配。而社会下层因为资源弱势,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要受到其他较高阶层控制和支配。

    中间阶层处于社会利益格局的中等位置,不是社会弱势阶层,也不是社会强势阶层,他们不被其他阶层随意支配,也不能随意支配其他阶层。在社会资源分配上,他们不靠剥取其他阶层的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也不是在社会利益冲突中处于受剥夺的无能为力的地位。在宏观政策上影响上,他们的声音既不会是最优先得到考虑的,也不会是最受漠视的。等等。总之,这些特征可以归结为中间阶层的相对独立性。更高的阶层,他们的支配性更强;更低的阶层,他们的依附性更强。

    这样,把中间阶层放在与其他阶层之间的相对政治关系中来考察,可以将其界定为“不被其他阶层随意支配、也不能随意支配其他阶层、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群体的集合”。

    中间阶层的这种相对独立性,不仅体现在政治上,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中间阶层的其他界定方法相互融合。比如,如果把中间阶层看做专业技术和管理集团,那么由于中间阶层拥有的专业的技术,所以他们在职业发展上既受制于雇主(无论是企业雇主、政府雇主或其他社会组织雇主),也可以选择另谋高就。在地域迁徙上,可以比产业工人与农民有更多的机会选择,不会被完全约束。在经济收入上,中间阶层所拥有的物质水平虽不能让他们随心所欲、过一种豪华的生活,但他们也不必为基本的生存而奔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调配自己的生活内容,有自己的以一定经济能力为基础的个人爱好(如旅游等)。在社会交往上,中间阶层不会如社会上层那样处处得到其他人的尊崇,但也不必如社会下层那样对人低声下气,保持中间阶层的自尊。在社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