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城市口水战 > 相似的性格不同的命运

相似的性格不同的命运(2/2)

群人:“福州人”没有冒险精神,常喜欢坐而论道。

    家门口有一间位置不错的店面,“福州人”从来不是留为自用,而是把它租出去给别人经营,以稳稳地赚那一个月几千元的租金。所以在福州经济界的上层人物中,少有土生土长的福州人。看那些操着外地口音的人士住洋房,开名车,许多“福州人”心里就不是滋味,并总时不时地来一句:“现在这社会,撑死胆大的。”

    “福州人”保守,还表现在择业观念上。现在许多底层的“福州人”,他们宁愿让“那些四川人什么都肯干”,抢走饭碗,而自己去领低保金。前几年,福州市政府为了安置下岗的“4050”工,为这些人找了许多“嫁”出去的婆家,可这些新媳妇们在婆家却都呆不了多久。虽然招人单位也有应政策之举的嫌疑,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福州人”那种“宁关在家里饿,也不在外乡人前窘”的思想在作怪。

    另外很奇怪的一点,大多数外地的“福州人”,不自认是“福州人”,究其原因,是在许多人眼里,福州人小气,不承认自己是“福州人”,这样好像能在外人面前赢得好的第一印象。

    但是在这场城市口水战中,厦门人在福州人眼里也是半斤对八两,彼此彼此。事实好像也说明了这一点。易中天先生在《读城记》里写道:“厦门岛厦门岛,厦门既然叫岛,就具有开放和封闭的二重性。因为岛所面对的大海,既可能是畅通无阻的通道,又可能是与世隔绝的屏障。厦门总体上说是既开放又封闭。其封闭之表现,就是抱残守缺于一隅,自我陶醉于小岛。厦门有一种奇怪的观念,就是只承认岛内是厦门,不承认岛外辖地(如集美、杏林)是厦门。至于鼓浪屿上人,则坚决否认自己是‘厦门人’,而坚持说自己是‘鼓浪屿人’。看来,越是‘岛’,而且越‘小’,就越好,越自大。这可真是地地道道的‘小岛意识’。”

    厦门人的对生活外的一切态度,就像厦门泡久的绿茶一样,很淡很淡。他们对待新鲜事物是那种见怪不怪、满不在乎的派头。老外来了不围观,歌星来了不追逐;随便什么事在厦门都形成不了热潮,所以厦门的足球门票就一直来不高。在厦门,如果你对厦门人说,你看,同是特区的深圳如今经济怎样怎样,他们大多会不以为然地说,深圳特区是很好,但厦门也不差,没有可比性呀!厦门人对事,一向看得很开,他们不会为一件事争得面红耳赤,就像厦门不会在公共场所争吵甚至大声叫喊,不会为了一个公交车上的位子在上车时挤得很不绅士一样。所以厦门人对待外来客人总是很友好。就是外国人,厦门人也是以一种平常心对待他们,不像国内的一些与厦门差不多大的城市居民,见到洋人就驻足、围观。

    总之,厦门的生活节奏慢慢悠悠,根本不像所谓特区“三天一层楼”的火箭速度。人们按部就班地上班、吃饭、午睡、下班,周末休息,日子缓缓前行。虽然厦门的立交桥很少,道路也不宽,也没有高架桥,但却很少塞车。

    但厦门也有与福州不同之处,那就是为人的豪爽与大度。厦门对于钱财不很在意,这点上有点像北方人。厦门人到菜市场上买菜不太为那一角八分的磨嘴皮,小贩也不会为几个小钱和你过不去。如果缺个一两毛的,甚至一张百元大钞为了五角一块的找不开,他们大多会没关系算了,或者说,要是下次还记得就再补吧。弄得你以后想不到那摊上买东西都不好意思。

    厦门还很有人情味。在厦门人的心中,纽约人、上海人,越南人、甘肃人没什么两样,他们都是厦门人的客人。所以每到逢年过节,在厦门工作、求学的外地人,要是有厦门的同事、同学,他们肯定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漂泊感,因为大都会被厦门人请进家里一起过年节的。在厦门把朋友放在外边独自过年节,是一个很不绅士的行为。是的,厦门人这种很有人情味的风尚确实很让外地人为之感动。

    那么,既然这两座城市的性格相差不大,厦门为何还有今天的发展呢?这要从厦门的历史说起。尽管厦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很久,但真正让厦门被世人熟知,还是因为三件事情:

    一、17世纪中叶,郑成功以厦门为基地,坚持抗清,并从厦门出发,在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

    二、20世纪初,陈嘉庚、林玉珠等爱国华侨,在厦门大兴教育,兴建了集美学村、厦门大学、双十中学等赫赫有名的现代学校。

    三、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厦门湖里区成立经济特区,此后的20多年间,厦门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很快超越了历史更为悠久的福州、泉州等城市,成为闽南人心中的海上花园和生活天堂。经过20年的建设,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厦门经济特区已从昔日的“海防前哨”发展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开放性海港城市、重要的商贸旅游口岸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正因为厦门的发展更多地依靠了外力,所谓天时地利之便,人的作用相对小一些,所以才导致福州的不满与不服。

    厦门——凭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