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广深定位之争(2/2)

机场。

    这场“中心之争”的结果是广东省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现代化大都市”和“国际性城市”的表述和定位。

    这场“中心之争”实际上体现的是,广深持续了20多年的经济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面对何去何从,两城市需要重新选择经济发展路径和增长模式。这场“中心之争”的背景是民工荒、油荒、气荒等各种生产要素短缺危机此起彼伏,珠三角赖以迅速发展的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土地制胜的经济模式走到尽头。特别是深圳,在丧失政策优势之后,深圳一下子找不到发展的方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深圳的作用仅仅是珠三角与香港联系的通道和桥头堡,这个时期被称为深圳的“边缘化”和“孤岛化”时期:香港已回归了,深圳的任务不再明晰了;香港的内功已全转过来了,深圳要靠自己行走江湖了;全国都要开放了,试点结束了;创业的激情消退了,深圳进入了男人**后一般都会有的“思睡期”。其实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今天,“候鸟北飞”、港资北上,种种形容都在昭示深圳的落寞,珠三角的衰落。忧患意识强烈的深圳人早就坐不住了,据说深圳市的高层多次向中央提交报告要求明确深圳定位,但是一直没有明确的答复。

    在民间,这种失去方向后的焦虑和迷茫表现为“抛弃论”的出现:2002年一位网友的两万字长文《深圳,你被谁抛弃?》发表后,引起了深圳居民的巨大的反响和共鸣。

    的确,在这场城市口水战中,深圳有着难与人言的自卑。作为中心城市,深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这种挑战随着深圳长期依赖的政策优势的消失而逐步增强,由此产生的“抛弃论”阴云一直弥漫在深圳人心头久久无法挥去。

    其实,在广州看来,深圳没有被抛弃。如果说抛弃,只能说深圳正在被市场所抛弃,在人为的政策优势逐渐消失后,深圳人没能意识到失去的并不仅仅是政策优势,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长期的政策优势让深圳人逐渐失去了当年创业时的那份拼劲、那份激情、那份精神,而是习惯于等待,在等待与期望中,深圳人失去了原来属于自己的市场,失去了与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市场扩张与竞争能力。

    这一点,可以说是广州轻视深圳的主要原因。

    广州一度发展速度落后于深圳。但是广州最终找到了另外一条道路:吸引大型跨国企业前来投资和设立中国总部。看中良好基础设施和便利交通条件,以广本、丰田等为代表的大量跨国企业纷纷以此作为进军内地市场的桥头堡。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为止,20%的世界五百强在广州设立了总部和办事处等机构。

    为了搞平衡,广东省有关方面表示:“珠三角城市集群中,广州、深圳的地位最为突出,尽管主中心有两个,但职能各有不同,是错位发展。”为了错位发展,深圳应该建设成内源型经济。据业内人士分析深圳发展内源型经济有三大优势:其一,深圳的创新意识较强,经济的知识含量较高。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据全市GDP的29%,而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又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8%。其二,深圳的集聚效应吸引了一大批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公司来此落脚。其三,靠近香港是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也是企业今后走向国际的重要跳板。

    但很多网民看法并非如此。网民认为,由于有广东省的支持,广州市在与深圳的竞争中一直保持强势而分毫不让。深圳市一直想同广州展开错位竞争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根本无法实现。

    由此,广深口水战看来还要一直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