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 北宋“三陈”是何方子孙?

北宋“三陈”是何方子孙?(1/2)

    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昆弟三人,是北宋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尧史、尧咨,才华出众,皆天下第一。尧佐、尧咨,名望所望,皆得翰林学士。尧叟、尧佐,权位过人,皆同平章事。尧咨虽不至相,官知天雄军(大名府)节度使,卒赠太尉,亦俨若使相之位。古有“巴出将,蜀出相”(《华阳国志》)之谓,陈氏伯仲却勇攀高门,开巴人拜相之始。一门弟兄三人,两宰相一节度,两状元一进士,而且父子同列,历事四朝,旷世称奇。“三陈”籍贯,历代典籍所载各异,阆中与南部两县贤者均以为桑梓之光,从来相争,互不相让。

    一说为阆中人。《宋史。陈尧佐传》称:“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人。父省华,字善则,事孟租为西水尉。蜀平,授陇城主簿,累迁栎阳令。”明嘉靖《保宁府志。人物列传。乡贤》称:“陈省华,字善则,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令新井,因家焉,遂为阆中人。”这部书的《艺文。重修三陈书院记》又言:“蜀之人才,宋惟阆为盛;阆惟陈氏兄弟为甚。”《艺文。积庆院记》还说:“阆之南部西二十里曰富井,环居士族,皆上党之冯也,里有院曰积庆,即冯氏之先所以崇奉浮图之地,冯为三陈外家,三陈为先朝鼎辅。余自比岁,闻故父老言曰:阆中陈氏外家之贤人曰:慈母教子,金鱼坠地。初未知其详,及备员古集,会良山令冯彦升,以居忧寄迹学馆,与处期年,纤悉前事,因闻遒前事积庆所以肇基得名之由。”阆中市保宁镇东南隔嘉陵江南岩,早有“三相堂”之岩刻,到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阆州太守吴昭夫又重建新堂,改名“将相堂”。吴太守并敦请利州东路安抚使阎苍舒作《将相堂记》,记称:“若兼资文武,出入将相,如富、韩、范、欧形于庆历之诗者,可谓艰哉!求之吾蜀,独阆中陈氏云。”1990年编《阆中县志。附录》载入杨林由《北宋三陈籍贯考辨》称:“三陈的高祖翔,由河朔入蜀,虽定居西水,但子孙繁衍,散居邻县。省华属徙居阆中的一支,故三陈遂为阆州阆中县人。”一说为南部人。《方舆胜览》“利东路。阆州”条载:“陈尧叟文忠公,陈尧佐文惠公、陈尧咨康肃公,皆新井人,”《舆地纪胜》卷一百八十五也同此言:“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