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二编 东方文学(1/2)

    第一章 上古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东方文学是指亚洲和非洲的文学。亚非两大洲不仅是人类文化的发祥地,而且也是世界文明的摇篮。早在5000多年前,东方各族的祖先已先后摆脱了茹毛饮血的野蛮状态,跨进了历史的文明阶段。较之希腊罗马的海洋文化,东.方各国是典型的内陆大河文化。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尼罗河和尼日尔河流域,这些大河冲积的平原上地肥沃,便于精耕细作,因而产生了古老的农耕文明和安土重迁、封闭保守的文化心理,但东方各民族勤劳智慧,也创造了许多驰名世界的古典文学名著。世界上最古老、最庞大的诗歌总集,人类最早和最长的史诗等,相继在东方出现。这些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文学珍品,是东方人民留给世界的不朽遗产。

    古代的东方文学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阶段的文学。

    东方是人类最早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地区。早在公元前4000年到前3boo年之间,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就形成了原始的奴隶制度和奴隶制国家——城邦国家。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印度的恒河和中国的黄河流域,也产生了阶级社会和国家。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诞生,标志着东方最早跨入人类文明的进程。

    一、影响文学的诸要素

    1.原始的奴隶制

    古代东方的奴隶制度是比较原始的,在很大程度上尚未超出较为原始的家庭奴隶制的剥削形式,所以无法从根本上彻底瓦解氏族制度的残余和古老的公社——家庭氏族和后来的农村公社。这种情况严重地阻碍了东方奴隶占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使古代东方社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得既缓慢又欠充分。

    2.宗教与**政体

    古代东方社会的**政体也有明显的特征:最高的政治权力完全掌握在**君主——国王手中,在体制上是鲜明的东方**主义。埃及、亚述、印度和波斯,无不如此。在巩固国王统治权力和威信的过程中,宗教发挥了很大作用。祭司们竭力宣扬王权神授的谬说,把国王的命令说成神意的再现。许多国王由氏族贵族的领袖转化而来,氏族贵族的统治势力异常强大和牢固,使古代东方不可能出现民主政体。

    二、文学特征

    1.民间文学色彩。民间口头文学创作,是东方各民族文学的源头,它是原始社会的人类在共同生活中创造的。由于年代久远,又缺少文字记载,这种文学很难完整地保存下来。现在能看到的少量作品,大都凭口传,或在较晚时期根据口头转述记载而得。其形式表现为劳动歌谣、民歌等。它们大都是劳动者在劳作和生活中为宣泄情感吟唱出来的。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和知识水平低下,人类无法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因而出现了万物有灵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东方各民族几乎都出现了各种大同小异的开天辟地的神话,创造世界的神话,大洪水的神话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有了理解和顺应自然规律的能力,所以神话也有了变化,有些神话中的神具有了人的形态,出现了人神同体或人神相似的现象。如在古代埃及产生的有关拉神的神话,奥西里斯的神话;在西亚两河流域产生的吉尔伽美什的传说,大洪水的传说;在巴勒斯坦产生的创世神话,诺亚方舟的故事等。随着原始公社的解体,人类社会逐渐向奴隶制过渡,伴随这一过渡的是东方许多民族之间发生了氏族兼并等大规模战争。文学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史诗。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产生了人类社会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在印度出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摩河婆罗多》和具有高度艺术水准的《罗摩衍那》。进人奴隶制社会以后,阶级出现,阶级剥削加强,广大的奴隶和劳动群众被剥夺了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和权力,社会上出现了专职文人。他们把过去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加工整理,或是自己进行创作,文学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2.宗教色彩。古代东方文学同宗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流传至今的许多作品都有宗教思想的流露,如希伯来文学的代表作们日约》与犹太教思想密切相关。许多地方表现出对耶和华的崇拜;古代印度文学与婆罗门教和佛教思想息息相通,有的甚至直接宣传某种宗教教义。许多赞美诗、抒情诗、咒文、祈祷文、仟悔诗,甚至戏剧、民间故事、寓言故事都成了宗教宣传的工具。宗教对文学具有二重作用,一方面经僧侣或祭司之手使大量古代文学遗产得以保存并流传下来,另一方面由于祭司和僧侣力图把宗教变成适应奴隶主统治需要的舆论工具,所以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宗教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文学创作,把文学变成了宗教宣传的艺术装饰品,使得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学创作失去了原来的风貌。

    3.体裁丰富,多种源头。劳动歌谣、神话传说、民族史诗、宗教颂诗、爱情诗歌、民间故事、戏剧、寓言等应有尽有,对后来世界文学各种体裁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古代东方文学的起源并非只有一个中心,和欧洲文学相比这是一个迥然不同的特点。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学创作,最初在各自国家的土壤上独立发展起来,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堪称独创的文学。后来由于历史的衍进,交通与贸易开始发展,东方各邻国之间有了接触与交流,始显示出融合的趋向。。、。

    古代东方文学对希腊罗马文学,并通过希腊罗马文学对后来的西欧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文学状况

    埃及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人类文化发祥地之一。在尼罗河谷地,原始公社制度的解体早于其他地区。在公元前4O00年左右、这里就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315年,埃及第一王朝建立。大约于公元前3300年,象形文字和用尼罗河两岸生长的纸草制成的纸草卷出现,于是有了文字记载,人类社会进入了有史时期。古埃及人把当时的一些文学作品写在纸草卷上,成为最初的书面文学。一

    在埃及文学中,最古老的是神话。古埃及人认为生活的每个领域都由J个神或几个神掌管,如太阳神拉,水神努,尼罗河、土地及丰收之神奥西里斯,恶神赛特,死神内布其司,智慧与司书之神托司,爱情女神赫托尔,战神贺尔等。最早出现的开天辟地的神话有多种,有的神话说世界是天牛创造的,有说赫诺姆神塑上创造了世界,但最普遍的说法是太阳神拉是开天辟地之神。混沌初开之际,拉在水神努的体内孕育成形,以蛋形花苞状升起于水面,显形为一轮太阳,大地便有了光和热。拉神创造了天、地、日、月、星空和万物。后由于人类堕落犯罪,拉派女儿爱情之神赫托尔去毁灭人类,但又恐人类灭绝,就在她的必经之路上造出美酒之湖,使她饮后醉卧不醒,停止了毁灭人类的工作。这则神话既反映了古代埃及人对天地、人类和万物的朴素的想象和理解,也表现了他们对大自然力量的崇拜。

    在古埃及神话中,奥西里斯的神话流传得极广。奥西里斯是水和植物之神,是尼罗河、土地和丰收之神,也是耕作和文化的传播者,死后又成为冥界之王。

    诗歌是古代埃及文学中最早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古埃及墓地的石柱和墙壁上,在纸草卷以及宗教诗文集中,保存下大量世俗诗、宗教诗、赞美诗、宗教哲理诗等,它们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在古代埃及的世俗诗中,产生最早的是劳动歌谣,时间约于公元前3000多年。这类作品大多是民间创作,口头传唱,后被记录下来,如在埃及埃尔·开布地方帕赫里墓壁上发现的《庄稼人的歌谣》、《打谷人的歌谣》、《搬谷人的歌谣》等。这类作品保存下来的不多,但却颇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奴隶们的生活、劳动、思想情趣。此时,还有一些用笛子和竖琴伴奏的情歌,在这类歌谣中,爱者和被爱者在对唱中以兄妹相称,表达互相爱慕的感情。

    古埃及的人们对神灵十分崇拜,他们把一切文学艺术、建筑、雕刻等方面都看作神的活动。在他们的观念中,文艺不是现实世界事物的简单的和消极的反映,而是神灵生命的反映。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宗教性诗篇。《亡灵书》就是一部庞大的宗教性诗歌总集。

    《亡灵书》又名“死人之书”,是死者的生活指南。古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后要经受地下王国的种种磨难,顺利通过这些考验,才能登上天国,得到复活。因此,古埃及人十分重视尸体的保存和死后生活的指导,把死者的尸体制成木乃伊,并在古埃及所特有的纸草上。写下许多诗歌,置于石棺和陵墓中,指导死者对付地下王国的种种磨难。后人从金字塔和其他墓穴中,把这些指导死者生活的诗歌编辑成集,题名为《亡灵书》。

    《亡灵书》汇入了大量的神话诗、祷文诗、颂诗、歌谣、咒语等,内容驳杂。它的许多内容录自埃及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文”和中王国时期的“棺文”,是古代埃及文学的汇编。其中有对当时的社会生活特别是一些宗教礼仪的描述,也有对冥界生活的想象,有利于后人了解与研究古埃及人民的生活习俗、思想意识、世界观及宗教信仰。

    古埃及最著名的宗教哲理诗是《失望者和自己灵魂的谈话》。它不仅把死亡比拟为人的幸福,并且发出了反抗的呼声,被视为古代埃及诗歌中成就最高的诗篇之一。

    故事是古埃及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现存柏林博物馆“维斯特卡纸草”上的《魔术师的故事》是古埃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篇故事。它形成于古王国时期的第四至第六王朝(公元前2650——公元前2200年),写定于中王国时期的第12王朝(公元前206——公元前1783年)。它由“克拉福拉所讲的故事”、“保甫拉所讲的故事”、“豪尔代代夫所讲的故事”组成,讲述者是第四王朝克胡甫王的三个王子、所讲述的均与魔术师有关。这些故事叙述的虽都是一些神奇的魔法,但从整个故事的情节和艺术形象来看,展示的均是当时统治阶级中一些王公贵族和祭司的实际生活,宣扬了埃及国王都是“拉神之子”的君权神投思想。

    中王国时期,埃及古代文学高度繁荣,史称古典文学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此时也有所增多,出现了《乡民与雇工》、《遭难的水手》、《撒奈哈特历险记》等故事名篇。这些故事大都叙述主人公的游历冒险,情节曲折,反映了埃及当时的军事政策、贸易政策、与海外邻邦的往来以及统治者鼓励人们向海外扩展、谋求财富的情况。《乡村与雇工》描写一个机智的农民巧于辞令而自救的故事,反映了中王国初期的社会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为非作歹,颂扬了一个普通农民反对掠夺与迫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到了新王国时期,故事作品不仅数量多,情节更加离奇曲折,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也更加广泛。这时期的主要故事有《厄运被注定的王子》与《昂普·瓦塔两兄弟》。前者描写人的生存愿望与神意及命运的冲突,后者则叙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必然,显示了劳动者的机智与力量。

    巴比伦位于美索布达米亚的中心地带,正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接近点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4000年时,在两河流域就先后出现了苏美尔、阿卡德等城邦国家。公元前3000年末,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阿摩里特人进入美索布达米亚平原。约在公元前2000年初;他们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的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漠拉比(公元前1728——1686)在位时,国势日益强大,达到了奴隶制国家的鼎盛时代。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巴比伦城成为两河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远古时期,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就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并用楔形文字保存下不少文学作品。巴比伦文学是在继承苏美尔和阿卡德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通称为苏美尔一巴比伦文学。

    古巴比伦文学与口头创作有着紧密的联系。保留至今的古代巴比伦文学作品有神话传说、英雄叙事诗、劳动歌谣、寓言、赞歌、箴言和祈祷文等。其中神话传说、英雄叙事诗占着重要地位。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宇宙起源、自然变迁、英雄业绩、善与恶、生与死等问题的朴素理解与探求。《埃努玛·埃立什》是一篇流传很广的关于创世界的神话;《伊什塔尔下降冥府》源于苏美尔的神话《印尼娜降入冥府》,描写女神伊什塔尔赴下界地狱中搭救丈夫的故事。前者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对天地万物起源的朴素想象和理解;而且称颂了光明战胜黑暗的正义性:后者则以生动曲折的情节,赞颂了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反映了古代巴比伦人对四季变化和草木荣枯奥秘的朴素想象和探求。

    表现宗教哲理的箴言诗是格言和训诫的总汇,往往带有论辩性,具有启迪和教诲意义。其中《咏正直受难者的诗》和《主人和奴隶的对话》比较有代表性。

    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史诗《吉尔伽美什》,这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史诗。它早在苏美尔和阿卡德时期就已初具雏形,同早期的英雄传说《吉尔伽美什和阿伽》等有着直接的联系。从史诗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来分析,它显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在民间口头创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最初约完成于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共3000余行,用楔形文字记在一12块泥板上。研究者多认为第12块泥板是后人增补上去的。

    史诗大致可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主人公吉尔伽美什在乌鲁克城的统治以及吉尔伽美什和恩启都之间的友谊;第二部分描述吉尔伽美什和思启都一起出走,为民造福,成为群众爱戴的英雄;第三部分写吉尔伽美什为探索生命奥秘而进行的长途跋涉;第毛部分记述吉尔伽美什同好友思启都幽灵的谈话。

    吉尔伽美什是一个由原始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英雄。他是乌鲁克城城主,是由军事民主制时期的首长转化成的军事指挥和城邦统治者。他仪表堂堂,勇武非凡,足智多谋。为防御敌人进犯,他组织百姓修建牢固的城墙,立下了不朽功勋。但他又严厉粗暴,专横跋扈,天神因而就令大神阿鲁鲁创造一个半人半兽的勇士恩启都与之抗衡。恩启都与吉尔伽美什几经交战,不分胜负,二人成为好友,共同为民造福。他们先后战胜了沙漠中的巨狮,杀死了残害乌克鲁居民的天牛,打败了守护杉树的恶人劳巴巴。史诗带着赞美的口气,歌颂了吉尔伽美什的丰功伟绩及他与恩启都之间的友谊,同时也对他最初的专横粗暴持否定态度。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征服恶兽,表现出原始人类对自然威力的抗争。

    史诗在表现吉尔伽美什为民建立功勋的英雄行为时,也描绘出他敢于违抗神意的探索精神。思启都的突然死亡使悲痛万分的吉尔伽美什怀着探索自然法则和生命奥秘的强烈愿望,进行远游。他历经艰辛,找到已入神籍的先祖,然而先祖向他宣传的仍是神“把死和生命注定”的观念。吉尔伽美什仍不甘心,继续探索,当得知一种仙草可使人永生时,就毫不犹豫地到深海摘取.他准备把仙草带回乌鲁克城,但不料仙草得而复失,他十分沮丧。史诗在赞扬吉尔伽美什积极进取精神的同时,不免流露出死生有命的无可奈何之情。,史诗通过原始的但却引人入胜的情节,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同自然及社会暴力抗衡的情景,颂扬了为民建功立业的英雄,对宇宙和人生的奥秘做了积极的探求,艺术地再现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想。

    史诗继承了苏美尔文学的艺术传统,多方面体现了口头文学创作的特点:情节发展自由灵活,将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浪漫色彩与英雄本色融在一起,采取联想、排比、象征、夸张等手法展开情节,表现英雄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吉尔伽美什》是古巴比伦神话故事的总汇,是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结晶,在世界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对后世西亚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间接影响到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及希伯来的《旧约}}等人类早期文学。

    印度的奴隶制最早出现的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前27——前232)在位,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形成。公元4世纪初,笈多王朝兴起。笈多2世(380——414)在位时,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公元5世纪初,由于外族人侵,笈多王朝瓦解。史学家一般认为,印度从公元5世纪以后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

    印度奴隶制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种姓制度和宗教制度。种姓制度将人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4等,体现出阶级社会初期人们不同的社会地位。印度古老的婆罗门教宣扬“梵”是唯一的真实,自我和个人灵魂来源于“梵”。此后,又出现了佛教和耆那教。这些思想观念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古代印度文学中,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有诗歌总集、史诗、寓言故事、戏剧和文论等。现代学者一般把古代印度文学分为3个发展阶段:吠陀时期(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史诗时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古典时期(公元l世纪至12世纪)。其中古典梵语时期的文学限定在公元1至6世纪。

    《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学遗产,“吠陀”一词原为“知识”和“学问”的意思,后经婆罗门解释,逐渐被印度人视作宗教“圣典”。

    《吠陀》是印度最古的诗歌总集,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它包括《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4种集。其中,前两种文学成就最高。

    《梨俱吠陀》共收诗1028首,主要是祭把时用来朗读的颂神诗(如《朝霞》、《而神》等)。这些诗尽管带有浓重的宗教或迷信色彩,但往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表现了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情绪。诗集中也收入了一些劳动歌谣和民间情歌。《阿闼婆吠陀》共收诗731首,主要是巫术咒语诗。《娑摩吠陀》是专供举行祭祀仪式时唱的歌曲集。《夜柔吠陀》是关于祭祀仪式和使用《梨俱吠陀》中诗歌方法的规定。

    继《吠陀》文学后,在古代印度文学史上,又出现了著名的两大史诗《摩河婆罗多》与《罗摩衍那》。

    关于这两部史诗形成和定型的时间,学者、研究者纷说不一。一般认为,《摩河婆罗多》约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罗摩衍那》的中心故事大约形成于公元前3世纪,最后增补部分于公元2世纪完成。

    根据传说和史诗本身记载,《摩何婆罗多》的作者为广博仙人,罗摩衍那》的作者为蚁垤仙人。实际上这样规模宏大的史诗不大可能出于几个人之手,它无疑是在口头流传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发展起来的。两位仙人可能对史诗整理加工有过巨大贡献。

    《摩诃婆罗多》共18篇,约10万“颂”,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它写的是古代勇武王的两个儿子持国和般度。持国有百子,人称俱卢族;般度有五子,人称般度族。后来般度做了国王,在他死后,国事由持国掌管。般度五子长大后,请求继承父位,持国长子难敌不肯,遂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历时18天的俱卢大战。俱卢族全军覆灭,般度长子坚战继位。后五兄弟登雪山修道,先后去世,到达天堂。

    小说内容庞杂,包罗万象。对于印度古代史诗和往世书中重要传说故事、印度教教规和法典、古代印度哲学思想均有所涉猎,堪称一部诗体的百科全书。它反映了古代印度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社会生活和思想风貌,其主旨在于强调政治斗争中的“法”。“法’与“非法”是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般度族被当作“法”的化身、正义的代表受到歌颂,体现了人民的心愿。

    在总体结构上,《摩河婆罗多》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在讲述主干故事的同时,还穿插许多插话,著名的有《那罗传》、《莎维德丽》等。黑天、怖军、阿周那、黑公主等主要形象鲜明生动,个性突出。史诗用对话体写成。它被印度尊为法典,在东南亚各国影响很大。

    《罗摩衍那》共包括《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后篇》,约2万4千颂。写的是阿逾陀城国王有4子,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国王想立长子罗摩为太子,但遭到小王后嫉恨,她胁迫国王废长立幼,流放罗摩。罗摩携妻子悉多、弟弟罗什曼那前往森林修行。十首魔王罗波那劫走悉多,罗摩万分悲痛,千方百计寻找悉多的下落。后在神猴哈奴曼的帮助下,与罗波那及其手下将领进行激战,救出悉多。悉多经受住火的考验,以示清白。流放期满后,罗摩回国继位,因听信流言,怀疑妻子当年在魔窟失贞,将怀孕的悉多遗弃。蚁坯仙人收留悉多,并教她的二子吟唱《罗摩衍那》,后蚁垤带悉多等人参加罗摩举行的马祭,他证明悉多是贞洁的,但罗摩仍不相信。悲恸欲绝的悉多投入大地的怀抱。天神预示:他们将在仙界团圆。后四兄弟升天,恢复毗湿奴本体。史诗反映了奴隶社会初期的王权问题,谴责了在王位继承问题上争权夺利的行径,表明人民希望开明君主实行仁政的思想,歌颂了正义战争,宣扬一夫一妻制,具有进步倾向。但也流露出统治阶层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

    史诗具有古代印度长篇叙事诗必不可少的政治、爱情、战斗、风景4种因素。它善于在重重矛盾中展开情节,突出主题。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罗摩成为德行、勇武的化身,理想国王的代表;悉多温柔忠贞,是印度妇女的典范;哈奴曼智勇双全,神通广大,可与孙悟空相比。史诗中景物描写与人物心境和谐一致,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罗摩衍那》被印度称作“最初的诗”。

    寓言故事也是古代印度文学主要成就之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本生经》、《百喻经》、《故事海》和《五卷书》。《本生经》收入的是释迹牟尼成佛以前的故事。《百喻经》全称《百句警喻经》,共收入佛教故事98篇。《五卷书》是一部大型的寓言故事集,约成书于公元1世纪。它通过对各类动物的描写,不仅讽刺了各种统治势力,颂扬了普通人的智慧和斗争精神,而且还向人们传授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处世做人的道理。《五卷书》反映的是城市平民的思想意识,对后世文学尤其是欧洲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古代印度的戏剧也比较发达,在公元1世纪出现了马呜的《佛所行赞》,跋娑的《善施传》、《神童传》。2——3世纪,出身于下层的首陀罗迦创作了《小泥车》,细腻地描写了商人善施和妓女春军之间的爱情,反映了牧人阿里耶迹领导的反抗暴君八腊王的斗争。到公元4——5世纪,迦梨陀娑的创作把古代印度戏剧推向了高峰。此外,还出现了《舞论》这样一部用诗体写成的印度最早的文学理论著作,它论述了戏剧的思想、表演程式、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及教育意义等重大问题,对当时戏剧创作具有指导作用。特别是“情味论”,为创立印度的美学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

    古代希伯来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多灾多难的民族,也是一个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并对人类社会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希伯来人广泛接受了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和埃及文化的影响,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优秀的文学,成为西亚以及北非古代优秀文学遗产的继承者和集大成者。古代希伯来文学与古代中国、印度、希腊文学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古代文学宝库。

    希伯来人属于问族的一支,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原在阿拉伯半岛西南部过着游牧生活的希伯来人迁徙到了幼发拉底河下游的乌尔及其周围地区居住,后来又向北游牧,经由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来到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哈兰。其后又逐渐向草木繁盛的西方迁徙,来到了叙利亚。约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又迁徙到了号称“到处流着奶和安”的迦南地区,即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意思是“非利士人的土地”。当时的迦南人称这些外来者为“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