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二节 托尔斯泰(1/2)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于1828年8月28日出生在莫斯科以南、离图拉城不远的亚斯纳雅·波良纳贵族庄园。这里风光秀丽,环境优美,后来成为托尔斯泰的领地。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这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托尔斯泰的父亲尼古拉·伊里奇·托尔斯泰伯爵参加过1812年的卫国战争,性格开朗,为人善良。托尔斯泰的母亲极有才华和艺术修养,非常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托尔斯泰将近2岁时丧母,9岁丧父,由姑母监护长大。

    1844年托尔斯泰进喀山大学东方语文系学习,后转法律系。大学期间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的影响,对传统教育不满,1847年自动退学回到亚斯纳雅·波良纳。回家后.他决心通过慈善工作改善农民的生活,但农民对他的任何做法都不信任,改革失败了。后来他把这段经历写进了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

    从1848年10月到1851年春,这是托尔斯泰探索生活道路的时期。他有过许多计划和设想,但都没能实现。他被上流社会的“欢乐”所吸引,过着懒散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放荡的年月”。这段生活促使他不断地分析、批判自己,向往道德上的纯洁。

    1851年春,他随同长兄尼古拉到高加索服役。军务之余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开始创作中篇小说《童年》。这部小说和后来创作的《少年》(1854)、《青年》(1857年)组成自传性三部曲。三部曲描写了尼古连卡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及其种种内心感受,是托尔斯泰创作中贵族青年精神探索主题的开端。尼古连卡的童年充满了温暖与爱,他生活在贵族庄园,不知道世界上有贫困和痛苦,天真地爱着周围的人。少年时期随着视野的扩大,他开始认识社会,看见了掩盖在幸福外衣之下的阶级对立和贵族生活中坏的一面,开始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青年时期的尼古连卡产生了精神危机,他既欣赏自己的生活环境又逐步发现家庭与社会中人们之间关系的虚伪,对于自己在这个环境影响下所沾染的恶习感到不满,他开始了哲学和道德伦理的探索,并力图用仟海来使自己在道德上得到完善。三部曲表现了作者对贵族生活的批判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表现出民主思想。同时,他的“博爱”思想和“道德自我完善”思想以及心理分析才能,也已明显地体现在最初的创作中。

    1854——1855年,托尔斯泰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在战斗中,他有感于普通士兵的英勇无畏,怀着对贵族军官的蔑视,写了三篇具有特写性质的短篇小说,统称为《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在高加索服役的这段生活,军队的放荡与当地人民的质朴形成鲜明的对照,激起了他对平民生活的向往和对贵族生活的反感,这些思想充分体现在后来创作的中篇小说《哥萨克》中。

    1855年11月,托尔斯泰在彼得堡《现代人》杂志作家们的邀请下到了彼得堡,进入文学界。翌年退役,致力于文学活动。1856年托尔斯泰发表了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首次表现了他对农民问题的探索。小说描写青年地主涅赫留朵夫在大学三年级时申请退学,回到自己的庄园搞农事改革,试图帮助农民改善贫困的生活,但遭到了农民的拒绝。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与鸿沟,表现了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涅赫留朵夫的形象反映了托尔斯泰这个时期思想的主要特征,体现了他思想的矛盾性:一方面同情农民,真心实意地改善农民生活;另一方面又站在地主立场上,不肯放弃土地所有权。涅赫留朵夫幻想成为伊柳什卡那样自然、纯真、高尚的人,这显示了托尔斯泰的平民化思想。

    1857年他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在瑞士小城琉森,他对“文明人”欺侮“下等人”感到非常气愤,写成了著名短篇小说《琉森》,痛斥了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虚伪。

    50年代末,托尔斯泰与革命民主派在农奴制问题和艺术观点上产生分歧,导致他1859年退出《现代人》杂志,离开彼得堡回到亚斯纳雅·波良纳。这时期,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村教育工作上,企图通过教育来改造社会。1860——1861年他再度出国,到德、法、英、意和比利时做教育考察。回国后创办了教育杂志《亚斯纳雅·波良纳》。

    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使托尔斯泰非常反感,他认为“农奴制改革法令”是毫无用处的空话。改革后他担任了农村和平调解人,在调解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纠纷时尽力维护农民的利益,因而招致地主的忌恨。沙皇政府于1862年派宪兵搜查了他的住宅,此事使托尔斯泰的思想发生了剧烈震动,促使他更加坚决地否定**制度,更加注意研究宗法制农民的“道德生活”。

    1862年9月,托尔斯泰和一个医生的女儿索菲娅·安德烈耶芙娜结婚,婚后生活幸福,这使他重新燃起了创作热情。1863年他发表了中篇小说《哥萨克》和《波利库什卡》。在《哥萨克》中,作家赋予贵族思想探索者形象以新的社会心理内容,即把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进行考察。主人公奥列宁厌恶贵族的腐化生活和都市文明,从上流社会摆脱出来追求理想生活,到高加索古朴的山民中去过“平民化”的生活。这反映了托尔斯泰的民主主义倾向。但他把宗法制的哥萨克生活作为一种理想的境界,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小说在对壮丽的高加索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当地居民生活习俗的真实再现方面,表现了作家杰出的现实主义才能。同时,他还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内在和谐对主人公道德的净化作用。深刻地从人物心理状态和整个人生观转变的角度来描写自然风景,是托尔斯泰对文学的卓越贡献。

    《波利库什卡》是以农民为主人公的一部重要作品,表现了农奴制不可能为农民造福的思想,并第一次在作品中提出金钱万恶的问题。女地主可怜波利库什卡的几个衣衫褴楼的孩子,不忍心把他送去当兵,然而她的“仁慈”却导致了波利库什卡的自杀。波利库什卡抵住了金钱的诱惑,却逃不出金钱对他的迫害。他的悲剧归根到底是农奴制度造成的,靠某个善良的地主是不能解决农民问题的。小说突出的特点是真实,可怕的真实。

    面临60年代复杂的社会矛盾,托尔斯泰企图从历史中找寻答案,他潜心研究史料,于1863年一1869年写成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70年代,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剧变,这种现实引起托尔斯泰思考许多社会问题,并于1873——1877年写成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剧烈的社会变革影响下,托尔斯泰进行着紧张的哲学、宗教、道德和伦理方面的探索。他读了大量关于社会、哲学和宗教方面的书籍,加强了对社会现实的观察,访问教堂、寺院、监狱、法庭,了解大灾荒中农民的悲惨生活,并参加了1881年的莫斯科人口调查,在贫民窟目睹了底层人民的痛苦。这使他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罪恶、封建**制度和官方教会的反动以及土地问题的严重性,使他彻底与贵族阶级决裂,站到了宗法制农民的立场。1879——1882年,他写成了《仟悔录》,这是他世界观转变的标志。此后,他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用仆人服侍,努力参加体力劳动,并帮助贫苦农民干活,但内心依然痛苦,因为他无法使富人结束寄生生活。

    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文艺观也随之改变。他认为过去的文艺都是为了满足有闲阶级,而不是为了人民。他甚至把自己过去的创作也全都否定了,开始创作一些以在广大人民中间宣传他的学说为目的的民间故事、传说、寓言以及政论性文章,同时还创作了一些“人民戏剧”,重要的有《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86——1890)、《活尸》(1891)等。

    《黑暗的势力》揭露了资本主义侵入宗法制农村以后,农民生活被腐化的情况,具有时代特征。《活尸》讥讽了被贵族资产阶级道德宗教和法律保护的“合法婚姻”的虚伪,对沙俄的政治、法律和教会的罪恶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80年代,托尔斯泰还创作了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87——1889)等优秀作品。《克莱采奏鸣曲》又回到《安娜·卡列尼娜》中尖锐地提出过的婚姻和家庭的主题上来。托尔斯泰通过主人公波兹德内谢夫的婚姻和家庭生活,猛烈抨击了贵族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精神堕落,表述了自己对婚姻和家庭的观点:如果男女的结合不是建立在真诚的爱情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肉欲和买卖的基础上,那么这样的婚姻必酿成悲剧。托尔斯泰在作品中宣扬了禁欲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观点:人类必须节欲,节制生育,“以节制和纯洁来达到善的理想”。作者对妇女解放运动也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妇女的解放不在学校里,不在议会里,而在卧室中,在厨房里。他甚至否定了科学、医学和工业生产的必要性,因为医学只是医治卖淫制度的后果,而工业生产出来的奢侈品只能刺激人们的**。

    1891——1892年间,俄国发生了大饥荒,托尔斯泰参加了赈济贫民的工作。事后写了《关于饥荒的通信》,驳斥了贵族资产阶级对人民的诽谤。1897年写成《艺术论》。1889——1899年完成了杰作《复活》。1900年托尔斯泰被选为科学院文学部名誉院士。他反对压迫,反对奴役,这一年写的《不许杀人》一文,对帝国主义列强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起义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在随后写的《爱国主义与政府》、《我们时代的奴役》等文章中,对沙俄反动的政治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1901年2月24日,宗教院公布了开除托尔斯泰教籍的决议。

    在斯托雷平反动时期,他写了著名文章《我不能沉默》(1908),对沙皇政府大肆屠杀人民作了愤怒抗议。

    托尔斯泰晚年~直致力于“平民化”,努力从事体力劳动,生活简朴,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因而与家里人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后,这个82岁高龄的老人秘密离家出走,途中感冒,于1910年11月7日病逝于阿斯塔波沃火车站。

    托尔斯泰虽然出身贵族,但他身上永远有一种使贵族社会的人感到古怪的特点。托尔斯泰继承了母亲的高贵、坦率和父亲的善良、独立不羁。他从小又受到达吉亚娜姑妈温柔善良的熏陶,他们的家庭充满温暖和睦的气氛,家庭教师心地善良,弟兄之间亲密无间,同仆人、农民关系融洽,这一切形成了他善良、诚恳、朴素、率直的性格,培养了他的同情心、爱心、正义感和道德感。而托尔斯泰那贵族式的生活和优越的社会地位,又培养了他的妄自尊大和骄傲虚荣,以及对下等人的蔑视和偏见。由于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乡间度过,他接触最多了解最多的是农民。他多次进行农事改革的经历,他在高加索服役的经历,以及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调查,使他越来越接近朴实的农民,厌恶腐化和虚伪的贵族。他那自己也承认的天生的反叛意识,使他时时处处发觉自己与他人的欺诈和谎骗。他经常进行内心反省,坦率真诚而执著。他天性中还有一点是痴顽,这使他总是童心不泯,充满幻想,而且总是按照认定的道路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一生都不改变初衷。

    托尔斯泰的思想是矛盾的、变化的。他一生都处在紧张的精神探索中。50年代,他站在自由贵族立场,探索解决贵族与农民矛盾的途径,幻想以改良主义的办法协调贵族与农民的关系,解决俄国社会的矛盾。六七十年代,其思想上民主主义因素随着革命**的冲击而增长,世界观矛盾加深。他更加同情劳动人民,疏远贵族阶级,表现出同本阶级决裂的意向,提出贵族“平化民”思想。与此同时,宿命论、不抗恶的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在作品中也日益明显。80年代,他由贵族立场转向宗法制农民立场,与贵族传统观念决裂。

    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转变是他长期精神探索的结果,也是俄国社会发展在他思想中的反映。列宁曾深刻地阐明了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的社会历史原因和特点。他写道:“乡村俄国一切旧基础的急剧的破坏,加强了他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加深了他对这一切的兴趣,使他的整个世界观发生了变化。就出身和所受的教育来说,托尔斯泰是属于俄国上层地主贵族的,但是他抛弃了这个阶层的一切传统观点,转到宗法制农民的观点上来了。”

    托尔斯泰转变后的观点仍然存在着显著的矛盾:一方面对现存一切国家制度、教会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最激烈的批判;另一方面又宣传他的道德说教。这些矛盾正反映了俄国宗法制农民的革命性和软弱性。因此,列宁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俄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反映了一直到最深的底层都在汹涌激荡的伟大的人民的海洋,既反映了它的一切弱点,也反映了它的一切有力的方面,这正是他的伟大之所在。

    托尔斯泰的创作有鲜明的特征:

    第一,主题思想严肃深沉。多用自传体手法表现作者对道德、宗教、社会、人生归宿问题的探索。50年代,主要是对贵族青年的精神探索和对农民问题的探索;六七十年代,开始探讨俄国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探讨政治制度、家庭婚姻、宗教道德、农村经济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80年代以后的创作一方面对沙俄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方面作了最激烈的批判,另一方面,他更热切地鼓吹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修养”等托尔斯泰主义。

    第二,对现实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更高的水平上更充分地挖掘了文学的真实性。他从一开始就把真实奉为自己的创作原则。他在创作中摒弃一切偶然的和幻想的因素,一切都是严格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不加粉饰地、如实地反映出来。他的创作往往被认为是“可怕的真实”、“惊人的真实”、“极度的真实”。他善于观察生活并从自己的观察中抓住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如实地描写现实,揭露现实的矛盾。因此,列宁认为,托尔斯泰创作的最显著的特点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他像一个威严正义的法官,无情地撕下一切假面具。托尔斯泰认为真诚是作家必备的品质,除此之外,还要具备对所描写的事物的真实的爱憎感情。正因为这些,他创作中的抗议和批判具有一种突出的热情、新鲜和诚恳的特点。

    第三,对现实主义的另一重大贡献,是他大大地发展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他始终注意通过心理变化反映人的性格思想的变化。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的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用一个特定的术语来表达,这就是心灵的辩证法”。他注重一些感情和思想如何从另一些感情和思想演变而来,注意心理活动形态的多样性和内在的有机性。他善于捕捉心灵中转瞬即逝的思想感情和意念,善于发掘内心深处难以捉摸的、微妙的意识。他认为艺术创作“主要在于描写人的内部的、心灵的运动,要加以表现的并不是运动的结果,而是实际的运动过程。”为表现人物的“心灵的运动”,他调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第一,他特别注意描写人物心理错综复杂的矛盾,而且以敏锐的洞察力去发掘促使人物心理矛盾发展的各种因素,从而把人物心灵的运动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第二,他喜欢描写自我反省、心灵的彻悟和激情状态等独特的心灵运动形态。在描写人物心灵的彻悟中,往往将浓郁的抒情、突变的戏剧性与深邃的哲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耐人寻味,引人共鸣。第三,他喜欢通过人物的各种表情、动作、音调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他作品中人物一颦一笑,一嗔一盼,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内容。

    除了擅长表现“心灵的运动”以外,他还善于对人类灵魂深处的隐秘世界进行探索,开掘人物内心深层潜在的情感和愿望。而且不只限于描写被意识到的感情,还能深入到潜意识或无意识领域中去,时常用梦来揭示主人公隐秘的内心世界。

    第四,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他注意写具有多方面性格的人物,而不写单一化性格的人物。在他的作品中,没有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即使是他最喜爱的主人公,他也不美化他们,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写出他们身上的某种缺点,从不把人物性格绝对化。

    第五,善于运用对比、讽刺、隐喻手法;注意细节描写与人物肖像的刻画;重视语言的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