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世界文学历程》张良村_等编 > 第六章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和浪漫主义

第六章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和浪漫主义(1/2)

    第一节 概述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欧洲社会人的精神和个性大释放时期。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竞争的新局面,以及启蒙理想的破灭,使这一时期的人处于憧憬与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成为一股潮流。浪漫主义即是这股潮流的文学折射。

    浪漫主义,作为创作方法,自古有之;作为文学思潮,则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个激动人心的特定时代。

    一、影响文学的诸要素

    l.启蒙理想的破灭

    启蒙理想在18世纪曾激励和鼓舞过许多人。它为欧洲资产阶级最后夺取政权奠定了基础。

    但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社会现实中的一切并不像启蒙纲领所描绘的那么美好。首先是上台的大资产阶级立即忘了台下的诺言。他们抛弃了启蒙纲领中的“理性王国”计划,实行了孟德斯鸠的君主立宪制。其次是1793年雅各宾党人上台后,撤去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对贵族和资产阶级异己分子都实行了“红色恐怖”。在斗争扩大化的情况下,所有贵族不仅失去了天堂,而且不得不为自己的头颅担心。与此同时,资产阶级本身在走马灯式的派系斗争中也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况。加上1793年到1815年七次反法同盟对法国的镇压,拿破仑的东征西战,以及最后的拿破仑称帝等,整个欧洲被搅得天翻地覆。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相比较起来,由理性的胜利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失望的讽刺画。”

    在这种普遍的不满与失望中,一部分欧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又开始了对新的理想的探索。这种不满现实,企图探索新的理想和新的社会出路的社会意识反映在文学上,使文学产生了一种反对现实描写、强调理想表达的倾向。因而,启蒙理想的破灭,可以说是为浪漫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

    2.各种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

    在不满现实、企图寻求新的社会理想的社会意识的影响下,当时各种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也很活跃。这些思潮的出现,对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希德的“唯我论”夸大了主观的作用,强调天才、灵感和人的精神力量,把“自我”提到了高于一切的地位。这种强烈的唯我精神与自我意识,对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主观色彩和个人主义特点奠定了哲学基础。

    傅立叶、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激发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助长了耽于幻想、脱离现实的倾向。

    谢林的“自然哲学”主要强调自然和意识、客观和主体的绝对统一。他认为自然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卢梭的“返回自然”学说更是把自然的纯朴美推到极端,并认为人只有返回自然才能返朴归真。这种以自然的纯净陶冶人、净化人的学说,加强了浪漫主义文学对自然的崇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增加了新的内容。

    3.18世纪文学的影响

    英国感伤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以及德国狂飘突进文学,都推崇主观情感,热爱大自然和朴实的民间文学,这些都为浪漫主义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4.对古典主义的反抗

    以古希腊罗马为创作典范的古典主义,按一套严格规定的创作原则创作。虽然体现了一种合乎理性的和谐之美,保持了古希腊传说的客观性和单纯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创作变成毫无生气的形式模仿。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已严重地束缚了作家的创作。德国浪漫派首先对古典主义进行了反驳,提出了一种以开放的、多变的、个性的艺术形式代替古典主义,这就是欧洲文坛最初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精神。

    5.世纪病——肺炎

    因工业污染而造成的肺炎,在当时是不治之症。有很多染上了此病的人,被笼罩在一种世纪病患者的悲哀与绝望之中。许多浪漫主义诗人染上了这种病,从他们的诗作中,也散发出了这种世纪末气息,这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学。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强烈的主观色彩。浪漫主义作家出于对庸俗丑陋现实的不满,一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爱表现主观理想,着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因而席勒喜欢称浪漫主义为“理想主义”,雨果则将其称为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当代一些评论家则称其为“表现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中重主观、轻客观,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摹仿的特点,对欧美现代派文学产生了极大影响。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在谢林的“自然哲学”和卢梭的“回归自然”学说的影响下,浪漫主义作家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诗意的统一。他们喜欢使自己的理想人物置身于未被工业文明浸染的、充满原始色彩的雄伟奇异、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以此衬托出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想的美好。因而对自然的描写和歌颂在浪漫主义作品中显得尤为突出。在人与自然的诗意统一方面,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作品表现的最为充分。在他的作品中,自然不仅是描写与歌颂的对象,同时也是与作者、与人交流的对象。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喜欢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中世纪民间文学在创作上的特点是想象比较丰富,感情比较真挚,表达比较自由,语言比较朴素自然。因此浪漫主义作家对中世纪带有神秘色彩的历史和丰富多采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极感兴趣。很多浪漫主义作家是民间故事传说的搜集者,更多的人对民间文学进行加工,利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进行创作。他们的这些工作一方面丰富了19世纪初期的文学创作,另一方面为各国发掘出大量的珍贵的民族文化。

    4.注重艺术效果。如果说古典主义在艺术上强调均衡过度以及形式的单纯的话,那么,浪漫主义在艺术表现中则注重效果的体现。这种效果体现为:异国情调。在浪漫主义作品中往往出现异国生活,表现异国风光和多采的风俗。对比和夸张手法的运用。这是浪漫主义作家制造强烈的艺术效果惯用的手法。法国作家雨果还专门提出创作中的“对比原则”,小说《巴黎圣母院》是一个创作范例。人物形象的超凡性。在浪漫主义文学中,作品的主人公往往具有超出普通人的秉赋,表现出一种超凡的力量,常常震撼读者的心灵。

    三、文学状况

    德国的封建割据局面长期未能改变,经济落后,封建势力相对顽强,市民阶级十分软弱,这种情况决定了德国浪漫主义缺乏反封建的战斗精神。规模宏大、体系精严的德国古典主义哲学,更是直接地影响了德国浪漫主义作家,致使德国浪漫主义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比较浓厚。德国浪漫主义运动产生于18世纪末,延续到19世纪30年代,其间出现了早期的耶拿派和稍后的海德堡派。从30年代始,德国浪漫主义运动走向衰落,以海涅为代表的创作显示了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

    耶拿派是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其主要成员有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蒂克等。施莱格尔兄弟是早期浪漫主义的理论家。他们在1798年到1800年间创办的《雅典娜神殿》杂志上,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他们认为浪漫主义的本质是“以幻想的形式给我们以感伤主义的内容”。所谓感伤主义,就是“令我们感动和情感在其中占统治地位的东西”。与古典主义相对,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他们认为,创作的第一法则,是诗人的为所欲为,不受任何狭隘规律约束。追求宗教的神秘感和象征感。他们认为物质世界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而只有从梦幻、宗教和童话世界中,才能找到精神的乐园,只有像中世纪文学那样充满神秘感和象征感,才富有诗意。

    施莱格尔兄弟的理论对诺瓦利斯和蒂克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诺瓦利斯(1772——1801)的创作充满了宗教神秘色彩。在代表作《夜的颂歌》中,他整个沉湎于神秘的世界中,否定人生,歌颂黑夜和死亡。通过对黑夜与死亡的诗化,作者充分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蒂克(1773——1853)是耶拿派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位。他创作的小说有《威廉·洛弗尔》(1795——1796)、《弗兰茨·斯泰恩巴德的漫游》(1798)和《金发的艾克贝尔特》(1797)等。蒂克的创作较多地接受了施莱格尔创作自由理论的影响。他的文体活泼多变,同时擅长表现人和自然的默契融合。

    1805年左右,又有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浪漫派。这一派的中心人物有阿尔尼姆(1781——1831)和布伦塔诺(确78——1842)等。海德堡派的功绩主要在于对德国民间文学的收集和整理。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编写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1806——1808)以及格林兄弟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都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贡献。

    除海德堡派外,稍后德国还出现了其它一些浪漫派作家。他们是集中在德国北部的柏林派和在德国南部的士瓦本派。柏林派的作家有克莱斯特、沙米索、艾沁多夫等。克莱斯特(1777——1811)的创作除了戏剧之外,还有影响很大的小说,其中著名的中篇小说有《马贩子米歇尔·科尔哈斯)(1810)。沙米索(1781——1838)是德国浪漫主义作家中进步倾向最明显一个。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童话体小说《彼得·史雷米尔奇异的故事》(1814)。作品通过一个人用影子换得财富但却丧失了人的要素而痛苦不堪的奇异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金钱罪恶。另一位柏林派作家艾沁多夫(1788——1857)的代表作是小说《一个废物的生活》(1826)。柏林派的小说创作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霍夫曼(1776——1822)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最具有国际影响的一位。他的创作充满了神秘、怪诞的色彩。作品中的人物常常被一种阴暗的、幽灵般的力量所支配,显得十分无奈。作者通过这些离奇怪诞的情节,深刻揭示和批判了现实中的黑暗与腐朽。

    海涅(1797——1856)也是在浪漫主义影响下开始走上创作道路的。但是,他的《论浪漫派》(1833)的发表,却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在《论浪漫派》一书中,他对德国的浪漫派进行了全面的抨击。他称德国的浪漫派是“中世纪文艺的复活”,是“一朵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海涅后期创作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主要作品是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844)。

    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所谓“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骚塞(1774——1843)。他们三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而且都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都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

    “湖畔派”中成就最高的是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华兹华斯于1789年和柯勒律治合作发表了《抒情歌谣集》。1800年再版时,华兹华斯增加了一篇序。在这篇序中,华兹华斯阐述了他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①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诗必须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②诗歌不仅要写伟大历史事件,也要写普通人们的日常生活,要让微贱的田园生活入诗。③采用普通人真正使用的朴实易懂的语言,在节奏上必须与口语的音调一致。④诗歌必须具备极丰富的想象,以“使得平常的东西能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因而英美评论家历来将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称为是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旦回。

    华兹华斯的创作与其诗学是一致的。他的诗歌喜欢描绘大自然中活动的普通人形象,如《露西》、《孤寂的刈麦女》、《我们是七个》等等。诗的意境清新,形象生动,极有情趣。在他的诗作中最为特殊的是描写自然的诗如《致布谷鸟》、《致云雀》、《丁登寺》等等。在这些作品中,大自然不仅是人物的陪衬,而且是人物歌颂、交谈的对象,是激发人物热情、陶冶人物情感的重要媒介。这种自然与人的诗意的统一,为后代描写自然的诗歌开辟了一条新路。华兹华斯也因此被誉为“自然诗人”。

    柯勒律治(1772——1834)特别强调想象的作用。他喜欢描写超自然的人与事。他的诗歌通常以奇给人深刻印象,以怪制造强烈效果,其中最突出的是《古舟子咏》。它描写一个老水手在一次航行中,杀死了一只信天翁,因而遭到上天的惩罚。南风把船送到赤道下面,从此风停浪静,船被一丝不动地困住,火热的太阳晒裂了船板,人们口渴难忍。结果除老水手外,全船的人都一个个沉重地倒下,成了僵硬的尸堆。在冰冷的尸体中间,老水手终于祈祷了。随后鬼影消失,清风把船吹向岸边。这首诗是一个幻想的罪与罚的寓言,诗中的人物经历离奇古怪,然而作者则借助想象的力量将它写得逼肖现实。老水手那奇特的目光,可怕的经历,沉重的负罪感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当拿破仑率大军在欧洲东征西伐,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时,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和雪莱登上文坛。他们的诗歌比较关心社会重大问题,因而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

    雪莱(1792——1822)和拜伦相比,拜伦比较注重对现实的揭露,而雪莱则更注重对未来的描绘。雪莱认为,按照现实主义中实际的样式,远远不能包容他所关注的问题。他试图在创作中充分描述出他对人类远景的看法。恩格斯称雪莱是“天才的预言家”。雪莱的“预言”首先体现在他的长诗《麦布女王》(1813)里。作者让麦市女王撩开“时间”的帷幕,看见“未来世界不再是地狱,而是爱情、自由与健康”。其次是《伊斯兰起义》(1818)。这部作品更多地掺进了政治社会的内容,其结局虽然是悲剧性的,但雪莱对未来仍充满了信心。他在结尾预言:“未来的欢腾从我们的死亡中会来到”。在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里,这种“预言性”和艺术表现得到了成功的结合。在这首诗中,作者改变了神话原型——普罗米修斯对暴君宙斯的最后妥协,进一步强调了不屈抗争的精神,并预言人类社会最终将“再也没有暴力,没有暴君,人们彼此间,好像精灵一样地自由”。

    除政治抒情以外,雪莱的自然山水诗也很出色。他的自然山水诗好以大海高山、行云流水、雷电风暴等宏伟、强悍的自然力,以自然景观为对象,不仅注重人与自然的交流,而且注重揭示自然所包含的特别的精神与性格。如鹰的勇敢顽强与桀骛不驯的性格,云的送风化雨、沐浴万物的神力,西风的摧枯拉朽之势等等。总之,自然在雪莱的诗中基本上是人格化的。更为可贵的是雪莱善于巧妙地将人格化的自然,与诗人的政治激情结合在一起,使自然山水诗也带上了强烈的政治抒**彩。自然山水诗中最著名的有《云》、《西风颂》等。名句“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即出自《西风颂》。

    约翰·济慈(1795——1821)是稍晚于拜伦、雪莱出现在英国诗坛上的又一位奇特的诗人。他英年早逝,却留下了丰富的作品。他最重要的长诗有《安狄米恩》(1818)《拉美亚》(1820)、《海壁朗》(1821),稍短的颂诗有《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等。他的诗歌形象动人,想象丰富,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感染力极强。

    华尔特·司各特(1771——1832)是19世纪前30年英国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早期创作的长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从1814年开始写历史小说,其中最出色的部分是以苏格兰历史为题材、被称为“威弗利小说”的部分。除此以外也写了许多有关英国和法国历史的小说。代表作是《艾凡赫》。

    司各特擅长在艺术虚构的同时引入历史真实的细节,情节曲折,富于传奇色彩。1833年,司各特的去世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的结束。

    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后,政治风云急剧变幻,形形色色的政治派别、哲学社会思潮应运而生,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纷经复杂的局面。在宗教的神秘主义、教权思潮、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主义思潮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文学领域里各阶级各阶层的作家日益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倾向和风格流派,而浪漫主义则是这一时期文学的主流。

    浪漫主义作家要求想象力的解放和创作的自由,而在复辟王朝的扶植下,因袭陈规的古典主义限制和阻碍了文学的发展,因此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是在同反古典主义、反复辟王朝的斗争中崛起的。

    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是19世纪初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与他们同时的浪漫主义作家有贡斯当、塞南古和诺蒂埃。贡斯当(1767——1830)的《阿尔道夫》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的发端。gw古(1770——1846)的重要作品是《奥贝曼)。诺蒂埃(1780一1844)的小说《萨尔兹堡的画家》被其自称为《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模仿之作。他们的作品都是表现人与社会矛盾的主题,抒发个人与社会环境对立的思想感情。这一时期由于拿破仑实行军事独裁以及王朝复辟,压制言论出版自由,所以法国文坛比较沉闷,浪漫主义还没有形成一种文学运动。1827年雨果们克伦威尔)序言》的发表,树起浪漫主义的旗帜,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蓬勃兴起。1830年2月雨果的浪漫主义剧作《欧那尼》演出的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最后胜利,涌现出乔治·桑、缨塞、贝朗瑞、欧仁·苏和大仲马等一批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盛期在19世纪30——40年代,诗歌、戏剧、小说都取得了辉煌成就。1843年雨果的浪漫剧《城堡里的伯爵》演出失败,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的衰落,但一些浪漫主义作家仍进行着创作,如雨果、乔治·桑等。

    夏多布里昂(1768——1848)是早期浪漫主义作家。他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1786年获少尉军衔,大革命中他采取旁观态度。1792年参加贵族叛乱,负伤后逃往英国,在那里写了《革命论》(1797)。书中既有自由主义和无神论言论,又有对大革命的满怀忧郁、惆怅和怀疑主义色彩,反映出作家思想的矛盾。由于母亲死在狱中,他精神上受到打击,变成了基督教的卫道者,写出《基督教的真谛》。这部书是由各种考证、哲学论述、游记、回忆、艺术评论以及《阿达拉》和《勒内》两部中篇小说构成的。

    《阿达拉》写一个发生在北美原始森林的故事。印第安人夏克塔斯被俘后,与敌部落酋长之女阿达拉相爱,但阿达拉自幼被母亲许身上帝,终身不能嫁人,她既不愿毁弃誓言,又无法抗拒夏克塔斯的爱情,最后为忠于信仰服毒自杀。夏克塔斯最后也皈依了基督教。故事歌颂了基督教的崇高伟大,赞美为天主献身的精神。

    《勒内》写的是一个贵族青年的仟悔。勒内向印地安老人夏克塔斯和教士叙述自己的身世。他出生在法国的贵族之家,父亲死后他和姐姐阿美莉寄住在亲戚家。他为排解苦闷出国浪游,回来后姐姐进了修道院。原来阿美莉有着一种“罪恶的**”:她爱着弟弟。勒内发现了这个秘密,精神上受到打击,于是只身来到北美,最后死于部落战争中。勒内生性孤僻、忧郁,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整日在冥思遐想中排遣他的忧郁,在孤独的漂泊中消磨着年轻的生命。这是文学史上第一个“世纪病”的形象。小说反映了在大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丧失了一切的贵族青年,在现实生活里找不到自己的地位时那种悲观绝望的精神状态、阴暗的心理和郁郁寡欢的情怀。

    夏多布里昂建立了一整套适合贵族阶级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想。他扩大了对自然美的描写范围,在浪漫主义文学中最先歌颂废墟、荒凉和萧条之美。他的散文富于抒情节奏,对浪漫主义诗歌创作有很大影响,19世纪初的许多作家,如雨果,都以他为旗帜。由于夏多布里昂是用浓浓的诗意去描绘主人公那种忧郁、孤独的状态,并竭力把这种忧郁的根由深藏在浪漫主义的情调后面,这就使对现实不满的各阶级的读者都对勒内式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勒内成了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具有广泛魅力的人物形象,以致在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中出现了一系列勒内式的人物。

    史达尔夫人(1766一1817)是一位自由主义者。她自幼受启蒙思想影响,尤其推崇卢梭。她的主要作品是小说《黛尔菲娜》(1802)和《柯丽娜》(1807)。这两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写的都是热情、高尚、才智出众的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代表作《黛尔菲娜》通过女主人公黛尔菲娜与贵族青年莱翁斯相爱最后成悲剧的故事,反映出作者与旧社会习俗的对立,谴责了传统的道德观与宗教观。女主人公大胆、热情、追求个性解放与爱情幸福,终于以自杀表示对传统观念的反抗,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史达尔夫人在理论批评方面也卓有建树。在《论文学》和《论德国》这两部重要的理论著作中,作者从文学与社会制度、政治、哲学、宗教的联系中考察和评判文学,确立了社会学文学批评方法,提出了北方(浪漫主义)文学与南方(古典主义)文学的概念,要求扩大题材范围,主张文艺面向未来,扎根民族土壤,反映本民族特点,要求用“自己的感情来感动我们自己”。这些为法国浪漫主义理论打下了基础。

    乔治·桑(1804——1876)原名杜邦,是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她从小随祖母生活在乡村,对大自然有着深沉的爱恋,同时在祖母的指引下,读过卢梭许多的作品,对他十分崇拜。她创作了中、长篇小说近100部,成名作是《安蒂亚娜》(1832)。乔治·桑的小说分为三类:爱情小说、社会小说和田园小说。具有空想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康素埃洛》和《安吉堡的磨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丑恶现实,宣扬以仁爱来实现社会平等、普遍幸福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康素埃洛》是她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一个富有才华的女歌唱家康素埃洛的坎坷经历,以非凡的艺术手法写出了音乐中蕴含的诗情画意。她的田园小说《魔沼》、《小法岱特》、《弃儿弗朗沙》以抒情的笔调描绘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农民那淳朴的、富于诗意的自然的生活和美好的心灵,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乔治·桑主张艺术“是对理想真理的探索”,“表达情感和爱”是艺术的最高使命。乔治·桑的文艺观点引人注目。她反对巴尔扎克只是如实地反映冷酷的现实,而是主张作家应有社会责任感,尽量在冷酷的世界上挖掘光明和温情,而不要趁火打劫。她晚年还发表《金色树林的漂亮先生》、《我的生平》、《祖母的故事》等作品,并注重对青年作家的帮助。

    拉马丁(1790——1869)写有诗集《沉思集》、《诗与宗教的谐音集》等。七月革命后,逐渐转向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诗作以宣传“博爱仁慈”的人道主义和泛神论思想居多,还写有史诗《若瑟兰》和史诗片断《天使滴凡记》等。拉马丁的代表作《沉思集》歌颂爱情、死亡,赞美大自然和上帝,具有忧郁、悲观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他的诗歌着重抒发内心的感受,诗风朦胧、飘逸,开浪漫派诗歌之新风。

    维尼(1797~1863)的主要作品有长诗《摩西》、《爱洛亚》、《洪水》,剧本《查铁敦》,小说《散一马尔斯》、《军人的屈辱和伟大》等。维尼认识到旧制度的灭亡和资本主义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他的诗歌主要是抒发贵族阶级在这种历史命运面前的悲观、绝望的思想情绪。他的诗富有哲理性,他善于用象征的手法表现哲学的思考,强调诗歌要客观地表现世界。他的抒情诗和诗歌创作的观点颇受60年代帕尔纳斯派的推崇。

    平民出身的贝朗瑞(1780——1857)是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诗人,在19世纪前期法国文学中占有特殊地位。他早期的诗作多以爱情、美酒、欢乐为主题。他的《意弗都国王》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一个愉快、朴素、善良、深受人民爱戴的国王,同骄蛮、奢侈的拿破仑形成鲜明对照。这首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歌谣使他一举成名。王朝复辟时期贝朗瑞的创作达到高峰,他的诗歌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情绪,是人民对反动势力斗争的武器。他在《白帽徽》中揭露复辟者反攻倒算的凶恶面目,在《传教士》中怒斥那些“犹大先生”、跳梁“小丑”。他的诗歌直刺反动势力的要害,因此1821年和1828年,诗人两次遭迫害。他的诗在七月革命中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

    贝朗瑞的诗歌在法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构思精巧,形象生动,语言洗炼流畅,优美动听。他的诗歌艺术在法国诗歌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缪塞(1810——1857)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小说家。他的第一部诗集《西班牙和意大利故事集》,充满异国情调和热烈的激情。两年后又出版了《椅中景象》。长诗《罗拉》标志着他在思想和艺术风格上的转折,反映了复辟时期一代青年的痛苦和绝望。他的抒情诗《夜歌》抒写他同乔治·桑感情破裂后的复杂、痛苦的心情及在现实面前的绝望和迷惘,感情细腻,诗句流畅,富于音乐感,是法国浪漫主义抒情诗的杰作。缨塞还被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悲剧《罗朗萨其奥》描写一个胸怀大志的英雄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