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三节 莎士比亚(1/2)

    威廉·莎士比亚(1564一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是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莎氏全集,也就是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知不知道莎士比亚或知道的多少,已成为公认的一个人的文化和教养水平高低的标志。因为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仅能给人以最好的艺术享受,还能给人以智慧和道德的力量,把人的灵魂塑造得更好,成为高尚而完美的有价值的人。因此,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同时代人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中部艾江河上的斯特拉福镇。他的家庭在经济上属于中产阶级,父亲约翰·莎士比亚当过该镇的镇长,母亲玛丽·亚登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可以说是大家闺秀。诗人六七岁时进入当地的文法学校读书,对他一生的事业有着奠基意义,是他在文学方面所受到的最初训练和培训。在诗人13岁时,家道中落,不得不放弃学习。1582年11月他18岁时和长他8岁的安娜·哈莎薇结了婚。1585年前后,他前往伦敦谋生。据说他先是剧院打杂,替观众看守马匹,后来渐渐参加剧团的一些事务性工作,当提词人,演配角。就这样一步步晋升,一步步显露才华,在事业上的成就越来越大,他既是演员又是剧作家,既是股东又是剧院雇员,既在公共剧场演出,也参加宫廷的宴乐演出,有时还随剧团到外地巡回演戏。因为创作的才能,莎士比亚成为知名人物的同时收入也丰裕起来,1599年成为“环球”剧场的股东之一,在斯特拉福他购置了一处漂亮的房子,是该镇第二大住宅,这所石头建筑的三层楼房一直被莎士比亚的后人保存了70多年。1602年,他又在家乡买了107亩耕地和20亩草场。莎士比亚把他在伦敦的收入绝大部分投资到斯特拉福或给他的家乡办福利事业上了。1613年离开伦敦回乡定居,仍和剧团保持联系,继续为剧团写剧本,1616年4月23日去世,终年52岁。

    莎士比亚共创作了38部剧本加上《两个高贵的亲戚》、两篇长诗、154首十四行诗。根据他的作品思想和艺术上的发展情况,一般把他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590——1600)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时期正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极盛时期。强大的王权力量统一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王权之间的尖锐矛盾趋向缓和,以至暂时达成联盟,这种联盟强化了国家的对外力量。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夺取了海上霸权,随后又掠夺了大片殖民地,进一步刺激了工商业的发展,全国上下的爱国热情普遍高涨。莎士比亚在这一时期接受了进步思想,形成了人文主义的世界观。当时社会表面繁荣的景象,使他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对现实抱乐观的态度。因此这时期他的创作基调是明朗乐观的。

    莎士比亚早期所写的的两部长诗是《维纳斯与阿都尼》(1593)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94)。前者描写爱神维纳斯追求青年猎手阿都尼的故事,但阿都尼却爱打猎并不爱她。后来阿都尼不幸在一次狩猎中被野猪所伤而死,维纳斯赶来救治不及,悲痛欲绝,心灰意冷,起程回到塞浦路斯的神庙去隐居深藏。长诗突出了爱情的力量,出版后风行一时。后者写鲁克丽丝不堪受王子塔昆的强暴,报仇后自杀身亡的悲剧。长诗歌颂了鲁克丽丝的清白纯真,谴责了荒淫强暴的行为。

    这个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主要是历史剧和喜剧。这一时期莎士比亚共写了9部历史剧,均以帝王的名字命名。这9部历史剧主要从16世纪英国历史学家荷林希德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编年史》中选材,包括了13到15世纪中重要的百年战争和红白玫瑰战争的历史,再现王权确立时的社会风貌,揭示了封建制度逐渐崩溃的趋势。这些历史剧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政治理想: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主张民族统一,拥护贤明君主,谴责封建暴君。

    这9部历史剧包括《约翰王》和两个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篇加上《理查三世》为第一个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篇主要表现了同属爱德华三世嫡系子女的两支王族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之间数十年的流血斗争,以此为主线,展现了纷坛复杂的内外矛盾。《理查三世》从事件和人物上完全是亨利六世的继续,在风格上与《亨利六世》截然不同,它是莎翁第一部以一个人物为中心组织情节的剧目。剧中塑造了一个外貌丑陋、体态畸形、暴虐残忍、阴险毒辣的暴君形象——理查三世。

    第二个四部曲包括《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写的是波林勃洛克(即后来的亨利四世)如何夺取自己堂兄理查二世的王位,并把它巩固下来传给自己的儿子亨利五世。这个四部曲从思想到艺术比第一个更具匠心。其中《亨利四世》上、下篇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剧本写亨利四世镇压两次贵族叛乱的过程与亨利王子弃恶从善的演变。剧本在肯定王权的胜利的同时,又表现了通过道德改善的途径产生理想的贤明君主的思想。莎士比亚在这部剧中得心应手地运用了平行结构和对照原则,我们在剧中看到的是两种性质和气氛完全不同的生活场景,自然地融合为一体,一个是以亨利四世为代表的庄重、紧张、严肃的宫廷生活,充满了政局不稳的危机,动荡不安的情绪与你死我活的流血斗争;另一个是以福斯塔夫为代表的平庸、嬉戏、轻松的市井生活,充满了对物质享乐的满足,花天酒地的胡闹和欢快有趣的恶作剧。两种生活场景共同勾勒出封建社会即将解体时的时代风貌。福斯塔夫是作家塑造得最成功的喜剧形象。他是一个封建制度崩溃时期的没落骑士的典型。他作为太子放浪形骸的酒友,全部的生活是贪图口腹,纵情洒色,甚至不惜以抢劫、欺骗的手段来满足声色口腹之欲。他厚颜无耻,吹牛撒谎,混水摸鱼,见风使舵,既无道德荣誉观念,又具有资产阶级冒险家的特色。然而他天性幽默乐观,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滑稽乖巧使人觉得和蔼可亲。作品通过对他生活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描写,为主人公活动提供了一幅广阔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这一时期莎士比亚还写了10部喜剧。这些喜剧作品取材于古代故事、民间传说或意大利故事,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和抒情气氛。喜剧的基本主题是歌颂爱情和友谊,赞扬机智勇敢,提倡仁爱无私精神,表达人文主义的个性解放、个人幸福、爱情自由和男女平等的生活理想。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男女青年。他们在与封建传统习俗的冲突中,往往取得了爱情和婚姻上的美满结果。这些喜剧充满了愉快的基调,洋溢着乐观气氛。

    莎士比亚重要的喜剧作品有《仲夏夜之梦》(1596)、《威尼斯商人)(1597)、《无事生非》(1599)、皆大欢喜)(1600、第十二夜)(1600)等。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喜剧中最富于社会讽刺意义的一部。剧中有两条情节线索交错发展:一条是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与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之间围绕“一磅肉”契约而展开的冲突,另一条是富家小姐鲍西娅遵从父命三匣择婿的传奇故事,其间还穿插了罗伦佐与夏洛克女儿杰西卡携款私奔的情节。最后第四幕法庭审判一场,两条线索汇合在一起,以夏洛克的败诉、三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结局结束全剧。剧本表现了男女青年争取个人幸福、反对封建婚姻的主题;揭露了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商人的丑恶行为,歌颂了人文主义理想——友谊、爱情、仁慈对仇恨、贪婪、狠毒的胜利。

    这部剧作成功地塑造了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形象。他集贪婪、吝啬、狡猾和残酷于一身,他的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归结为对金钱的贪欲。夏洛克对待仆人、女儿是一样的吝啬。他不仅自己拒绝享受,还不让仆人吃饱肚子,以致仆人另找主人。独生女儿与人私奔,他痛不欲生,因为女儿带走了珠宝和金钱。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取利钱”妨碍了他赚钱,他就处心积虑,设下“一磅肉”的诡计,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在法庭上,竟然还他三倍的钱都动摇不了他要安东尼奥胸前一磅肉的决心。对他的贪婪吝啬、凶险残忍,莎士比亚给以强烈的讽刺批判,让他最后落得人财两空的悲惨下场。但是对他作为受歧视的犹太人和异教徒,却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剧中另一重要人物是鲍西娅,她是人文主义新女性的典型。她美貌出众,热情大方,开朗活泼,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她的主导性格就是机智聪明,有胆有识。正是她的机智,才使得一场生死官司巧妙地化险为夷,解决了一大群“堂堂须眉”束手无策的难题,使正义伸张,邪恶败阵。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一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故事发生的环境是南欧的意大利半岛,描写了维洛那两家世仇中的一对男女青年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争取自由幸福,不幸双双以身殉情,用他们年轻的生命和解了家族的世仇。整个戏剧充满着青春的气息,爱情的赞歌,生活的理想和青年人特有的纯洁美好的心灵。由于此剧写作于莎士比亚喜剧丰盛时期,所以悲剧的喜剧色彩较浓,悲喜混合的特色比较突出,偶然因素众多。《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世界上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受欢迎的一部。舞台演出经久不衰,同时也是莎士比亚戏剧被制成电视最多的一部(近20部)。

    第二时期(1601——1607)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全盛时期。这时期创作以悲剧为主,一般称为悲剧时期,共写出悲剧7部,喜剧4部。

    伊丽莎白统治末期,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与王权问的矛盾逐渐加深。1603年詹姆士一世上台后,极力维护封建特权,引起资产阶级的极端不满,王权和资产阶级的联盟开始破裂,并逐渐转向公开对立。圈地运动又激化了统治者和农民的矛盾,不断暴发农民起义和饥民暴动,英国的社会矛盾表面化、尖锐化。莎士比亚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人文主义理想与黑暗的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及不可调和性。创作中先前那种轻松愉快的色彩被悲愤沉郁的情调所代替,揭露批判的力量加强,即使写的喜剧也带有深深的悲剧色彩。

    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悲剧中有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或人物集团与人物集团之间的外部冲突,也有人物内心两种力量的冲突。主人公性格复杂,并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中发展变化,最后和代表邪恶势力的人物同归于尽。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揭露资本主义金钱作用的《雅典的泰门》。

    《奥赛罗》根据16世纪意大利小说家钦提奥的作品改编,是一出理想破灭的悲剧。摩尔人贵族的后代奥赛罗,一个骁勇善战的威尼斯军队的主帅,与当地元老之女苔丝德梦娜相爱,他们战胜封建偏见,得以结合。但是奥赛罗提升了凯西奥为副将后,引起了旗官伊阿古的妒忌,伊阿古设下陷阱,使奥赛罗怀疑妻子和凯西奥私通,最后在妒恨之下掐死了苦丝德梦娜,随后自己也悔恨自杀。

    奥赛罗具有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品质。他襟怀坦白,嫉恶如仇,英勇豪爽,忠于爱情和友谊。他把苦丝德梦娜的爱情看作人世间真诚关系的体现。因此对他来讲,连苔丝德梦娜这样纯洁的女人都会不忠,是伪装圣洁的毒蛇,那世上就没有真诚可言,这就意味着理想的破灭。伊阿古正是利用了他的单纯和轻信达到了自己的卑鄙目的。结果是奥赛罗错杀了无辜,真相大白后,恢复了信念,公正地处决了自己。可见,奥赛罗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理想被丑恶现实毁灭的悲剧。

    伊阿古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野心家、阴谋家的典型。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伪装,“世人知道的我,并不是实在的我”。他唯一追求的就是“发展自己的势力”,要“捞足了油水”,一切“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阴险奸诈,两面三刀,由于没升上副将,就造谣诬陷,挑拨离间,害死奥赛罗夫妇,最后阴谋败露,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李尔王》是根据!日剧本改编的一个不列颠传说故事。李尔王是古代不列颠的国王,他要根据三个女儿表示对自己父亲的感情程度来分封国土。他听信了大女儿高纳里尔和次女里根的花言巧语,取消了心地善良、敢于直言的小女儿考狄利亚的继承权,并把她远嫁法兰西。不久他被两个女儿赶出家门,四处流浪,以至痛苦而死。

    《李尔王》写的不仅是一般的子女忘恩负义的故事,而且深刻反映封建社会关系崩溃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正如作品中的大臣葛罗斯特所感叹的“亲爱的人互相疏远,朋友变为陌路,兄弟化成仞敌;城里有暴动,国家发生内乱,宫廷之间潜藏着逆谋;父不父,子不子,纲常伦纪完全破灭”。李尔是全剧的中心人物。他从一个刚愎、专横的暴君降为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亲身受到恶势力的迫害,亲眼看见了民众的苦难。第三幕暴风雨一场戏,是全剧的**。李尔内心的激烈思想斗争与大自然中的狂风骤雨相呼应,他认识到自己过去的罪恶,认识到世间存在的罪恶。他说:“褴楼的衣衫遮不住小小的过失,披上锦袍裘服,便可以隐匿一发,罪恶镀了金,公道的坚强的枪刺戳在上面也会折断;把它用破烂的布条裹起来,一根侏儒的稻草就可以戳穿它。”经过人世间狂风暴雨的冲刷,他已经变成道德完善的新人,开始为自己以前没能体恤民情而自我谴责。他在雷电交加之中喊道:“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着这样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了这样的气候呢?”表现了对当时劳动人民悲惨处境的同情。而对统治阶级发出这样的呼吁:“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味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李尔立场的转变,显示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胜利,寄托了作者对在位君主的希望。

    《麦克白》是根据苏格兰历史编写的一出悲剧,也是四大悲剧中气氛最阴暗可怖的一出悲剧。它以情节紧张紧凑、文字精美简练和短小精悍著称。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帮助邓肯王平定了叛乱,在凯旋途中听信三个女巫的预言,因此野心勃发,回国后利用国王邓肯到自己家中作客的机会杀死国王,登上王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又杀死了大将班柯和贵族麦克德夫全家。最后王子马尔康借英格兰一万军队讨伐,麦克白战败被杀。

    悲剧的主题是表现野心、贪欲的邪恶性,如果不加克制,它会使一个好人变成恶人,小则自我毁灭,大则害国害民。悲剧主人公麦克白夫妇就是作者塑造的这方面的典型。具有雄才大略的麦克白本来可以成为一个众望所归的人,但是一旦有了个人野心,便走上了血腥的罪恶道路。由于他天性中有邪恶的一面,也有善良的一面,所以他内心充满了紧张而复杂的矛盾。在谋杀国王前缩手缩脚、心惊胆战,甚至精神失去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