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胡适传 > 三、入家塾,拜孔夫子

三、入家塾,拜孔夫子(1/2)

    胡适原名嗣,行名洪,后改名适,字适之,①1891年12月17日(清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出生在上海大东门外寓所。小时候随父母在台湾住了近两年,认识了七百多个方块字,因此,当国民党政府退踞台湾孤岛后,有的台湾学者据此宣称台湾是“胡适之识字发祥地”,②胡适自己也顺势与台湾人拉点同乡关系,自称是“半个台湾人”。③

    中日甲午战争的第二年年初胡适母子离开台湾,经上海回到安徽省绩溪县上庄的老 家。不久,胡适就入家塾开始念书了。

    家塾的老师是胡适的四叔胡,字介如。学堂就在介如先生家东边的一间小屋里。学生只有两个:一个是介如先生的儿子胡嗣秫,比胡适大几岁,却不爱念书,常喜欢溜到灶下或后堂去玩,另一个就是胡适。他才满三岁零几个月,身体瘦小,学堂的高凳子要别人抱着才能坐上去,又得别人抱下来。只因为胡传有遗嘱要送小儿子读书,胡适的母亲望他读书的心很切,管教很严,胡适自己也不像嗣秫那样贪玩,所以常常一个人坐在学堂里鼓起喉咙读书,直到天黑才回家。

    后来,胡介如到阜阳县上任当训导去了,家塾的老师就改由胡适的族兄胡观象(字禹臣)担任,④学堂也搬到了“来新书屋”,房子大多了,学生也增多了,起初是五个,以后增加到十数人。禹臣先生是村里最年轻的老师,血气方刚,常常打学生的手心,甚至打屁股,学生都怕他。有个叫胡嗣昭的专爱逃学,往往躲到麦田或稻田里,宁可睡在野外挨饿、抓回去挨打,却不愿念书。胡适觉得很奇怪。他从不逃学,而且,他的母亲每天早上叫醒他,催他去上早学,他常常是学堂里到得最早的学生:

    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⑤

    胡适读书时正是清朝末年,孔夫子已经有了“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这一类阔得可怕的头衔,全国各地的学堂都要供孔子的牌位,挂孔子的像。来新书屋的墙壁上也挂着一幅石刻朱印的孔夫子,据说还是唐朝名画家吴道子画的呢。胡适的母亲盼望儿子读书成名,一再叮嘱他每天要拜孔夫子。他也很诚心,每晚放学时总不忘记对孔夫子拜一个揖。有一年:

    我到大姊家去拜年,看见了外甥章砚香(比我大几岁)供着一个孔夫子神龛,是用大纸匣子做的,用红纸剪的神位,用火柴盒子做的祭桌,桌子上贴着金纸剪的香炉烛台和贡献,神龛外边贴着许多红纸金纸的圣庙匾额对联,写着“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一类的句子。我看了这神龛心里好生羡慕,回到家里也造了一座小圣庙。我在家中寻到了一只燕窝匣子,做了圣庙大庭,又把匣子中间挖空一方块,用一只午时茶小匣子糊上去,做了圣庙的内堂,堂上也设了祭桌、神位、香炉、烛台等等。我在两厢又添设了颜渊子路一班圣门弟子的神位,也都有小祭桌。我借得了一部《联语类编》,钞出了许多圣庙匾联句子,都用金银锡箔做成匾对,请近仁叔写了贴上。这一座孔庙很费了我不少的心思。我母亲见我这样敬礼孔夫子,她十分高兴,给我一张小桌子专供这神龛,并且给我一个铜香炉,每逢初一和十五,她总教我焚香敬礼。⑥

    少年时代的胡适真可以说是孔夫子的一名忠实虔诚的小信徒。

    胡适在家塾里读的书也多是宣扬孔子孟子思想的儒家典籍。他上学时已认得近千字,不算“发蒙”学生了,不须念《三字经》、《千字文》一类童蒙读物。他最先读的是他父亲胡传自编手写的《学为人诗》,这是一部四言韵文,讲的是忠孝节义那一套伦常道德、“学为人”的道理。接着念的《原学》,也是他父亲编的一部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