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玄武湖(1/2)

    玄武湖古名桑泊,是一个直接通向长江的大湖。三国东吴时称为后湖,因为它位于钟山(今紫全山)的北麓,而在钟山的南麓还另有一座燕雀湖称为前湖。后湖是东吴建业城内小运河的主要水源,东通青溪,南接秦淮河。到东晋南朝时,它既是训练和检阅水军的中心基地,又是皇室贵族游宴射猎的重要场所。东晋时,因它位于建康都城之北,改称北湖。东晋还修筑了一条长堤,东起覆舟山(今太平门内九华山),西迄幕府山下的宣武城,使湖水不致侵袭都城和宫城,号称“十里长堤”。晚唐诗人韦庄在《金陵图》一诗中说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所指就是这里。

    玄武湖是一个江岸低地湖泊。唐代以前,这个湖和长江相通,后来由于江流迁徙,故道淤塞,江与湖联系中断。在南京成为六朝京都的时代,玄武湖得到修治和利用,鼎盛一时。随着其地位的加强,南朝各代皇帝曾多次在湖畔阅兵。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公元579年,即陈宣帝太建十一年,参加检阅的十万步兵列阵于湖岸、另有战船五百艘在湖中操练。

    刘宋文帝曾经在湖里堆筑起三座神山,以模拟海上神仙所居的“方丈”、“蓬莱”、u赢洲”三山。这就是湖中最早的三座洲的来历。至于玄武湖的名称,则是由于湖中两次出现了黑龙,这种黑龙很可能就是现在的扬子江鳄鱼。玄为黑色之意,自改名玄武湖后,一直沿用至今。

    南朝刘宋时期还在玄武湖北岸修建了一座皇家花园,叫作“上林苑”。后来南齐皇帝常到那一带去打猎。梁代昭明太子更在湖中洲上广建楼台亭阁,开辟果园,经常同文人学士在那里游宴赋诗。据说,昭明太子就是由于夜间游湖落水得病而死的。在梁代末年侯景之乱的时候,叛军曾掘堤引湖水,浇灌宫城,最后梁武帝终于被饿死台城之中。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州城在石头城一带,离玄武湖很远,湖中园林口渐荒芜,成为官府所设的放生地。宋代土安石在担任江宁知府期间,认为玄武湖是“空贮波涛,守之无用”,不如废湖为田,分给贫民耕种。从此,玄武湖便在金陵名胜的历史上消失了两百多年。直到元代末年,由于城北水患频繁,才又重新恢复。

    明代重新疏浚玄武湖,但瑚面已缩小到六朝时的三分之一左右了。明代的玄武湖作为明朝政府贮全国户口赋役总册的库房禁地,是不许一般人随便进出的。所以,到了清代初年,玄武湖已经荒芜不堪。直到清末(公元1911年),玄武湖才辟为公园。后又开丰润门(今玄武门),筑翠虹堤以通湖上。这样,玄武湖才又逐渐得以恢复。

    南京城背山临江,龙蟠虎踞,为东南形胜之地,也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玄武湖位于南京城东北的玄武门外,东依钟山,西南两侧紧靠南京城墙,北连长江沿岸平原。这个湖和城西南的莫愁湖自古就是金陵风景名胜之地。

    玄武湖略呈菱形,现在周长约10公里,商积约5平方公里。湖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