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雁荡山瀑布群(2/2)

初过,小龙湫之气势更为雄壮了,它像一条发怒的银龙在飞舞,跌入潭中,发出震慑人心的巨大声响。

    在小龙湫潭中,还有一景名仙人叠石。潭中生长着一种红腹四足之嵘/}} f当地人称之为“水和尚”,常常受到捕捉,以作观赏纪念品。在小龙湫背侧尚有“猴子捧仙桃”,卧龙溪中尚有“鸭子戏水”诸景。

    三折瀑

    自烈士墓东侧北行一二百米,即到三折瀑的下折瀑下。从下折瀑拾级而上,可依次观赏到中折瀑和上折瀑,再抄山路经开源洞从净名坑下山。

    游人来到下折瀑前,抬头仰望四周天空,竟呈葫芦形,故人称“葫芦天”。逐步攀登至兰花亭,再回望下折瀑,已在脚下。自兰花亭继续前行30多米,即到了中折瀑。此折实是三折瀑中最美的一折瀑布。危崖高耸,围成一个半圆形,崖壁刻有“雁荡第一胜景”六字。再观飞瀑,从崖后翻越而下,倾泼下来,夹带着无数水珠,从容落入潭中。而山风回旋时,千万水珠烟雾亦随之而飞转;若晴空万里,丽口当空,上午9时许,阳光在水云烟雾之中,会画出一个缤纷的彩虹。游人可沿潭旁小径,绕到瀑布后面去,此时仰观中折瀑,若白龙从蓝天而降,更是一派神奇景象。难怪现代文豪郭沫若游雁荡后,偏爱中折瀑,题诗曰:“奇峰传百二,大小有龙揪,珠帘掩翠楼。”

    自中折瀑继续往上翻过山岭,便到上折瀑。上折瀑也在陡崖之间,由于水势较下折和中折为小,瀑布从崖壁上倾泻下来,落入石坑,发出泼勒勒的声响,卷起堆堆水花后,又继续往下流去。上折瀑之景,亦是秀丽妩媚。

    散水岩瀑布

    从佛头村南行,渡过佛头溪后,折西可抵塞里潭,潭上有瀑,名塞里瀑;若从佛头村西行约一公里,则可达雁荡的另一名瀑一一散水岩瀑布。

    散水岩,顾名思义,就是有水从岩崖上散落而下。真是名副其实。环绕着散水岩的四周,是高耸的山峰峭壁,散水岩瀑布由半圆形的峭壁顶上,倾泻而下。散水岩瀑布的水量并不大,然而它的姿态却甚飘逸潇洒。由于瀑布后面崖壁凹凸不平,散水岩瀑布飘落至半途,便触石而又溅散开来,瀑布从白练化为水珠,既而散成雨雾。阳光照射瀑面时,银光耀眼,色彩缤纷,格外妖烧。而当山风吹来,水珠雨雾随风飘舞,姿态万千。此景一般是在水量较小的秋冬及初春季节所常见。倘若夏季洪水季节,水量骤增,瀑布从崖上翻滚下来,气势磅礴,落入散水谭中,掀起水柱,卷起雪浪,声响如鸣雷。

    散水岩的岩壁上有一山洞,徒手攀援至洞口,再眺望瀑布,则散水岩瀑布又是另一番动人景色,它像一匹轻柔的素练,随风飘动着。

    散水岩瀑布下的散水潭,平时谭水清澈见底,波光微淞,甚是迷人。

    西石梁大瀑

    位于凌云峰西侧一公里的西石梁大瀑,是个瀑洞奇美的旅游点。

    西石梁大瀑是雁荡山中,规模仅次于大龙湫和散水岩瀑布的第三大瀑布。它从160多米高的崖壁上飞流直下,半途又触石,飞溅出水珠无数,发出巨大的响声。瀑下又有两个碧潭,上潭口大瀑潭,水深不可测,平时西石梁大瀑就直落此潭中;下潭不深,它只有在上潭水满而溢出时,承受多余的水体。

    在西石梁大瀑的左侧绝壁之下,有一山洞,名芭蕉洞或蕉林洞。洞前有一巨大石梁横卧于洞顶,长达数丈,石色紫白相间,纹理如芭蕉,故得名芭蕉石。古人有《芭蕉洞》一诗,赞此景色,胜似仙源,赛过琼官。诗曰:

    芭蕉四绕绿丛丛,洞口仙源滴漏通。

    作色似珠还似玉,选声宜雨又宜风。

    览胜谁曾窥雪窦,搜奇我已到琼宫,

    手题姓氏留青壁,何用乘鸳向碧空。

    的确,西石梁大瀑不愧是雁荡山名瀑之一。

    梅雨瀑

    从凌云村北行一公里左右,只见两块岩石相峙耸立,形成天柱门。过天拄门后,即至梅雨岩。梅雨岩中有一瀑布,名梅雨爆。它从崖口坠落下来,离瀑顶不远就遇到一块横空突儿的崖石,瀑布的触石而溅散,顿时化作阵阵雨雾,随凤飘扬,降落时似绵绵细雨,宛若梅雨一般。土十朋有诗咏梅雨瀑之独特风光,诗曰:

    灵源东接雁池遥,裂石崩崖下九霄,

    云断青天倚长剑,月明泉室挂生绢。

    江声雨势三秋急,雪片冰花五月饶,

    体勒移文北山去,他年来赴石梁招。

    梅雨瀑下有一碧潭,名梅雨潭。潭水清澈。

    梅雨瀑之西约半公里,尚有一瀑呈“丫”字形落下,且嵌于万绿丛中,像一条绞罗绸带飘扬其中,故名罗带瀑。另有一瀑呈燕尾状,分两支跌入水潭,故名燕尾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