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杜牧诗与许浑诗的比较(1/2)

    杜牧和许浑大概私交很好,《樊川诗集》中有一首题目很长的诗《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这“许七”就是许浑,杜牧在诗里一会儿把他比作庾信,一会儿把他比作司马相如,一会儿把他比作陶渊明,一会儿又把他比作张季鹰,显然尊敬得很。在另一首《春日呈许浑先辈》中更写道:

    终须接鸳鸯,霄汉共高飞。似乎他们之间的友情还很深。

    许浑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字用晦,大和六年(832)进士,当过睦州、郢州刺史。别看现在各种文学史不怎么提他,即使提到他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实际上他在晚唐及宋代诗名很盛,五代人韦縠编《才调集》,于许浑选二十首,在晚唐诗人中仅次于温庭筠、韦庄、杜牧、李商隐。宋人范晞文《对床夜语》不仅认为他的七律在李、杜之后当属名家,“用物而不为物所赘,写情而不为情所牵”,而且五言“亦自成一家……措思削词皆可法”,甚至“绝句亦佳”,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连对许浑稍有微词的刘克庄,在《后村诗话》里说许浑,也只是说他抑扬顿挫不太行,而“圆熟律切,丽密或过杜牧”。只是到了明代谢榛《四溟诗话》、李东阳《麓堂诗话》、王世贞《艺苑卮言》对许浑大加贬斥,尤其是杨慎《升庵诗话》,更痛骂“唐诗至许浑,浅陋极矣……浑乃晚唐之尤下者”,于是许浑在唐代诗史的地位才江河日下,一落千丈。其实,平心而论,许浑的诗在晚唐虽不能与杜牧、李商隐一较高下,但至少不比李群玉、马戴、雍陶等人差。他的诗作今存颇多,超过杜牧与李商隐,其诗经历时间流逝的自然淘汰仍能保存流传,足以提醒人们不可忽视他在诗史上的存在。

    许浑的诗几乎全是近体律绝,在擅长七律、七绝,格律圆熟、布局谨严、意象清丽,甚至风骨峭拔等方面,他很像杜牧,这一点可以从宋人往往误将他的诗当作杜牧诗而羼入杜牧集上可以看出。所以,宋元以来便常有人把杜牧与许浑的诗视为一路,比如下面两首: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金陵怀古》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咸阳城东楼》表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对现实的衰飒悲凉情绪,无论在境界的开阔,还是意象的警策、句法的严整上都很有杜牧咏史怀古诗的味道。此外如《凌敲台》、《经段太尉墓》、《姑苏怀古》、《骊山》等,也很容易让人想到杜牧那些脍炙人口的《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润州二首》、《泊秦淮》、《登乐游原》等诗。他们似乎都很善于将眼前的山水与往昔的历史交融,构造一个超越现实时空,能将过去与现在、此处与彼处融汇在一起的诗歌境界,在这个自然、历史、社会交错叠现的意象世界里抒发着自己对时世与命运的深深感慨。同时,他们对象都比较偏爱七言律绝这种形式,他们不像李商隐那样把诗写得那么绵密,意象堆得那么繁缛,让人感到浓得化不开,而是显得比较疏朗轻灵,更注意八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