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2节:统摄法(1/2)

    这个侍卫官把一个系统内部的结构重新进行组织,于是便产生了新的功能。

    ……

    7.统摄法

    春秋战国时,楚国有位太子被扣在齐国当人质。楚怀王驾崩后太子准备回国继位。齐王要挟他割让楚东500里土地,否则不放行。太子为了回国只得先答应了。

    这位太子就是后来的楚襄王。楚襄王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大臣商讨是否要割让500里土地给齐国。大臣们意见分歧严重,总体分为三派主张:其一,信誉为本,应该割让;其二,拒绝齐国的无理要求,派兵镇守;其三,给不好,不给也不好,既失信于人,实际上也难以和强齐抗争。最好的办法是求救于盟友秦国,请他们派兵援助。楚襄王决定不下,请太守慎子定夺。

    不料,慎子竟认为三种意见都可以用。他的办法是:第一,派大臣到齐国献地,以示信用;第二,换猛将镇守土地,拒绝齐国之求。齐王大怒,质问楚使,楚使说:“楚君是守信的,至于地方官抗拒的事,请你派兵攻打就是。”于是齐军出动,这样就落入了慎子的圈套。因为楚国已经请来了强大的秦军,秦军元帅向齐王发出最后通牒,说:“你们当初阻拦楚太子回国,这是不仁;现在又举兵侵犯,这是不义。不仁不义,谁都可以讨伐。所以希望你审时度势,早点退兵,否则我们就不客气了!”齐王很紧张,只得赶紧下令退兵。

    慎子的这种思维方法就是统摄法。

    8.综合法

    1945年,美国一家小工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