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高层经济智囊 > 第十二章 陈元:做一个真正的银行家(3)

第十二章 陈元:做一个真正的银行家(3)(1/2)

    第十二章  陈元:做一个真正的银行家(3)

    对于两者概念的理解,顾名思义,“商业性金融”基于现有的市场条件和运营机制,以追求利润为主要动机,并不为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主动贡献力量;而“政策性金融”却不然,它主要是向特定的、牵涉国家调控和利益的项目提供优于商业性金融的贷款,实质上就是政府财政拨款和经济宏观调控的延伸与补充,对于自身业绩的要求很少,甚至于不予要求。在这样的定位之下,当时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国家开发银行自然没有太强的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1998年3月,到国家开发银行就任行长的陈元面对的是32.6%的银行坏账。上任之初,陈元就给自己定下了工作任务,那就是在保证国家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融资支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市场化改革。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陈元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动作。

    陈元的改革思路事实上是如何把原先作为“政策性金融”组成部分的国家开发银行变为开发性金融机构 的一分子。在陈元看来,政策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虽然非常相像,都是为政府服务的,但是在其“自生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显然开发性金融更占优势。

    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相比,不仅可以从事传统的政策性金融业务,还多了一种通过市场化的经营模式进行自主投资的渠道,可以说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陈元的改革目标是要把政策性金融的优势和商业性金融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国家开发银行这个载体之上,一方面协助政府为了弥补“市场失灵”而进行政策性非营利性业务,同时还通过商业性的营利业务,保证银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不是单单依靠政府。

    另外,在国家政策性引导下,开发性金融并没有到商业市场与商业性金融进行直接角逐,而是着眼于不成熟的市场,或者说是在构建和完善市场,把社会资本向支持国家重点领域的方向引导,从而有效地加强和填补金融市场的薄弱和空白部分,通过“市场”去弥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缺陷。这和单纯的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比起来更加灵活,也更为有效,避免了政府干预出现的调节盲点。

    按照这一改革思路,陈元开始了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创新之旅。1999年,在陈元的主持下,国家开发银行和一家小型的商业银行合并,这一举措使得国家开发银行增加了许多分支机构,而这些机构并不是用来进行商业贷款的,而是监督贷款的。陈元把贷款决策权由“前线”转移到了“后方”,但是这仍然无法完全杜绝放款过程中的漏洞,因为有些客户又作出了影响后方工作人员的尝试。于是,陈元设立了一个“轮值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