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做好人,不吃亏(2/2)

目标是双赢,我们要做的事情也是双赢的事情。“不作恶”这条Google的企业原则,其实是这类人和企业共同的原则。一个“和谐”社会的基础应该是由这类人组成的。

    第三类是前面提到的损人利己者,这些人当然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企业里这样的人越少越好。所幸的是,我们很容易辨认这一类人,并把他们列入我们的“黑名单”。

    第四类就是损人不利己者。我相信,这种人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因为这些人或这种行为通常更容易得到我们的同情。我们常常把注意力和谴责放在第三类人身上,而因为第四类人不是一件坏事的起源而同情他们的行为。但第四类人的行为往往大大强化了第三类人带来的恶果,就像我们开头的例子一样。

    上大学的时候选学了社会学。当时给我最大震撼的是这样一条社会学定律:你的意图和你行为的结果往往恰恰相反。

    做好人的理由是:当你有利人的想法时,你最可能得到利己的结果!一个员工不计代价地为公司着想,往往带来的是上司的青睐和提拔。这是我个人打工时的经验。相反,当你仅仅想着自己利益的时候,可能得不到利己的结果。一个对自己利益斤斤计较的员工通常不会得到上司的青睐和提拔。

    你是哪一类人?又在做哪一类事情?

    宋博士管理微博(推荐)

    ◎

    帮助他人获得利益而不是夺取其利益,他们就会忠诚追随你,你的成就将远在众人之上;捡拾他人抛弃或看不见的利益,你的收获将远在常人之上。

    ◎把困难留给自己,把舒服留给别人,这样做的是好人。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客户,这样做的企业是好企业。以这样的标准看世界,好人太少,好企业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