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少年杯酒意气长 > 第三百章 憨厚的笑容

第三百章 憨厚的笑容(2/2)


    若是在昭国,有赵氏王族在后撑腰,即便是未成年的君王,比如当年的昭王政,也不会被太后过分欺压。

    整个战国时代,唯一一位或许可称得上是权倾朝野的太后,只有大昭宣太后这么一位。

    利用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贵主政,宣太后执掌朝政长达四十年,将一代雄主先昭襄王大为压制。

    值得一提的是,“太后”这一尊贵的称谓,其实也是自宣太后而起的。

    但仅仅一个个例,虽然是出自昭国,仍不足以引起太多的警惕。

    同样地,因为王族太过强大,导致君王的权威有时也会面临挑战。

    比如位居宗正的老族长嬴白,就在王族事务上有着能够动摇嬴政威势的话语权。

    因此与其他制度一样,宗族制同样是利弊相依的。

    话题拉回扶苏所以要在和谈条件上添加废后之举的原因。

    “扶苏之所以要提出废后,主要是出于两点。”

    虽然是临时被叫起问询,早已不是吴下阿蒙的扶苏却并未有任何紧张怯场,敛袖而起之后稍稍向王上与上首的几位老臣行了礼后,便娓娓道来。

    “第一点,自然是因为屈后出身于屈氏一族,而屈氏对于大昭的恶感不必多言,若由屈后继续在位,那么对于屈氏的清算,自然只能停留在皮毛上,难以动其根本。

    “第二,君主年幼,太后称制临朝早有成例,这对于我国想要控制楚国朝政而言,自然大为不利。更何况,在得到了屈氏,以及黄歇、公子兰等人的帮助之后,废君另立,也不是如何匪夷所思的事。”

    “公子所言的确有些道理,不过,为何熊横要冒着和谈被拒的风险提出此事呢?难道屈后还能重新立熊横为君不成?”

    在朝臣们的想法中,太后要想要保持自身权力的合法性,仍是必须借助于一位合法君主,这也是一种必然的想法。

    即便在后汉那种君主专制之下的强大外戚势力下,太后同样也需要扶植一个傀儡。

    “未必一定要是熊横。”扶苏看向了提出异议之人,是御史大夫王绾,“令立的新君可以是其他公子,只要不是我国所立的新君即可。这个新君或许是公子兰,或者……公子启也未尝不可。”

    有屈氏的支持,退位之后的熊横未必会如他的父王那般悄然消失,而且为了在战后的废墟上重建王族的威望,无论是哪一位新王登基,都不会选择在接下来的短暂时间就施行极有可能导致王族进一步分裂的举动。

    众人闻听扶苏此等似乎意有所指的言语,便又都看向了未曾多言的左相熊启,仿佛是刚才想起此人的楚国公子身份。

    不久前晕厥在父王灵堂之前的熊启似乎还未从之前的伤感和憔悴中恢复过来,面目灰败,整个人都呈现出心灰意冷的样子。

    但扶苏并不认为这个为了谋夺王位不惜远赴昭国做半个明面上的卧底,有着巨大野心的表哥,会仅仅因为父亲的死,就变得颓唐起来。

    扶苏这是明明白白地在诛心了。

    是在给众人心中散播对熊启不信任的种子。

    更是给昭王提醒,如若让熊启归国担任摄政,很有可能造成熊启联合国中势力以摆脱昭国控制的形势。

    那么问题来了。

    扶苏不是不想与熊启争大楚摄政之权么?

    既然如此,他为何要做出这等看似是要争取的举动?

    这是多想了一层,同时给熊启上眼药。

    能够有资格做这个楚国摄政的,如前所说就只有扶苏与熊启两人。

    如果扶苏明白表示出自己不争的意图,那么对于熊启而言,就毫无压力可言了。

    扶苏真正的目的自然是在于早些获得开府太子之权,用以推行新法。

    但在外人看来,迟早都是自家囊中之物的太子之位,对于扶苏而言并不需要急于争取。

    相反,多在楚国经营一段时间,反而有利于先行避开与春秋正盛的昭王之间的摩擦隔阂。

    毕竟,昭王如今不过刚到中年,在可以想见的时间里,扶苏这个太子还有很多年要做。

    因此,扶苏可以在不暴露出自己实际目的的情况下试探出熊启更多底牌来。

    而另一个目的,当然就在于离间熊启与胡亥的关系。

    至于会不会弄巧成拙将自己真的搞到摄政之位上?

    扶苏没有这样的疑虑。

    你得考虑关系这个摄政之位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扶苏对上了同样将视线投过来的始皇的目光。

    露出了憨厚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