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大文科生的高三历史笔记 > 第七章.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

第七章.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1/2)

    第七章.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

    一、宋代经济中心南移的分析

    中国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是从东晋开始。当时江南农业的开发从长江下游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到岭南和闽江流域。隋唐时期,江南地区开始大规模开垦荒地,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大批人口迁到了江南,江南的户口不断增加,新开垦的土地也逐年增多。

    公元780年唐朝实施“两税法”,加快了经济中心南移的进程。因为“两税法”是按照公元779年的租税实际征收额,硬性规定下一年的应征租税定额,向全国各地区按比例分摊。如果北方因为频繁的战乱和灾荒导致户口减少、垦地荒芜,政府还是把硬性规定下来的征收额平均摊派到现有的垦地和民宅去加倍征收。于是越是穷困地区的百姓反而要负担更重的租税,这一地区的人民就只好继续向南方逃亡。而南方战乱很少、垦地增加,租税定额却保持不变,按农户人口平均交纳的租税就越来越低。这样一来,势必形成全国各地的租税轻重不等,北方穷困地区越来越穷,南方富裕地区越来富。虽说“两税制”实施以后,朝廷也颁布过三年普查一次耕地、并调整租税定额的诏令,但并没有认真落实。所以,从唐朝“两税法”实施以后,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了五代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逐渐加速,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超过北方。从西汉到北宋,南方与北方的人口变迁如下: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对于北宋时期的江南经济,《陆游集》是这样记载的:“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到了南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南宋以后,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北方的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渐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到了十二世纪初,在长江三角洲、成都平原、苏皖平原和福建沿海,还有江西中部的吉安泰和盆地等农业区,粮食生产都实现了一年两熟。

    粮食产量的提高为经济作物的种植腾出了更多的耕地,东南地区地狭人众的情况也在逼迫当地农民寻求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如苎麻、桑梓、茶叶、甘蔗、果树、蔬菜,甚至药材、花卉等。当产地周围存在着相应的市场时,生产者的着眼点自然会从产品的使用价值转向它的交换价值,于是专业茶农、蔗农、果农、菜农大批涌现,商品性农业因此蓬勃发展起来。农业水平的提高导致大量非农业人口出现,带动了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的全面繁荣。

    到了十三世纪,虽然元朝的统一战争导致江南屡遭战祸蹂躏,但是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已经不可逆转。直到今天,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江南仍然是我国最繁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二、宋元时期的农业

    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农业迅速发展。公元996年,全国耕地为3125200余顷。到1021年增加到5247500余顷。各种新型农具在宋朝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新式水车龙骨翻车和筒车、代替牛耕的踏犁、用于插秧的鞅马等。农业水平的提高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大幅成长,一般地区农田每年可亩收一石,江浙地区一年可达到二至三石。

    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农业发展迅速。北宋的宋真宗时期,从占城(越南南部)引进耐旱、早熟的稻种,在江淮两浙广泛推广,这就是后来南方的早熟型籼稻,又称“占城稻”、“黄籼稻”。粟、麦、黍、豆等北方作物开始在南方种植。广东、福建地区普遍种植棉花。茶叶遍及今苏、浙、皖、闽、赣、鄂、湘、川等地。种桑养蚕地区也在增加。南宋时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尤其以平江府(今苏州)为代表,有“苏湖熟,天下足”(指苏州和湖州)或“苏常熟,天下足”(指苏州和常州)之称。甘蔗种植遍布苏、浙、闽、广、等省,蔗糖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食品。宋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制糖术的专著:王灼著《糖霜谱》。

    元朝的农业生产在战乱之后得到恢复和发展。虽然蒙古统治阶级是起源于北方的草原游牧民族,但是元朝建国之后,从元世祖时期即开始重视农业生产,制定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使农业水平有了提高。

    元朝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元朝中央设有专职机关“都水监”,地方置“河渠司”,以兴举水利、修理河堤为主要任务。北宋和金朝曾饱受水患困扰,特别是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祸患。而元朝的水患周期比宋代有所缩短,而治理水患的水利工程却全面跟进,水平远远超过宋代。据王祯《农书》中的《灌溉》一章提到:“官坡官塘,处处有之,民间所自为溪祸水荡,难以数计,大可灌田数百顷,小可灌田数十亩”。

    为元朝农业发展贡献的最大的科学家是《农书》作者王桢和水利专家郭守敬。

    中国古代关于农业方面的著作主要有四部:汉朝的《氾胜之书》、北魏的《齐民要术》、元朝的《农书》、明朝的《农政全书》。《氾胜之书》的原本已经失传,现仅残存一部分短句摘录,而北魏的《齐民要术》在系统性上也远不如王祯的《农书》。

    王祯编著《农书》一书有三十七卷(现存三十六卷),是中国古代一部对农业生产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伟大著作。《农书》全书约有13万字、300多幅插图,全文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分。

    《农桑通诀》包括对农、林、牧、副、渔及水利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论述,提出“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这一重要的农耕思想。

    《百谷谱》对各种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种植、收获、贮藏和利用等知识加以介绍,尤其是王祯将农作物分为谷、蔬、果、杂等6大类,堪称中国农作物分类学的奠基人;此外作者对于各种植物性状的描述,也是以前所有的书籍不曾有过的。

    而《农器图谱》则是《农书》的重点部分,《农器图谱》分为田制、仓廪、舟车、灌溉、蚕桑、织纤、麻芒等二十多个门类,详细介绍了257种农业机械,而且配绘图谱306幅并加以文字说明,其价值超过以往所有农业机械书籍,甚至中国古代后来在这一方面的论述,亦无法超越。

    郭守敬不但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天文学家,也是以著名的水利专家。郭守敬在水利工程的伟大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持整修了宁夏引黄灌渠,二是将大运河从通州引到了北京。

    宁夏河套平原地处荒漠中央,全靠引黄河水维持灌溉。在蒙古与西夏的战争中,灌溉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元朝建国后,元世祖派郭守敬主持修建了唐来渠、汉延渠等主干渠10条,支渠68条。这些河渠的修凿,可以灌溉九万多顷的土地,对雨量稀少的西北边疆地区的农业产生了极大效益。郭守敬修复这些河渠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也具有很高的水平。他在各条干渠与黄河交汇口的附近设置滚水坝,涨水时洪水就从坝顶溢出,以削减水势;在滚水坝的尾部再设两至三道退水闸,溢水量小的时候闭闸蓄水,水量大时则酌量开闸排洪;过了退水闸之后,才是灌渠的主闸。这套由闸坝组合而成的引水设计非常先进,通过调节水量既能防洪、又能灌溉,一举两得。

    北宋年间因黄河多次泛滥,将隋炀帝时期修建的大运河通济渠(即汴河)淤浅,渐至涸废。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改道,主流分为两路分别夺济水和淮水河道入海,永济渠不复存在。元朝为了通过大运河从江南运粮,将隋朝大运河裁弯取直,直达通州(北京通县)。为了将大运河引至大都,郭守敬主持建设通惠河开凿工程,他根据北京附近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把昌平县北的白浮村神仙泉的水导入昆明湖,再引进城里的什刹海,然后流入运河。郭守敬在新开凿的通惠河上修建了二十四座船闸,使运粮船队能够逆流而上,实现了“节水行舟”。这是郭守敬在水利工程上的创造性的设计,这一创举对中国水利工程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已普遍应用于各个大型水利工程之中。

    在经济作物的种植方面,到了元朝,中国南方棉花种植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棉花产量的提高带动了纺织业发展,黄道婆对改进与发明棉花纺织技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宋元时期的手工业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国家向农民征收田税、户税一向是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到了北宋时期,由于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工商业极度繁荣。来自工商业的税收首次超过了农业“两税”。公元1077年,北宋财政总收入7070万贯,其中农业“两税”2162万贯,占30.6%,工商税4911万贯,占69.4%。这个数字说明,构成北宋国家财政收入主导产业,已经从农业转变为以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工商业。

    两宋时期的主要手工业包括:冶铁铸造业、陶瓷业、盐业、纺织业、造纸与印刷业、造船业,等等。主要新技术、新工艺包括:高炉炼铁采用煤炭燃料,炼钢工艺中灌钢法的推广,冶铜工艺中胆铜法的发明,金属加工工艺中“旋作”(即简易车床)的使用,盐井挖掘工艺中以“卓筒井”为代表的小口径深井技术,纺织工艺中脚踏纺车的推广和轴架整经法的使用,造船工艺中水密舱的发明,还有航海罗盘的使用,造纸业中竹制硬纤维软化技术的成熟,以及印刷工艺中雕版的推广和铜版、活字版的发明等。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成果最丰、成就最大、进展最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技术进步时期,不仅超过了汉唐盛世,而且高于明清时期的水平。

    1、冶铁铸造业

    北宋冶铁铸造业发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使用煤炭冶炼钢铁,第二是“灌钢法”的推广应用。考古发掘证明,北宋在河东(今山西)、河北、陕西等路的煤炭采掘业相当发达。煤炭采掘业的缓解了传统木炭燃料短缺的矛盾,大大提高了钢铁的产量。据估计,北宋钢铁的年产量在3.5万吨到15万吨之间,接近于18世纪初整个欧洲14.5万吨至18万吨的水平。同时又因为“灌钢法”的大面积推广,提高了铁制农具和各类工具的质量。以这些重大进展为标志,宋朝出现了继西汉之后我国钢铁业的第二个重大变革期。

    2、盐业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首先出现在四川井研县的卓筒井,标志着钻井技术从大口浅井向小口深井的过渡。四川盐井在钻井工艺上,首创“冲击顿挫法”,由熟铁钢刃所制的“圜刃”是世界上第一个深井钻头,开凿的小口径盐井深度达到一千米以上,开近代钻井技术之先河;在井壁成型技术上,首创“套管隔水法”,使用竹制套管(此即卓筒井得名之由来,卓、竹,一音之转)固定井筒防止坍塌;在取土工艺上,首创活塞式的“活门式扇泥筒”;在汲卤工艺上,采用“无底而窍”的汲卤筒取代原先的皮囊,入水自开,出水即闭。这些重大创新从各方面奠定了近代深井钻探技术的基本原理,因而被科技史界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