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大文科生的高三历史笔记 > 第三单元第一章.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三单元第一章.三国两晋南北朝(1/2)

    第一章.三国、两晋、南北朝通史概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时限从公元220年至589年。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基础上,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称帝后,三国鼎立局面逐步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部统一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但西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西晋短命而亡。在东晋建立偏安南方的同时,北方和西南先后出现“五胡十六国”的割据混战局面。前秦统一黄河流域后发动淝水之战,被东晋打败,延续了南北对峙局面。随后南方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北方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孝文帝改革又顺应和加速了民族融合潮流。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西魏.而后又被北齐、北周取代。北周灭北齐又统一了黄河流域。为隋朝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士族势力逐步走向鼎盛又开始衰落,使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表现出官僚门阀特色。

    一、三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从东汉末年以来,黄河流域就陷入了战乱不息的局面。

    三国期间的主要战争和战役有: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战胜袁绍,统一北方;曹操南下,在与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中失败,形成南北对立;刘备在与孙权的夷陵之战中失败,形成三国鼎立。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刘备也于第二年自立为帝,建立蜀汉。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然后自己称帝。曹魏帝国掌握中国的精华地区,在从立国至灭亡短促的46年里,有两项政治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项措施是政治制度发生了变化,走出了由“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过渡的第一步。中国自公元前三世纪秦王朝创立三公九卿制以来,这种政府组织一直维持了五百余年。曹魏建国以后,尚书省和中书省成为政府的权力中枢。

    在秦汉三公九卿制度下,“尚书省”在汉朝称“尚书台”,是九卿之一“少府”的下属低级官员,负责在宫廷负责收发皇帝的文件。该部门以“尚书令”为首,办事人员称为“尚书”,也就是负责收发宫廷文件的皇帝秘书。汉朝时,皇帝为了增强工作效率,将尚书台迁到皇宫内廷,在皇帝身旁办公,于是脱离少府而**,并且因为接近权力中心的缘故,地位自然日渐重要。

    曹魏建国后,尚书台又脱离皇宫,改称“尚书省”,正式成为政府行政机构的中枢。尚书省下再分“六曹”:吏、礼、户、兵、刑、工。后来又改称“六部”,吏部负责人事,礼部负责外交,户部负责财政,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工部负责建设。

    “中书省”的情形完全相同,在秦汉时期也是负责宫廷供应的少府下属单位之一,管理皇宫的日常事务。此时中书省也正式成为政府的权力中枢机构,负责国家政策筹划、皇室诏命颁布,以及向皇帝随时提出政务建议。而原来的“九卿”却被挤到旁边,变成了冷板凳。因为九卿的职务和权力,跟尚书省各“曹”(部)重复,所以变成了叠床架屋的闲职机构,不再办理实际政务。

    第二项措施是由“察举制”向“九品中正制”转变。汉朝的察举制是由地方政府官员推荐人才,由于东汉末期战乱导致人口流动频繁,曹魏帝国对此加以修正,改由政府派熟悉各地情况的专任官员负责统计和评价。全国各州设“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大中正”和“小中正”对全国的知识分子(包括已任职的中下级官员),依他们的才能和道德行为,分别评定为九个等级,称为“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评定等级之后,小中正呈报大中正,大中正复核后呈报丞相。丞相审定后送给尚书省,作为官员任免或升降的标准。

    九品中正制是知识分子进入政府的重要途径,该制度实行三百余年,直到第六世纪末。但九品中正的流弊不久就非常严重,因为本应公正的评定最后演变成了官场的内幕交易。中正评定的标准完全脱离了“才能”和“道德”,而只是衡量“门第”高低。一个知识分子如果既不是大地主又不是大官僚,纵有再高的学识能力和再好的道德声誉,也不会被评为上品。而有钱有势的地主官僚子弟,即令不识几个字而品德又很恶劣,仍然是上品。既然是门第高的士族垄断了大小中正的职位,他们就不允许门第低的庶族分享权力和利益。从九品中正制实施起,同一个士大夫阶层,又按门第高低分为两个等级;一是高门士族,二是寒门庶族。官场从此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的丑陋现象。

    蜀汉建国的大部分时间由诸葛亮掌握政权。诸葛亮以丞相之尊,亲自兼任皇帝的秘书“录尚书事”,全国上下凡是送到相府和皇宫的公文,都由他亲自处理。甚至军中凡是刑罚在二十军棍以上的案件也都由诸葛亮亲自审理,所以他的老对头司马懿都同情他“食少事繁、岂能久乎?”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丞相”成为一个专属于诸葛亮的荣誉职位,不再有人担任。诸葛亮的继承人蒋琬、费禕等只担任“录尚书事”,掌握实际的相权。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两晋期间的主要战争和战役有:西晋建立前后灭蜀、吴的统一战争;八王之乱;东晋十六国之间的互为攻伐;东晋迎击前秦的淝水之战。

    西晋虽然继承了曹魏的政治制度,但在中央官制方面也做了一些变动。虽然名义上还有三公九卿,也还听得到太傅,太保之类的官名。但西晋已经逐渐继承并扩充尚书省、中书省及门下省的机构和权力。这就是隋文帝所制三省六部的雏形了。

    自秦以来皇权和相权就一直国家中央机构矛盾的焦点。在汉武帝时,置尚书台,宰相的权利向尚书台转移,东汉时这样的转移更甚,尚书台位至宰相之上。曹魏初置中书省,使丞相的权力开始向中书省转移。西晋进一步加强了中书省的权力,使中书省成为皇帝的侍从和顾问机构,因为亲近皇帝而显得更为重要。从三省的职权来看,他们都为皇帝服务,皇帝是国家的直接治理者,这与三公九卿制是为根本区别。皇帝为加强皇权,拼命的扩大三省权利,扩充三省机构,三公九卿制遭到严重冲击。

    到了东晋时期,三公之中除了丞相尚有一些实权以外,九卿已徒有虚名,甚至变得可有可无。于是到了东晋后期,光禄勋、大司农、太仆、宗正、太常、少府等六个机构先后遭到撤并,九卿当中只剩下了三卿充充门面。三公九卿制名存实亡。

    到了南北朝时期,虽然朝代变更不止,少数民族入侵,但是在中央官制上并没有阻止三公九卿的进一步衰败。在这一时期,南朝刘宋出了一种“三公”、“三司”、“两大”的中央官制。三公是太傅、太师、太保;三司是太尉、司徒、司马;二大指大将军、大司马。但已经不设九卿。隋朝统一中国后,隋文帝实行“三省六部”制,南北朝原有的三公也被取缔。三公九卿制最终宣告寿终正寝。

    三、南朝的兴衰

    宋开国皇帝刘裕出身寒门,起初在北府兵中做下级军官。后来因镇压孙恩起义、讨灭桓玄、灭南燕、镇压卢循起义而逐渐得势并控制了东晋政权。公元420年,刘裕废东晋恭帝自立为帝,国号宋,史称刘宋。刘裕在东晋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