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 2 部分阅读(1/2)

    位宽厚、容忍别人缺点的人,也需要不断地反省和自觉。

    因此,在卡内基人际关系的金科玉律中,第一条就是“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这三个“不”就是“…”的具体落实。

    想象一下,如果一只瓶子里已经装满了碎石子,不管你再怎么努力倒水进去,瓶子也装不了多少水,只有当你把瓶子清空后,才能把足够多的水装进去。人际关系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果你对别人充满了批评、责备和抱怨,你和对方之间就无法“流进”善意和温暖,就很难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所以,卡内基先生把这“三不”列为金科玉律的第一条,其实是有很深用意的。

    基本上,“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就是一种“转念”,让我们原本负面、尖锐、爱批评的态度,变成积极、正面的态度。然后,你就会很意外地发现,当你改变时,你和别人的关系也会随之改变。

    记得我刚到美国接受卡内基训练时,已经四十几岁了,也累积了一点人生经验,千里慕名而去,没想到第一堂课就是“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就这个啊!会不会太简单了?”一时间还真有点失望。

    当时的课程要进行14周,14周后我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奇妙的转变,卡内基先生所推崇的“三不”,乍看之下非常简单,但是最简单的原则往往是最有效的。

    在美国时,我曾经认识一位大企业的总裁特别助理,人长得很漂亮,但是人缘很差,常跟同事发生冲突,她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因此情绪很低落。

    有一天,总裁告诉她:“你最好想想办法解决人际关系上的问题,如果各部门的主管还是没办法和你相处,我也保护不了你了。”

    于是,这位女士就接受了卡内基训练,学习这“三不”理论。后来,我遇到了这位总裁,他告诉我:“几个星期之后,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亲眼看到这位女士的变化。”因为采取了三不原则,她不再像一只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刺猬,人际关系获得了很好的改善。

    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棱角,这些棱角不仅会伤害别人,最终也会伤到自己。如何从有棱有角变成圆润的石头?答案就是“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

    道理一点儿都不难理解。当你批评别人、指责别人时,就是在冒一种风险,这些举动很可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即使你的批评和指责是出于善意,但如果对方的自尊受到伤害,就算知道自己错了,也会拼命辩护,死不认错,所以批评、责备和抱怨,往往只是一种情绪上的发泄,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

    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

    再亲密的关系,都可能因为批评、责备和抱怨而瓦解。小时候,我常在新生南路上的圣家堂做弥撒,有一位加拿大籍的白神父就常常提醒教友,对家庭关系最具杀伤力的事情,就是批评。很多做丈夫、太太的,每天叨叨咕咕,一直在讲对方的缺点、坏话,结果婚姻因此破碎。

    当时,我们觉得白神父讲得没什么道理。不过,这么多年来看到许多原本美满的婚姻最后以离异收场,不得不承认,批评、责备和抱怨的确是伤害亲密关系的利刃。

    让我和你分享卡内基学员李丽美和邱吉全夫妇的故事。

    结婚多年的丽美和吉全,婚姻一度陷入低谷。担任老师的吉全工作非常忙碌,而且凡事都把朋友摆在第一位,明明说好了全家要一起出游,但是朋友一来电话邀请他打麻将,吉全就会放下家人赶过去,其实他也不是爱打,只是不想让朋友扫兴。还有一次,朋友因为有事要出国两个星期,吉全居然宁愿每天按时帮他喂狗,也不愿意多花一点时间陪家人吃饭。

    丽美觉得自己受到冷落,难免会提出抗议,因为说话的方式很不客气,吉全也就不甘示弱地回敬了她几句,两个人唇枪舌剑一番,结果又是好几天的冷战。后来,丽美鼓起勇气,参加了台东的卡内基训练班,她学到了一件事:与其要改变丈夫,不如先改变自己对待丈夫的态度。当吉全再度晚归时,丽美“…”去了她原本剑拔弩张的态度,主动帮先生泡一杯咖啡,吉全感到很惊讶,两个人开始有了一些心平气和的对话。

    因为丽美不再抱怨,他们的婚姻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后来吉全自己也参加了卡内基训练,成为太太和女儿的师弟,他决定弥补多年来对家人的疏忽,希望让他们成为世上最幸福的人。

    现在,李丽美和邱吉全在台东经营民宿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牧渔林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的住宿处所。——编者注,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全由吉全一手打点,有客人来访时,也是由吉全负责奉茶、泡咖啡,完全是一派恋家新好男人的模样。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自丽美的“三不”。

    让我们把“三不”运用在各种人际关系上,你会发现效果是多么奇妙。

    这几年来,台湾的政治人物很流行“放话”,你讲几句尖酸刻薄的话,我再回敬几句比你更难听的话,一来一往没有沟通,只有口水。我相信,如果政治人物能够领悟“三不”的真谛,减少那些负面的针锋相对,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和谐美好多了。

    再回到《追逐日光》这本书,比起尤金?欧凯利,我们大多数人实在是幸运多了。但是别忘了,生命有限,如果我们把每一天都当做人生的最后一天来活,就会发现:把时间耗费在批评、责备和抱怨上,是多么没有价值的事。

    乘法篇

    如果你问我一生当中最幸运的是什麼,

    我必须说那是我在不知不觉中用了“×”。

    洠в小啊痢保医裉旎故且桓鋈嗽诖蚱础?br />

    “×”这能力成效呈几何倍数增长。

    “×”让卡内基训练每年可以培训八干位学员。

    “×”能让全国二十几个地方的人都有机会借卡内基训练成长、茁壮。

    “×”将台湾的卡内基推向了全世界第一,而且一直维持第一。

    “×”是肯定、感激、赞美。

    “×”呈衷心让他人觉得他很重要。

    《圣经》上记载了一个播种的故事,这对“×”的作用给出了最好的诠释。

    有一个农夫出去播种,有些种子落在路旁,被人践踏,鸟儿飞来把它们吃掉了;有些落在石地上,因为得不到水分,种子长苗后就枯干了;有些种子落在荆棘里,荆棘跟着一起生长,把幼苗挤住了;另外那播撒在好土壤里的种子,出苗、长大、结出果实,收成是播种时种子数量的30倍、60倍,甚至100倍。

    每家企业不都期待有百倍的增长吗?每个人的工作不都是期待能发挥潜力,达到百倍的绩效吗?每个人的家庭不都是希望大家可以健康喜乐地一起生活吗?但是如何能得到百倍的成效呢?有效使用“×”的方法是最关键的。

    讨论人生的“×”之前,先来跟你分享一位卡内基学员韩培娟的故事,她的改变就是用“×”让生命倍增美好的写照。

    2006年3月,韩培娟从戴尔?卡内基班结业。结业当天,韩培娟鼓起勇气,在众人面前许下一个诺言:“3个月后,我一定要谱出一首曲子,而且在作曲者那一栏写上‘韩培娟’3个字。”同学都给她热烈的掌声。

    回家途中,韩培娟心里跳出一个大大的问号:她是不是被当晚热烈的气氛给冲昏头了?

    她没有学过音乐,不懂乐理,没玩过任何乐器,真的可以作曲吗?

    她平日工作忙碌,总是在跟时间赛跑,还能抽出时间来学习新事物吗?

    虽然问号连连,但韩培娟却听到心中另一个声音:“是的!我能做到。”事实上,韩培娟当初来上卡内基,目的就是要找回自信,勇敢去做想做的事。当你怀抱梦想时,必须把梦想“播种”在温暖的环境中,梦想才能发芽、成长。

    韩培娟确定要一圆作曲梦后,就把心愿告诉了家人,家人不但举双手赞成,还改口称她为“韩李安”。同事知道她的梦想,也频频为她打气,而且还集思广益要帮她取艺名。

    既然获得了大家正面的回应,韩培娟就更有自信了。其实,她从小就常常在脑海中谱写音乐旋律,只是因为不懂作曲,没办法记录下来。决心学习作曲后,韩培娟就到YAMAHA学钢琴,两个月后,居然就可以顺利编出曲子了。

    韩培娟后来又去学了电脑编曲,并偶然遇到了二十年未见的老朋友许瀚君。许瀚君是知名民歌“忘了我是谁”的作曲者,在音乐界有很深的资历。当他知道韩培娟在学习作曲,就介绍她认识另一位优秀的编曲指导老师,韩培娟因而获得了为弘一大师的“天心月圆”编曲的机会,她写的曲子还被收录在新唱片中。

    原本对编曲一窍不通的韩培娟,却能在短短3个月内学会作曲,还正式出版作品,让人觉得好神奇。其实,韩培娟就是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以及自己的决心下,充分发挥创作潜能,才有了这么好的成绩。

    2006年12月,在卡内基训练讲师简淑萍的婚礼上,韩培娟还写了一首“班歌”,叫做“永不放弃”。这首歌不仅是送给老师的感恩贺礼,也是对同学间难忘的友谊的纪念。正是这份友谊带给她力量,让她美梦成真。

    我在韩培娟身上看到人有无限可能,如果你让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就能创造出许多的机会和成就。

    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乘”。“乘”真的很神奇,很微妙。想想看人的一生要是有好几方面都能有“乘”的效果,那该有多好。

    让我再跟你分享一个例子。

    苏子铭在国三前,成绩还是全校的倒数前几名,联考前两个月,他为了追求一个成绩优异的女同学,一鼓作气不眠不休地读书,结果顺利考上新竹高中,成绩还是学校的前5名,让许多人跌破眼镜。

    升上高中后,苏子铭因为适应不了新的学校,加上热衷参加社团,学业又一落千丈,高一就留级了,他差一点就想放弃自己了。不过,曾经参加过卡内基训练的他,还是抱着积极正面的精神再接再厉,最后考上了交大土木系。

    苏子铭有个专长,就是很会变魔术。他去学习变魔术,其实也跟前女友有关。因为她在美国念书,远距离恋爱维持不易,他就想出了一个点子,跑到台北学变魔术,然后利用网络视频秀给前女友看。前女友被苏子铭的体贴用心打动,常常找室友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靠着勤练,苏子铭学会了500多种魔术,他不但秀给前女友和同学看,还担任了新竹市的“向阳学园”的教师,用魔术和边缘少年们打成一片。

    苏子铭为什么会这么关心边缘少年呢?那是因为,他自己也曾经是个边缘少年。

    因为父母离异,加上受到坏朋友的影响,国中时期的苏子铭不仅功课差,而且非常叛逆。他的父亲原本对儿子非常严厉,动辄打骂,导致父子关系很差。后来,他的父亲参加了卡内基训练,便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关心取代抱怨,还送苏子铭参加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