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 4 部分阅读(2/2)

德派则偏重现实的思考,探索生育的实际意义。失,从全文看,视道和德为正宗,春秋百家中其它的九十八家学派归为“失”一类。

    道与德的派别关系启发了我们:

    为什么在道书中从吾言,食母到道中间出现了那么多相类的词语,而且这些词语分别的宣讲不同的内容。这是因为,在长长的几千年的时间里,正如氏族的汇合那样,宣讲人也走过了一个汇合的过程。不同的宣讲群在不同的时代宣讲各自的内容。到了春秋时代,不同的群汇合为一个道派。由此,又可以深一步的推想:

    前文说过,鲁,蔡,卫,宋是古商地。在这不大的地区内,并存了道,儒,墨三大学派。这三大学派的渊源又不相同。这就向我们揭示了商时代的社会思想。

    道的渊源是本土的村落生活,具体说,是生育崇拜。墨子的书中残留巫术的痕迹,想像渊源于巫祭祀。儒渊源于尚书,成书于论语,尚书,用今天的话说,是商的晚期和周时的文化教育的课本,课本的内容先是取材于商文化,后是取材于禹治水神话。上述是今天能够知道的商文化,当然远不是商文化的全部。那些在流传中消失了的部分远比今天知道的部分多得多。

    41 勤而行

    原文

    四十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e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盲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士:就是人,人们。这一章以对道的态度为依据,将人分作上,中 ,下三类。   建言:哲理,名言。  明道,进道,夷道:双关语。道,相当于今天的宇宙观,世界观,很抽象。 上德,广德,建德:符合和遵循道的行为叫做德。 大白:大和白,源自商语,宏大的,高尚的。经历了昧,退,颣,谷,辱,不足,偷,才能达到大白的道和德。 偷:无声息的。 贷:帮助。

    :上等人对道勤而行,中等人对道没有什么表示,下等人对道嘲笑。,嘲笑道是正常的。哲理说得好,……,道无形无踪,唯有道才能消除对立,达到长久。

    解读

    这一章结构完整,内容清楚,立论尖锐,立场鲜明。圣人被褐怀玉的时代过去了,我独异于人的时代过去了,道思想迎来了一批叫做上士的追随者,进入了新的时代。已经读过的四章记录了道思想的脚步。

    上一章从变化的方面宣传道,道能够消除变化达到自然。这一章从“建言”的方面宣传道,巧妙地“论证”道能够消除对立,“善贷且成”。建言,就是“哲理”,“名言”,用哲理,名言来论证自己的论点。

    文中这样论证:

    人分三等,下等人对道大而笑之,这是正常的,“建言”可以证明。建言的第一部分“明道若昧”几句,用明,进,夷对道加以描述,第二部分,“上德若谷”几句,用上,大白,广,建对德加以描述。第三部分,“质真若渝”几句巧妙地推论:明,进,大白,等等就包含在渝,不足等等当中。最后是结语,肯定的说,只有道才能消除对立,达到长久。

    这是一篇精彩的论文。

    “建言”。历来,一派解家将道德经当做深奥的圣言哲理,对于建言这一部分,就从实际的生活中寻找事例,加以验证。又一派解家将建言当作辩证法推崇备至。在书中,像这一章这样,有几处写到了对立和变化。将世界写成变化的状态,这就给人以误解,认为是辩证法。其实,建言与辩证法不相同。

    先来说辩证法,然后再讨论建言。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这句话是黑格尔说的。对这句话,在列宁的哲学笔记中大加赞赏,认为表达了辩证法的核心。存在=合理,对吗?希特勒是存在,希特勒合理吗?南京大屠杀是存在,南京大屠杀合理吗?怎么回事?毛病出在“合理”两个字上。这两个字从德语翻译过来,如果翻译“合规律”就好了。凡是存在的,都是合规律的。希特勒自有它的规律,这规律在于我们去认识。南京大屠杀自有它的规律,这规律也在于我们去认识。

    认识“存在”的规律,列宁认为就是辩证法的核心

    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的事物都不能脱离这个关系。这个关系叫做辩证关系。

    对立统一的关系表达了运动状态。辩证法就是认识运动状态的方法。存在,就是事物的运动状态,找到了存在的规律,也就完成了对存在的认识。

    建言感觉到了对立,也感觉到了变化,这当然是很了不起的认识,只是对对立和变化处在感觉的阶段。道书认为,道的本质是自然,道的周行能够“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是说建言是为了消除对立,在道看来,对立是道的反面,叫做不道。它不能准确地认识存在,不能给我们以辩证法的指导。

    辩证法来源于现代科学关于物质的认识。建言不是这样,它来源于对“名”的认识。

    春秋时,对语言的使用达到了极熟练的程度,发育了中华史上足以引为骄傲的春秋文化。春秋人不但熟练的使用文字,而且对文字本身加以研究。研究文字的一派叫做名家。名家是百家之一。经过名家的研究,发现概念存在相反关系: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有大就有小,有善就有恶。这个发现,引起了对名的“学术热”。于是,名家就研究怎样才能消除这相反的关系。比方说,怎样才能让白不白,让大不大,让硬不硬等等。名家做了怎样艰苦的研究今天无法知道,但是,名家的学术论文有几篇保留了下来。有一篇叫做坚石不坚,石头是坚硬的,经过了论证,坚石可以不坚。还有一篇论文叫做白马非马。白马就是白颜色的马,经过了一番论证,马没了,只剩下来白,叫做白马非马。

    名家的研究还只是在理论上,没有进入实践。如果进入了实践,今天的世界将不再有马,石头也将不再坚硬。象名家这样的研究方法,在今天叫做诡辩。可是请读者不要嘲笑他们,他们是在极低的生存条件下,在极低的生产能力和认识能力下,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探索。人类的前进在无数的失败和曲折中实现。

    辩证法表达运动关系,名家将对立,变化当做不道消除,用弱和反消除。道思想站到了静止世界观方面去,道的周行不殆不过是“数量的增减,是重复”。道的圣人用一成不变的无为,不争,守中,处下去对抗社会的变化,这些都与辩证法背道而驰。

    42 深沉的渊

    原文

    四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冲:不可见。 不盈:不满,不溢。比喻子宫。 宗:起始,开头。 挫,解,和,同:对“自然”的描述,道达到的状态。 湛:远。 存:存在,不消失。 象:出现在。

    帝:就是天。在商时,贵族的巫向帝占卜。说道在帝先,突破了对帝的崇拜。

    :生命是看不见的,就象那深沉的渊,生命用之不竭,也象那深沉的渊。生命周行,万物同,和,遥远而又近切。可是这生命来自哪里?我相信生命在帝之先。

    解读

    这一章,用渊比喻无形的,抽象的道。一种东西装在“渊”里,看不见,也装不满。这种东西“似万物之宗”,是众生的起源。这是什么东西?它是子宫中孕育的生命。

    下面几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这孕育中的生命没有人世间的“锐”和“纷”,是和如光,同如尘。不是这样吗?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差别,一切的“对立,差别,锐,纷,惟,阿,善,恶,可畏”,都是子宫外面,世间的事情,在子宫里不存在。

    “湛”。不甚分明,似有似无。文中做了肯定,还是有的,使用了猜测的口气。

    最后两句是结尾,说:不知道生命的起源,只知道比帝早。

    这一章是对生命的思索,但在时代上要早。这一章还没有脱离生育的痕迹,而且,明确的说,不知道生命的来源。到了生命周行章出现了混成物,这混成物在人间“逝,远,反”,来实现道的传递。这样,道终于上升到生命的起源,给生命找到了来源。

    道“冲”。冲的意思是不可见的流动,无形的流动,象流水那样,流过了也就消失了。冲字极精妙的隐喻了生育的过程。道字是后加上去的。这一章在初始的时候显然没有道的名字。

    道是一部古中华哲学。它的完成以混成物的出现为标志,从这一章的解读知道了,道哲学经过了“渊”的时代。生育崇拜――渊阶段――混成物阶段,终于采用了道做名字,完成了这部哲学的历史。虽然资料不很充分,线条却很清晰。第二书包网 。。

    道篇下

    43 生命周行

    原文

    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另有古书记载,“古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有二神混生,”这二神就是伏羲和女娲。说混成物是女娲和伏羲,不但有记载的依据,而且,古时代的抽象一定有实物的依据。 大:商方言,宏大,恒久。  不改:不改变。  不殆:不毁灭,不消失。 天下母:万物之源,生命之源,社会之源。道德经是一部社会书。 字:起名字。 名:说明,描绘。 道:周易有记载,“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 大,逝,远,反:都是对“周行”的“名”。 曰:而且,是。 居:属于。 法:相通,相一致。  自然:然是词尾音,可以翻译为自焉,即**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混成物。

    :有物在混沌中生成,这混成物叫做生命。**不改,那是生命的品格,周行天下,生命开花结果。永不休止,那是生命的长久,无象无形,那是生命的逝,衰老死亡,那是生命的远,新生赤子,就是生命的反。生命长久,生命不息,天地长久,万物充其间。人长久,是生命的体现。人站在地上,地承接在天下,天下因生命而蓬勃。生命,自焉之品格。

    解读

    一

    这一章论述了道思想的宇宙观。

    有物混成,是说宇宙的起源,不限于地球的范围。

    道大,天大,地大,人大,是说宇宙关系中,人所处的位置,将“人”提到了与道,天,地同等的地位,这是很了不得的认识。

    道法自然,是说宇宙的根本关系。在今天,认为是对立统一,是运动的关系。道思想认为是自焉。道法自然的的哲学认识可能这样:人与天,地并存,世界万物的本性由道表达出来,道所表达的关系叫做自焉。这样解释的道法自然很接近今天的认识。

    这一章达到了道思想的最高峰,可惜,道思想象灿烂的火花,只是闪现了一下,在书中没有展开讨论。

    二

    宣讲人描述了一幅宇宙图,这大约是人类史上最早的,最完备的宇宙图。

    一个混成物在宇宙间游荡着,这个混成物不生也不灭,无形也无踪,“**不改”,“周行而不殆”。在天地生出来以前,宇宙间除了混成物而外,不再有别的东西,。因此,混成物是”寂兮寥兮”。在有了天地以后,这个混成物来到了天地间,宣讲人称这个混成物游荡在天地间的部分叫做道,人从道中生成。于是,在天地间有了人、地、天、道四个东西。人是有形的“万物”,地和天是“不自生”的大空间,而道是无形的混成物。

    道与人、地、天是怎样的关系呢?混成物先于天地,但是,天地却不是混成物所生。因为混成物“**不改”,并不改变自己。这四个东西的关系是:先有道,后有天。先有天,后有地。先有地,后有人。道、天、地、人各行其是,井然有序,并不混乱。“序”是怎么回事?原来,在混成物那里还有个“自”焉。到了自焉那里,也就到了宇宙的终极。就是说,那个混成物来自宇宙的终极,宇宙的终极叫做自焉。天地间的“序”就是从自焉那里发出来的。对于混成物和自焉,人不能知道,这两个东西距人太远。但是,人能够知道道。人在天地间,道也在天地间。道无所不在,当然在天地间。道虽然是无形的,人却能够感受。对人来说,道最珍贵的是它带有自焉的信息。自焉的信息关系到人的生存,人的命运。人的生死存亡的信息保存在自焉那里,由道带到天地间来。

    文中说:“强为之名曰大。”名是形容,描述的意思。大是什么意思?文中解释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个无形的的道能够远离天地,回到天外的混成物处,它又能回到天地间来,叫做反。你看,这道大不大?

    因为道的逝、远、反,给万物带来一种东西,有了这个东西,“万物”,包括人就活了起来,这才有了“天下”。说到这里,读者知道,这个东西用今天的话说,叫做生命。生命的奥秘在道那里。道书的宣讲人苦苦的思索道,原因也在这里。

    宇宙图并不是天才的发明。它是对社会思想的继承和总结,因此,代表了春秋人的认识。这幅图在今天叫做宇宙观,春秋时代形成起来古中华的宇宙观。这个宇宙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汉时,出现了“气”,“元气”。这气和元气就是无形的道。直至明、清时代,“元气”说还被儒家的学者使用。在两千年的皇帝社会里,被称作“唯物”的那部分思想使用的,就是这份宇宙观。

    在今天,有了新的宇宙观。如果将两份宇宙观比较一下,发现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今天,认为星球产生于星云的凝聚,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宇宙的组成分做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能,等等。

    说到世界的运行,存在一个意志外的东西。这个东西决定了世界的“形态”。这个东西在道书中叫做自焉,在皇帝社会叫做天,在宗教叫做神,主,上帝,在今天叫做对立统一。将古今的“哲学”放到一起加以比较,就出现了上面的结果。本文不想夸大古文化,但是也应当严肃的思考一番。古人思索无形的道,今天人就思索无形的对立统一。认识这个意志外的东西,古人与今天人处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道思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们不能不讨论一番它走过的里程,不能不探索它的渊源。

    关于宇宙的描述,今天人用今天的语言:爆炸,凝聚,对立,统一,等等。在今天,哲学的认识建立在大工业和“科学”的基础上,古人的哲学认识建立在什么基础上?那个时候,没有大工业,也没有科学,没有表达这些事物的语言。那个时候,今天意义的农业生产不过刚刚开始,古人的哲学认识还不能建立在“社会生产”的基础上。古人在发现人工生产对于生存具有重大意义以前,关乎生存的大事便是生育。差不多从社会开始时,就有了对生育的崇拜。一个又一个的生育神被创造出来。从对生育的崇拜到对生育奥秘的思索,这便是古中华哲学的基础。道德经八十一章,近半的部分围绕了生育主题。宣讲人以生育的过程为模特,塑造了宇宙的过程。生命的道创造了出来。

    44 反者,弱者

    原文

    四十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生命周行章叫作“周行”。但是道书中将对立和变化当做“不道”讲述,没有再讨论道之动。  弱:是对“反”的反应,是道思想的重要内容。弱与善下意思相近。 有生于无:包括如下一些内容,从无形的生命到有形的万物,从无形的道到有形的德,从无形的名到有形的实物,从无形的哲理到有形的世界。道认为世界的顺序是先无后有,有生于无。

    这一章出现了四个术语:反,弱,无,有。只是文字太少,四个术语的内容表达在相关的篇章。

    45 柔弱

    原文

    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解读

    这一章可以看做是对“弱”的解释。活着的人柔弱,死人僵硬。活着的草木柔脆,死的草木干枯。兵强寿短,木强折断。所以,道用弱不用强。

    前章讨论道的来源,提出了道的四个特征:反、弱、无、有。这一章是对弱的论述。文中例举了人之生死,万物草木之生死来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