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 3 部分阅读(2/2)

,有挫的,有毁的。所以这样是因为不遵循道。遵道的人应当不过分,不贪奢,要勤于道。

    解读

    这一章讲述了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时期。从商贵族衰落到周政权建立,有一个过渡时期,出现了巫祠的复兴。上面的三章是从巫祠复兴时期流传下来,巫祠复兴时期从商衰落到周兴起,时间是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到公元前一千年之间。对于商衰落时期,这一篇描绘:或行或随……总之不再是常规的秩序。

    考古出土的玉器很多属于礼器,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种类多,数量也多。钺,形似斧,装有木炳,标志兵权和王权。琮cong以方柱形常见,中心有上下贯通的园心。三叉形冠饰,雕刻有神像,在大型墓中出土。左传:“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名以出信,器以藏礼,若以假人,与人政也。”

    30  方而不割

    原文

    五十八 其政闷闷,其民淳纯,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i;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闷闷:指巫祠。  察察:指贵族。  祸兮……孰知其极:是说,贵族兴起了,怎么知道没有危机。  其无正:指改变巫祠的管理。   复:违背,变为。  固久:可知商贵族日渐确立。  方而……:是对巫祠的描绘。

    :巫祠时代无为,百姓满意。贵族时代有为,百姓却不满意。应了那句话,祸福相依伏:正常就是不正常,好就是坏。你们看不出来其中的变化。只有圣人才能作到:方就是圆,廉就是刿,直而不屈,亮而不耀。

    解读

    这一章说,“正为奇,善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总之,天下让治政的人弄坏了。怎么办呢?有圣人,圣人能够不方,不割,不廉,不刿,不直,不肆,不光,不耀。这一篇中,巫祠站在商贵族的对立面,不再歌颂侯王,开始了依附氏族巫祠的复兴时期。

    31 善下

    原文

    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之而不厌,以其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善下:是巫祠的核心思想,起源并深刻的影响着后世,发展形成了我们中华人的民族特色。  言下:具体说就是对于崇拜的宣讲和教化。  先民,处上,处前:指宣讲,教化。  身后,民不重,民不害:指与民平等的身份。  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不争,与世无争。

    解读

    善下,不争,不害,这些主张是圣人时代的时期,随着商贵族的出现和发展,社会的分化加大,巫宣讲的主题却停滞在采集时期形成起来的思想,继续宣讲氏族首领遵循善下,不争,不害的习俗,以被民拥护为首领资格,以生育为基本原则。这些主张与贵族的占有生产剩余的要求格格不入。到了商政权的中期,商的贵族从依附巫祠到与巫祠的宣讲决裂,巫祠从政权分离出来,转向依附氏族,古书叫做方国。巫祠从政权成分转向社会成分,站到了政权的对立面。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天下乐推之而不厌。”这样的情况只有在采集时代才能发生。道者将远古的思想宣讲到了春秋时代。实际上,巫祠的主张已经进入了宗教的范畴,以至在今天难以理解。

    32 民之饥

    原文

    七十五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生。

    :上:在商代,国家或社会的结构不同于今天的结构,由首领氏族和依附氏族两个部分组成。首领贵族叫作中国,依附氏族叫作方国。上指中国的首领贵族,民指方国的依附氏族。  食税:就是赋税。首领征收赋税,巫祠享受供奉。  有为:指首领对氏族的管理。巫祠的宣讲叫作无为。  轻死:指民与首领贵族的对抗行为。  求生之厚:是说赋税重。大约在商代已经有了政权机构和军队武装。  生为:生产劳动。  贤于生:好于生产劳动。是说在赋税重压下,民难以劳动活命。

    :民处于饥饿中是因为上征收繁重的赋税。民不守法是因为上的暴力和压迫。民不怕死是因为上的贪婪无度。可怕呵:与其守法求生不如铤而走险。

    解读

    如果在皇帝时代农民暴动,这就是一篇声讨和揭露封建统治的檄文。但是,从文字看,明显是商代的巫祠语言。这是什么时代的事情?是谁这样“为民请命”?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民的内容。注释说到,民是指商代的依附氏族,那么为民请命者就是依附氏族的巫祠,是巫祠对首领贵族的攻击,是巫祠向首领贵族的斗争。这样的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据史记记载,商的末代帝叫作纣。纣是暴君。小说封神演义对纣作了精彩的描绘。在安阳出土了殷墟遗址。遗址有规模宏大的建筑,有空前绝后的人牲祭祀。

    综合上面的资料,不妨作这样的设想:

    商的中期以后,商氏族出现两极分化,贵族确立。贵族联合的首领集团将巫祠排挤出去,**执政。渐渐的,巫祠从执政成分低落到依附成分。到了商的晚期,首领贵族与依附氏族的分裂加剧,导致从商到周的大变革。商代终于衰落。在商衰落的过程中,产生出来这一篇檄文。

    进一步的设想,从依附氏族的巫祠角度看,巫祠再度兴起,是大变革的一支重要势力。以周为代表的依附氏族兴起以后,周代商。巫祠的中兴时期结束。

    33  小国寡民

    原文

    八十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旧的商秩序衰落了,新的秩序尚待建设。复兴的巫祠提出了小国寡民的主张。  什伯之器:古方言。什和伯连用,意珍贵,类似今天说的稀奇物,洋玩艺,指商贵族的生活方式。  不用:抛弃。  重死:与轻死相对,不轻死,不死。  不远徙:不再迁徙躲避。  舟舆,甲兵:都是小国寡民不需要的东西。  结绳:文字前。  甘其食……:对小国寡民的设想。  俗:与有为相对。  不相往来:典型的小农经济。

    解读

    这一章提出了远古巫祠式的社会方案。它产生于商,周之际,小规模的土地生产在黄河土地上开展起来。古中华人终于实现了定居的生活。这样的生产规模对于春秋时代,确实是“小国寡民”。在这一章里,春秋人讲述了一段历史,春秋人知道古时候有过小国寡民的理想,就象我们今天知道春秋时有过大同理想一样。小国寡民是巫祠复兴时期树起的旗帜,据春秋时代不少于八百年。

    以下五章是反对战争的主题。对于氏族间的斗争,巫祠主张以奇用兵。但是战国以后,战争不断,巫祠转向了反对战争的立场。

    34 走马以粪

    原文

    四十六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解读

    道,知足,欲得,常足:这些都是巫祠词语,可知是在巫祠复兴时代。春秋时代不这样说话。

    35  兵者

    原文

    三十一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以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杀人之众以哀悲蒞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解读

    巫祠词语:物,恶,道,不处,上。

    36  道佐天下

    原文

    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解读

    巫祠词语:人主,凶年,善,物,老,不道。

    37 用兵有言

    原文

    六十九 用兵有言,我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我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解读

    巫祠词语;为主,为客,我宝,抗兵。

    38  大国者

    原文

    六十一 大国者,下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解读

    这一篇是善下思想在战争方面的论述。

    道德经解读道篇

    道德经解读 道篇

    39道者  40同于  41勤而行  42深沉的渊  43生命周行  44反者弱者

    45柔弱  46柔弱于水  47天下希及  48用与利  49道可道  50道生一

    51道生之

    巫祠时代过去了,商时代过去了,巫祠复兴时代过去了,社会进入了周春秋时代。巫祠分解出来多个分支派别。这一篇是对道一派的记录。读这一篇,可知道派达到了哲学的高度。

    39 道者

    原文

    六十二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万物:宇宙分做三个部分,地上的部分叫做天,生命部分叫做万物。万物相当于今天的“人生,社会”。 善人:以对道的态度为标志,分做善人和不善人。 美言,美行:从上下文看,指道。 市尊:换来尊贵。  加人:获得拥护。  何弃之有:是说,对不信仰道的人也不抛弃。    故:无意义,语气转换,说到。  天子,三公:泛指商周时政权的设置这里指周政权。 拱璧:就是玉器。在商代以前,有过玉器时代,在商代玉器用来标志权力和身份。 驷马:最高级别的车马,四马拉的车,属于仪式一类,也是商代权力的标志。 古:指商代,从春秋时代看,商是古代。  罪:灾难,特别指天灾。

    :道,表达了人生,社会最深的道理,信仰道的人一定珍重道,,对不信仰道的人,道也同样的加以爱护。道的道理受到尊重,道的行为有人跟随,没有理由抛弃不信仰道的人。所以,就是有过“拱璧,驷马”,也不必“立天子,置三公”,还是遵从道,以顺其自然为好。自古以来,道受到尊重,还不是为了求得个平安吗?,所以天下第一贵重的就是道。

    解读

    这一章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是对道的宣讲。下部分开头说,“立天子,置三公”。天子,三公是周时代政权设置,指周政权。商政权灭亡了,周政权兴起了,道一派,依附氏族的巫祠,从商转向了周。这一章讲述了这一段历史。商、周之际,是中华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据史载,武王伐纣,二渡孟津,八百诸侯相助,一举而商亡。事情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它必然引起社会的各个层面的震动。商的衰落,周的兴起,引起商贵族的依附氏族的逃亡,这些依附氏族逃脱了商贵族的控制,依附于周,成为了大大小小的“侯国”。周的中心洛阳地区出现了家族形式的新体制,不再实行推选,而是家长式的父传子。商,周之际的历史没有保留下来多少资料,这一章的文字便是极宝贵的历史资料。

    以下: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这一段话是对商的旧贵族说的。拱璧,驷马是商贵族身份的标志。宣讲人劝说商的旧贵族,说:你们虽然有拱璧的标志,在先代有过驷马的荣耀,这些没有多大用处,还是接受新形势,承认天子、三公吧。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以求得有罪以免邪?”这也是劝说旧贵族的话,当着诸“侯国”纷纷**,周天下大局以定的形势下,宣讲人说:这些侯国为什么尊天子?还不是求得自身的安全吗?

    道的宣讲人是土生土长的古商人,宣讲人一代一代地宣讲了几千年,伴随了商的兴起和商的衰落。宣讲人的宣讲词特别是早期的宣讲词没有保留下来,这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到,宣讲人在商历史的进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这一章的文字记录了,在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宣讲人站在了新兴的家族一边,保留了鲁、蔡、卫、宋这一片古商地。

    40 同于

    原文

    二十三 希言自然。故飘雨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言:语气词。 自然:哲学用语。指长久的,永恒的,和谐的,“万物”的“形态”,是道追求的理想。自然就是自焉,大自然的自然是今天的词义。 不能久:双关,达不到自然。 失:在道看来,自焉才能长久,称不长久为失。

    :长久的自焉珍贵呀,所以才有不自焉。小雨不过一个早晨,大雨不过一天。谁?是天地。天地尚且变化,何况人呢?追求道呢,归为道一类,追求德呢,归为德一类,其它的归为失一类。追求道呢,道欢迎,追求德呢,德欢迎,追求失呢,当然,失也欢迎。对于道与德的信仰还不多,还不够。

    解读

    这一章是面对听众的宣讲词,调动语言的力量,进行宣传鼓动,信仰道。这么深的哲理只用了八十多个字。首先,文章用天气的变化比喻社会的变化,指出道的长久性在天地之上,当然也在社会之上。然后,宣讲将道,德,失拟人化,说明社会上存在道,德,失的差别。最后,结论说,为了实现自焉的理想,必须扩大对道的宣传。

    文章明显从“故”分做两个部分,书中的许多章也是这样的结构。这是因为在今本以前有古本。今本是对于古本的汇集和整理。文章的上部分是古本的文字,下部分是改造古本时后加的文字,是对古本的“新解”和“发挥”。书中的又一些章,上部分是引据“经典”,下部分则是道者的宣讲。两个部分不但在认识上有差别,而且在时代上也明显差别,这对于我们认识成书经过很有意义。

    “自然”。在今天,是与社会相对的一个术语。如:自然界,大自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在这一章,然是个附加字。自然可以读“自焉”,即本性。有自在,自为,**等意思,表达了“自”的状态。“自”是怎样的状态呢?文中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可知,文中是将自焉概念为一种理想的境界。在自焉的境界里,一切的变化都没有了,社会上的“惟与阿”,“善与恶”,“可畏”没有了,甚至天气的风雨变化也没有了。在道看来,变化是对道理想的干扰和破坏。我们的祖先在始族时代形成起来了这样的世界观和社会观。奇怪吗?不可思议吗?我们的祖先能力实在是太小了,经受不起风吹雨打,经受不起天地间哪怕是微小的变动。道的世界观表达了始族人祈求太平无事的要求。在今天,我们知道,这个理想的境界并不理想。一旦到了“自”的状态,一切的运动停止了,地球将毁灭,宇宙也将不存在。但是,宣讲人相信自焉的境界是存在的,而且苦苦地追求着。在八十一章的道书中,这个理想的境界没有找到。

    但是,宣讲人没有脱离社会,他们是现实的社会人,将自焉当做社会的目标,思索追求。

    变革社会的人叫做革命家,思索社会的人叫做哲学家,脱离社会的人叫作宗教家。读到这里,找到了哲学与宗教的界限:同是对社会的思索,哲学的思索停留在社会内,宗教的思索站到了社会外。东汉末年,道教的领袖张角发动了黄巾起义,哲学家的张角前进了一步,做了革命家。黄巾起义以后,道教终于宗教化,不再有变革社会的意义。

    我们找到了哲学与宗教的界限。回头来看宣讲人,这是一批古中华时代的哲学家。他们站在现实的基础上思考社会。在今天,宣讲人被称做“朴素的唯物主义”。

    这一章出现了三个并列的词语,“道”,“德”,“失”。在这一章的时代,道与德还是两个宣讲群,或者叫做两个学派。这说明,这一章的时代在道派的早期,道和德各自**。猜测在思索社会这个总目标上,道派与德派是一致的。道派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