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4章(1/2)

    小邪王脸色苍白,显是气愤之极,蓦然瞧见裘老笑而不语,故相询问道:“裘前辈为何依然如此从容,难道已有定计不成?”

    裘日修微笑道:“非也,只是觉得此子不但有运道,而且也不乏能力,这样陪我等游戏起来方有意思,不然若尽是无能鼠辈,怎能令我圣教如此兴师动众,思之尽兴!”

    萧玉川咀嚼话中深意,不由莞尔道:“前辈说的极是,三月之期尚远,何况我教高手云集,料得他三头六臂亦难逃此劫,传圣教令,上至总教,下至分坛,全力搜寻李思羽的下落,格杀勿论!”

    裘日修又道:“此少年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倒不足为患,但正派联盟抗衡我教之举却不能掉以轻心,若要统一武林,势必要破去联盟,逐一攻破消灭,或让他们猜疑自相争斗,省去我等几分力气,待武林掀起悍然风波之时,再趁机出手,岂不妙哉?”

    萧玉川相问道:“裘前辈是否已有妙计,不妨道来?”

    裘日修道:“依老夫之言,名门正宗:东**、西剑、南仙、北佛、关中刀,向以西剑李云天推首,影响力最大,不过此人已逝,而少庄主李子仪虽青出于蓝,此刻却不知去向,又有邪敌相制,倒先不必为他烦恼,然后以关中刀君宋烨居次,只是他深居祁连山天刀门,绝少下山,孤掌难鸣,不足为患;而南仙向来为八派盟主,但庵主钟明慧闭关悟道,未必会踏出静云庵,仙子师馨悦剑法虽高明,但尚未达到《莲花剑谱》的最高境界,况且初入俗世,兼之淡雅若仙,与世无争,一时影响不大,但却要防止她联合八大门派结盟,因为她却有盟主之贤。而北佛圣僧惠悟大师神功了得,四海禅院向为武林泰山北斗,几百年来罕有人前去生事,欲灭之实难登天,惟有放于日后见机行事。正派五主唯剩下东海神枪詹勋业,论武功造诣,五人中除了李云天技高半筹外,其余四位从未比试过,应该不相伯仲之间,虽然排名不同,只因武林名气有别而已,南仙北佛少在江湖行走,与世无争,罕为人知,方才在刀君东枪之后,一个月后,十月初十正是东海神枪五十大寿,武林同道,江湖各路英雄豪杰皆会去贺寿,正好我等不妨前去,将之各路英雄一网打尽,免留后患。”

    萧玉川点头道:“果然是妙计,恰好十月初杭州举行赏菊诗会,顺便前去雅兴一番,再让天下英雄有去无回,灭了东枪门,哈哈……”

    众人无不随之莞尔称道。

    正道是:天下豪杰聚江南,不料魔人计在先。江湖争斗何时尽,世俗愁苦莫问天!

    第四卷 风流江南行

    第一章 文人墨客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断肠白荆州,滚滚长江,惊涛拍岸,溅起无数浪花,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尽从云天交接处的雪峰上流下,东汇入海;江畔一排排数万株乌柏树,叶子似火烧般殷红,正是八月天时。

    长江主流中扬起一面大帆,顺流而下,大船经过一天一夜的航程早已别过襄州,度过鄂州,远望荆州江楼,犹如海上孤灯,隐隐约约好不通明,江边旷野远山,野草刚起始变黄,一抹斜阳映照下,更增了几分萧索。

    李子仪倚着撑起风帆的大竹竿下,悠然坐在船舱外木板上,望着斜阳下浩浩的江水,心旷神怡,豁然开朗,念着:“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

    看到大自然的壮阔,方知自己的渺小。

    原来前晚李子仪击败五法王,负伤而去,生怕身后有人追来,当下不敢停留,奔出二十余里,恰好瞧见一艘大船在江畔渡口处停泊,似为船上储蓄淡水,李子仪哪还犹豫,借夜色甚浓,纵身飞起越到大船之上,夜间里在船舱中找了一件干净的衣襟换上,船艘之大,分上中下三层船舱,游客之多,互不相识,哪怕他在船中来回行走亦无人怀疑。

    李子仪随着船行,顺流南下,也不知晓船将去何方,依然每日悠闲地坐在船舱外,望着夕阳,望着星辰,时常会念起伊人,却总是无奈轻叹,聚少离多,偶尔会想到朝廷如今政局如何,安禄山叛军不知攻到何处,若朝中无良将,恐怕战事会继续蔓延,不过此时自己亦无能为力,只有自谋多福。

    当然最头痛的还属魔教的屡番追杀,纵然自己心胸坦荡,气质超然,但时常被人刺杀,亦不免忧心几分,在船上又过三日,相安无事,转眼间已到江州,从一支流驰来一只船艘,靠于大船,显是同路南下,故此那条船上的游客都拥上这艘大船继续南下,而那艘船却回航转舵,往相反的方向逆流而上。

    江州渡口又乘上许多船客,此时船上游客已相当至多,有武林之辈,手持配剑兵刃,文人墨客,商人行贩,来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有些好象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某件事,一会大笑起来,兴意毫无阑珊。

    夕阳已落,江上夜色渐浓,大部分游客用过完晚饭都已返回舱中休息,船的甲板上却迎风而立着三位中年男子,文人书生打扮,风流儒雅;其中的一位较大年岁的男子走到船头,显是酒兴上涌,意气分发,吟诗而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莞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方歇,王孙自可留。”

    朗声清脆,中气十足,音韵神聚,词句精练,那位男子身旁的两位不断晃头寻味诗中境界,飘逸潇洒,不落俗套,沁人心脾也!

    李子仪站在风竿之下,寻思百味,甚是喜欢,失声赞道:“好诗!明月出清泉,莞女采春意!”

    三人登时齐相循声望来,瞧见眼前一位后生晚辈,年不过二十,竟能随口以更绝美的诗句点破此诗的意境,不由心中称赞。吟诗的男子微笑施礼道:“老生姓王,字摩洁,单名一个维字,适才听这位小哥出口成文,一语道出诗中神韵,不知小哥如何称呼?”

    李子仪遇到性情中人,素闻王维乃当世卓有名气的山水田园诗人,官职尚书右丞,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世有“品摩洁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堪被**人墨客所推崇。恭敬还礼道:“晚辈姓李名思羽,字字飞龙。”

    他自己本无字号,倘若在文人豪客面前定会被人笑话,因此一时想起了自己心爱的宝剑之名,取而用之。

    王维缕着胡须,点头道:“原来是李兄弟,老生见你亦是性情中人,可否过来陪我等三位老朽小酌几杯,品位诗情美景如何?”

    李子仪正好百无聊赖,素知王维盛名,早已想拜会,此时想见的确缘分,哪还会犹豫,当下恭敬道:“多谢前辈盛情相邀,小生就却之不恭了。”

    言罢身子飘起,轻盈落在三人旁的木桌前。

    三人面面相觑,尚未想到少年功夫如此不凡,王维称赞道:“小兄弟好身手啊,来,我给你引介这两位故友,这位挚友姓崔名颢,另一位仁兄姓岑单名一个参字。两人都是卓名的边塞诗人,想你也曾耳闻。”

    李子仪惊讶未定,心想:嘿,今日时运确佳,竟巧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