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49章(2/2)

,要想改造,他们为什么不动手?”

    “大概是市财政困难,想用我们的钱资助吧!”

    “市财政困难,他们可以找省政府;凭什么向企业伸手,向企业摊派?”

    “省长,人家为人民谋福祉;也是做善事啊!企业拿点儿钱,也是应该的啊!”

    “既然这样,你当市长时,怎么不做这件事?”

    “这……主要是财力不允许;即使我向省政府要钱;省政府也拿不出来呀!”

    “呵呵……”

    省长听到这儿,笑了笑,“这么说,你还挺体谅我呢!”

    “省长,我真是这么想的。”

    “你要真这么想,你就是真错了!”

    省长说着,神色严肃起来,“为官一方,首先要明理;要知道事情的本原;事情的责任。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本来就是政府的事情;与企业毫无关系嘛!至于地方政府财力不足,求助于企业,这事不是不可以,但是要通过正常的途径、正常的渠道;现在,吕强一声求援,你就慷慨解囊;你这个总裁,也太不拿董事当回事儿了吧?如果将来董事会查你的支出帐,你怎么解释?”

    “省长,这……这不是正向你汇报、向你请示吗?”

    我赶忙解释,同时,心里又想,“北方重化”是省政府的控股企业,大事都是你省长说了算;现在我要用企业的钱为老百姓做好事,难道你省长还不同意?

    “请示?如果我不同意呢?”

    省长说完,又笑了笑。

    完了!看到省长的表情,我立刻觉得此事凶多吉少了。

    “省长,这事儿,难道你真的不同意?”

    我的声调里有些疑惑,又有些乞求开恩的样子;心里差不多在说:省长,你就高抬贵手,让我过去吧!

    “庾明,这件事,我为什么要同意?”

    “省长,你是政府首脑。解除老百姓的疾苦是你的责任;现在有人要给老百姓盖楼房,你怎么不同意呢?”

    “庾明,我是一省之长,关心老百姓的生活是我的责任;但是,我同时也是“北方重化”董事会的董事长。我不仅要考虑老百姓的困难;还要考虑政府的信誉;保证让这些外国投资者获得预期的利润。如果我把公司的钱拿来给老百姓盖楼,建立自己的政绩工程,这是不道德的。”

    “省长,公司出钱不是无偿的。我们要通过为老百姓建房;获得腾出来的那片土地。”

    “用建房换土地?好精明的算盘!”

    省长呵呵一笑,“庾明,这事儿,谁答应你了?”

    “我们改造了棚户房,难道孔骥、吕强在征地问题就不能为我们开绿灯吗?”

    “如果他们不开灯;而是给你亮黄牌、设障碍呢?”

    “他们要是这样,我就去找省委。”

    “省委?呵呵,庾明啊,别说找省委,如果能解决问题,你就是找中央我也。可惜,在这件事上,你想得简单了。”

    “简单?”

    “是啊,庾明,话说了大半天,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意思呢?”

    “省长,你是说,孔骥、吕强他们不会那么好心成全我的想法?”

    “庾明啊,有一句话,事到如今,我不能不告诉你了。当年,你被人家整到农村去,我把你推荐到‘北方重化’做总裁;那是反对声一大片啊!其中叫唤的最凶的,就是蓟原那一帮子人。所以,这个总裁的位置,来之不易;你要珍惜啊!将来,如果你再弄出什么事儿来,保不住这个位子,我可没法救你了!”

    哦!事情这么严重?

    不过,省长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其中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看到省长气得发抖的嘴唇,我立即提醒自己:还在这儿啰嗦个啥?快走吧!

    是的,我对棚户房改造的事儿,只算了经济帐;只凭了一股忧国忧民的激愤和一腔热情;对于其中将要出现的困难,我考虑了多少呢?

    尤其是,我的以建房换土地的想法,不过是一厢情愿;如果我以几十亿的代价盖好了新房,而吕强和孔骥并不想出让那些土地;到时候,我该向董事会做何解释?

    如果董事会以此巨大失误免去我的总裁职务,我将如何面对省长的提携?如何面对我的部下……

    想着想着,突然觉得有些不寒而栗,浑身上下开始了发抖……

    送棉路上的凄风苦雨,再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省长,对不起,耽误你半天工夫。我走了。”

    我恭恭敬敬地站立起来,向省长告辞。

    “庾明,你的想法不错;当了总裁,还惦记着蓟原的老百姓,这种精神值得赞扬。嗯,我的意思是,好好做你的总裁吧!董事们对你的成绩很满意。我希望你继续做下去;好好做下去……别的闲事儿,咱们不去管它……记住了吧,啊!”

    第二卷:厄运当头 第102章 君子协定第102章君子协定棚改的事儿,说说容易,实施起来却很复杂。

    省委书记发誓搞棚户房改造,绝不是一阵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我想,对于一些具体问题,他不知考虑了多少遍了。

    中午,在餐桌上,书记把孔骥和我叫在一起,再一次问起了相关的情况:“孔骥。蓟原市的棚户房,到底有多少平?”

    “这……”

    孔骥一下子语塞到了,“政府有个统计数字。”

    “嗯……这个数字,吕强应该知道。”

    书记点点头,并没有责怪他,却扬头问道:“喂,吕强呢?他干什么去了?”

    “呵呵,书记,中央考核组找他谈话;就没有来陪你。”

    孔骥告诉他,“估计,现在他们也要吃饭了。等他们完了事,我让他马上过来。”

    “哦,不急不急。既然是陪中央考核组,那就等人家谈完吧。不过,‘棚改’是牵涉到全局的一件大事;有些事,我们必须心中有数啊!”

    “我记得,全市集中连片的棚户房,大概是260万平方米。”

    我看到书记着急的样子,立刻说道,“嗯,我也只是记个大概……”

    “全省1000万平,你们蓟原260万平,差不多。”

    书记点了点头,认同了这个数字,然后又问我,“庾明,如果全部改造,得花多少钱?”

    “至少得50个亿。”

    我脱口而出。

    “要是这样,全省就得上百亿了。省财政……真得吃不消啊!”

    书记搓了搓手,“看来,我得向中央伸手了。”

    “书记,这棚改,不光是钱的事儿。”

    我想起了秦柏搞棚改失利的事,不由地想提醒书记一下。

    “是啊,孔骥,听说,前几年秦柏同志也主张搞过‘棚改’,怎么就没成功呢?”

    “主要是,老百姓反对,拒不搬迁。”

    孔骥这一下说明白了。

    “‘棚改’是为老百姓谋利益,他们怎么会反对呢?”

    书记不解了。

    “房价太高,老百姓拿不起扩大面积费;若是搬迁,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我给书记解释。

    “哦,是啊!别的城市搞拆迁,也是这个矛盾。”

    书记联想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