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枭雄赋 > 第五十八章 旧迹如河水流淌

第五十八章 旧迹如河水流淌(2/2)

你,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剧情有些老套,对白有些陈旧,可是十分受用。

    她闻言,不禁愣在原地,慢慢地、不受控制地有一泓清泪从眸中不断涌出。

    泪水剪不断,理不清,模糊了双眼,也模糊了她那颗如死水般静止的心。

    ————————

    其实,舶来区并没有想象中的杂乱无章、满目疮痍,反而给人一种干净的感觉。

    大街宽敞,小巷明亮。

    只是那错落有致的楼房像还没有整理好队伍的士兵,高低相接着,没有匀称雅观。

    街上的行人脸上挂着让人舒服的微笑,那是一种大国子民的从容自信。

    虽然这里没有主城区的繁荣,但是各种娱乐场所还是抢占登陆,这些外来工们在给这座城市的发展添砖加瓦之余,还需要好好享受一下劳动之外的生活。毗邻斜阳河的露天酒吧一条街就是他们晚上消遣的最好去处,当然白天也是热闹非凡,一把把偌大的太阳伞撑起了一个个庇荫饮酒的酒吧桌椅。

    酒吧街中心铺砌着一条窄窄的鹅卵石小道,别出心裁。

    萧云和苏楠缓步走进了这条闻名遐迩的酒吧街,伞下的两人显得悠闲安逸。

    苏楠由于伊始哭过的原因,长长的睫毛带泪沾湿,如雨后新荷般美丽动人。

    她却不敢侧头看他一眼,因为他总是挂着一抹坏笑,让自己的内心小鹿乱撞不已。

    二人又走了一段,到了酒吧街的尽头,走进了下一条街道,临河民居道。

    这片建筑都是清一色的现代小楼,毫无特色,也不奢华,普通人家的楼房。

    然而,在民居道的尽头,斜阳河畔青树之中,隐隐鹤立鸡群着一幢带有小院的民居。

    这幢迥然不同的民居,处在现代建筑的风口浪尖处,仿佛一位身处天涯尽头的隐士,遗世独立,孤独终老,建筑风格竟然是清末民初的,黛瓦粉墙,雕梁画柱,小院子清新淡雅,院墙处高耸一株百年古杉,向天而立,散发着一股傲立浊世的寒气。屋顶的镂空雕尤为引人注目,雕刻或圆或浮,多处镂空,立体感极强,让人看后顿生“方疑鬼斧神工助,始信凡辈技亦精”的感叹。

    屋侧种有五棵柳树,婀娜多姿。

    屋子碧水绕旁,绿柳拂水,不染一点俗尘。柳树旁随意摆着一片四棱巨石,方石上显有层层石纹,犹如一卷卷天书,等待着玉皇大帝御批用印,一块立于地、耸于天的石上刻有朱砂色的四个大字——“天书待印”。

    萧云不禁停下了脚步,微微皱了皱眉,陷入一片深思。

    苏楠侧头望了他一眼,便再也不能移开视线,此时的他,静逸得像一幅真品古画。

    “你不觉得很奇怪吗?”萧云忽然开口说道。

    苏楠有些恍惚,回过神来,隐藏了那一缕的心颤,轻声道:“什么奇怪?”

    “万绿丛中一点红。”萧云含有深意地说出一句。

    “什么意思?”苏楠慢条斯理地煽着小折扇,带来一丝凉快。

    “这周围都是一些瓷砖楼房,而那幢古老民居就这样处在一片现代建筑环绕之中,你不觉得这很不寻常吗?”萧云微微眯起双眼,凝视着那幢民居,手心也许因为炎热的缘故,渗出些许汗水,都是凉沁沁的。

    苏楠循着他的视线望过去,黛眉一皱,轻声道:“是有点奇怪,照理来说,这里的建筑在十年动乱中都应该被砸了的,却偏偏留下了这幢民居。在最近这几年,宁州追求区域间的平衡发展,舶来区也在缓慢中前进,不少旧的建筑都逐渐被拆了用作商业用地,而这幢民居却仍然屹立不倒,真的很耐人寻味。舶来区在被划为日租界之前,居住的都是些达官显贵,那幢民居的主人看来不简单。”

    萧云忽然浮起一丝诡异微笑,轻声道:“我妈妈原来就住在那里。”

    苏楠一声低呼,轻掩着小嘴,故意装作一副不可置信模样,上下打量了一遍萧云,还准备奚落他几句痴心妄想,却见他神情认真,不像是在瞒天过海,这时才真的有些吃惊,看他的眼神也微变,轻声道:“原来你是一个落魄的公子哥呀。”

    萧云苦笑,无奈道:“我要是知道自己是落魄的公子哥就好了。”

    苏楠身体一僵,看了一眼神情严肃的他,欲言又止,终于还是没有说话,低下头,思索着他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思绪飞扬。难道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不过想想也是,和他认识不短时间了,没听他说过家里的事情,只是知道他有个妹妹在宁州一中读书,扑朔迷离的背景让人感觉像谜宫一样,难以琢磨却深深地吸引着你。

    唉,这个男人,你对他越熟悉,就越感到陌生。

    在她的小脑袋胡思乱想之际,萧云已经信步来到了古老民居门前。

    他当然不会知道苏楠内心的这种感受,脑海里只有母亲一人。他以前一直在告诉自己,不敢来这里,是因为怕触及到了母亲在宁州的痕迹之后,会忍不住去弄清一些东西。而当他终于认识到,有些事情是他无法忤逆的,有些东西他是无法逃避的,为了更好的保护心中想保护的人,他唯有站出来。

    貌似说得通,其实,只是他始终在逃避一点——他到这里追寻母亲的痕迹,与其说是好奇心驱使,不如说是愧疚心使然,自己终究还是要违背母亲的意愿 ——平平凡凡过一生、不追名逐利,心中不免有些惶惶然,觉得母亲那慈爱的目光和柔善的言语一直萦绕耳旁,唯有来这里进行心灵救赎。

    虽然母亲从来不对他诉说以往的旧事,也从来没有抱怨带着他逃亡的那段艰难日子,但他能在母亲深如古井的的眼眸里读懂里面的幽思,那是一种没有丝毫感情的幽思,一种真正绝望的幽思。

    眼前,他仿佛又浮起了小时候和母亲聊天的一幕:

    “妈妈,天宫远不远?”

    “不远。”

    “为什么呀?”

    “因为有你的地方,那里就是天宫。”

    “嘻嘻,那我不就是玉皇大帝了?是不是很厉害呀?”

    “当然,小七是天下最厉害的人。”

    “妈妈,您错了,玉皇大帝不厉害,他会被您跟我讲的那个使棍的小猴子欺负。”

    “那你想成为谁呀?”

    “我想成为如来佛祖,他一个手掌就把那小猴子压到山下去了,多好呀!”

    “只要你想,你就是佛祖。”

    “妈妈,佛祖是什么颜色的?是跟半山腰那棵小樱桃一样颜色吗?”

    “佛祖是蓝的,就像海一样蓝,一样深,一样忧郁。”

    “那佛祖在哪?”

    “就在你的心,你的心就是佛祖。”

    “我的心是蓝色的呀?我听老爷子讲,心是红色的才对。”

    “傻孩子,心有我佛,我佛即心,佛本就空空蒙蒙,缥缈虚幻,彷佛根本不存在,又彷佛到处都在,懂吗?”

    “不懂。”

    “你长大以后,就会懂了。”

    “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向月亮阿姨那样,在黑暗中点亮自己家的灯,照亮整座云浮山。太阳公公下山后,周围变得好黑好黑,我都看不见了,就不能玩了。”

    “只要你想,你就能照亮整个世界,在黑暗中带给这个世界一片光明。”

    “我真的能行吗?”

    “能。”

    “嘻嘻,太好了,那样我就能在晚上和丫头玩了。”

    “小七,当你成为了月亮,就没有时间和小衿玩了。”

    “啊?为什么呀?”

    “因为你要到处走的,你看看天上的月亮阿姨,她要到处去,才能将亮光照到其他黑暗的地方的。”

    “不要,我就照亮云浮山就好了,我要和丫头玩。”

    “那不是你想不要就能不要的,很多时候身不由己的,懂吗?”

    “不懂。”

    “你长大以后,就会懂了。”

    “那我会成为佛祖吗?”

    “会。”

    “什么时候?”

    “当你想成为的时候。”

    “那是什么时候?”

    “妈妈也不知道,终有一天你自己会知道的。妈妈只想你快快乐乐成长,开开心心生活,知道吗?”

    “嗯,我知道了。”

    “小七,记住,有你的地方,妈妈才会觉得在天宫,你是妈妈心中最了不起的人。”

    “记住了。”

    “来,亲妈妈一下。”

    “不要。”

    “你不乖了。”

    “我要亲两下,嘻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