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 关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结局

关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结局(2/2)

的讲述,说仓央嘉措在去北京途中行至更尕瑙尔,施展法术,于夜间向东南方向遁走。去过打箭炉、峨眉山,又回到西藏的拉萨、山南,还去了尼泊尔、印度,再返回西藏及西宁,最后在今内蒙古的阿拉善旗圆寂。

    3、《仓央嘉措秘传》一书的汉文译者庄晶先生“认为他在衮噶瑙出走后,最后归宿于阿拉善旗的可能系性极大”。他还介绍说:贾敬颜先生曾在阿拉善旗考察,“文革”前广宗寺还保存着六世达赖的肉身塔,50年代,寺内主持还出示过六世达赖的遗物,其中有女人的青丝等。

    我所认识的次旦夏茸活佛也曾认为:“仓央嘉措开始不信佛,经过一番波折而相信了,后半生弘扬佛法。”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内蒙古自治区巴彦尔盟阿拉善旗情况》中说:行抵衮噶瑙后,六世达赖于风雪夜中倏然遁去。先往青海,复返西藏,最后来到阿拉善旗班自尔扎布台吉家,时为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三十四岁以后收班自尔扎布台吉的儿子阿旺多尔济为徒,并在当地弘扬佛法。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64岁时坐化。阿拉善旗有八大寺庙,据说其中著名的广宗寺(建成于1757年,位于贺兰山中)即阿旺多尔济遵六世达赖的遗愿所建。内有六世达赖的遗体,供于庙中七宝装成的切尔拉(塔式金龛)内。遵仓央嘉措为该寺的第一代格根(即上师),名德顶格根。阿旺多尔济任第一代“喇嘛坦”。另传甘肃中卫的一个汉人,因敬奉六世而得子,便替他修了一座庙,庙名朝克图库勒(藏语名班第扎木吉陵),即八大寺的昭化寺,六世达赖坐化后,遗体也曾浮厝于此庙。

    5、玛·乌尼乌兰在发表于1982年4月24日《阿拉善报》的《再见了,歌的海洋,歌手之乡》一文中说:阿拉善宗教中心广宗寺遗址赛音希日格(在三尾峰与牧仁峰之间),山口有一股清泉,叫拉先泉,是这里的五大泉之一,据说是六世达赖仓洋扎木苏用手杖捅出的一口清泉,饮了吉祥如意。

    6 、有民间传说讲,仓央嘉措带着刑具行至青海扎什其地方,忽然失踪,用大法力从刑具中脱身,即往五台山住了几年,后到阿拉善旗为蒙人牧羊。羊被狼吃,大师受主人责斥,乃把狼领到主人面前说:“羊是它吃的,你同它论理吧。”蒙人大奇,始知为仙,终知为达赖。

    7、尹明举在他搜集整理的《达赖六世情歌"小序》中说:“据说他还到过云南,这组情歌也就采自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中甸县。”

    8、牙含章《达赖喇嘛传》上编"六:“另据藏文十三世达赖传所载:‘十三世达赖到山西五台山朝佛时,曾亲去参观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闭关坐禅的寺庙。’根据这一记载来看,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被送到内地后,清帝即将其软禁在五台山,后来即死在那里,较为确实。”

    综上所述,都认为仓央嘉措在青海途中走脱了,而且去了内地和国外许多地方。只是对于圆寂的地点有阿拉善旗和五台山两种说法。

    关于仓央嘉措的结局虽然众说纷纭,看来,其消息来源和文字根据并不复杂。显然,“早逝说”的根据主要是清史的官方记载,“遁去说”的根据则主要是阿旺多尔济的那本《秘传》,其它多属于辗转抄引或者借题发挥。

    我是同意“早逝说”的。理由如下:

    第一,清史的官方记载虽非绝对准确,一般说来都是依据正式的文摺档案作出,不同于道听途说或稗官野史,是比较可靠的。而《秘传》的许多情节是玄虚的,有些类似神话小说,可靠性的程度显然较差。总之,说仓央嘉措并未死于青海的证据不足,说服力不强。而且,既然说他后来信佛了,到处弘扬佛法,为什么又说在他的遗物中还有女人的青丝?(这一点倒是很符合他这位痴情诗人的人物性格!)矛盾是明显的。

    第二,我们考察一下人们的心理便会发现,历史上有个常见的现象,即人们普遍恐惧、仇恨的和普遍爱戴、同情的这两种人死去之后,往往会有“没死”的传说出来。这种传说的产生无疑是感情方面的原因,对于前者是基于怕,实质上是担心他没有真正死掉,是心有余悸的反映。对于后者是基于爱,实质上是希望他依然活着,是痛惜怀念的表现。前者如希特勒,二战后人们对他死与未死的说法就持续了许多年。后者如杨贵妃,有的说她并未死在马鬼坡,而是去了日本,现在日本还有她的坟墓。因此,人们对于所敬爱的诗人、所同情的弱者仓央嘉措,当然极其不愿接受他早逝的事实,产生出“遁去”的传说是非常可能的,合理的。然而,也只是个传说而已。

    第三,仓央嘉措作为一个24岁的孱弱青年,在强悍的蒙古军队的押送下,在冬季冰天雪地的青藏高原上,在远离家乡举目无亲的荒滩野岭中,能够走得脱吗?即使侥幸逃出,也得冻饿而死。

    第四,持“遁走说”者说仓央嘉措于64岁圆寂。那么,他作为一个创作欲望旺盛的诗人,在24岁以前就写了大量的好诗,而在以后的40年间,竟然再没有一首诗歌流传下来,不能不是一个很大的疑点。

    第五,第巴桑结嘉措因对五世达赖之死秘不发丧,勾结向清廷闹分裂的噶尔丹,企图武力驱逐蒙古驻军等问题,久已获罪于康熙皇帝和拉藏汗,仓央嘉措作为第六世达赖喇嘛正是他主持选定的,在他战败被杀以后,仓央嘉措就成了使各方都感到烫手的人物,实际上,拉藏汗很想除掉这个同桑结是一伙的“假达赖”,而康熙皇帝也没有理由给予保护,所以,仓央嘉措被谋害在晋京途中是必然的结局,上报他“病故”并毁弃其遗体也是必然会采取的做法。政治斗争是非常无情的。我很强调我的这一分析。

    仓央嘉措英年早逝了,他的肉身也已无处可寻。但是,他的诗歌活着,他的精神活着。他的诗魂不灭,他的诗魂永在,在西藏的雪山冰河上闪亮,在浩瀚的青藏高原上飘荡,在中华民族的诗坛上飞翔,在中外读者的心中歌唱。谨以此文纪念仓央嘉措诞生320周年。他诞生在西藏门隅地方,时间是清康熙廿二年,藏历第十一绕迥水猪年,正月16日。公元168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