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宦海风流 > 第六十四章:互生爱意心知 把酒言欢解疑(九)

第六十四章:互生爱意心知 把酒言欢解疑(九)(2/2)

番话让众人频频点头称是。虽然他们不像沈扬眉想的那么透彻,可是在座的毕竟都是官场上的精英。他们都晓得如今的社会不是以前太祖那会儿越穷越光荣的时代了。在邓公“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下,在国家政策严重倾斜下的东南沿海城市得到了迅猛发展,一些发展长足的城市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甚至是已经可以和国外的大都市媲美,人民生活水平更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大趋势下,华夏考察和提拔干部的标准也相应了产生了变化,不单单只是考察一个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等这些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考察领导干部尤其是地方一把手是否能够让本地区的经济得到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东山省是一个半岛省份,沿海地市一直都是东山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几年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内陆的几个地市一直都和它们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现在更是有了渐行渐远的趋势。但沿海地市的地域优势实在是太大了,这个东西羡慕不来。所以,人们习惯性的将沿海地区划分为东山省第一档次的地区。而其它的内陆地市则是第二档次的地区。

    曲阳市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沃野连阡,素有“东山粮仓”的美誉,其中黄云县更是全国的粮食生产先进县。凭借着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曲阳市经济实力一直稳压其它同为第二档次的地市一头。

    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东山省其它地市纷纷抛出优惠条件,四处招商引资,经济实力稳步攀升,已经接连有两个地市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曲阳市,而且和后面追赶者的差距也在逐渐减小,让曲阳市市长梅杰脸面上颇为难堪。可是梅杰毕竟来曲阳执政没多长时间,根基浅薄,上有罗建文这么一位强势书记的的压制,下有地方干部的阳奉阴违,工作上处处受到掣肘,为此,梅杰不知道向主管经济发展的常务副省长刘振国吐过多少苦水。

    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对此自然心知肚明,没人会将板子打在梅杰身上,反而会对罗建文生出不满。作为市委书记,你的主要工作还是要放在党务工作上,掌握大方向大原则即可,只要没方向原则性的错误,你大可以放手让下面的人去做,实在没必要大肆揽权,事事过问。如果你事事插手,那还要其他干部有什么用?况且梅杰背后站着谁,那可是总管全省组织人事关系的副书记曹建军。正所谓打狗还要看主人,罗建文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对梅杰的工作指手画脚,置曹建军与何地。曹建军不可能不对罗建文心生恼意,若不是曹建军此时也是刚升任省委副书记,立足未稳,不宜搞出太大的动静,要不然恐怕罗建文的位置动的会更快。

    当然沈扬眉之所以如此笃定罗建文会走而梅杰会上位,更是因为来自后世的记忆。就在两年之后,曲阳市的经济总量已经落到了全省的后三名。省委对曲阳市的领导干部作了巨大的调整,罗建文和梅杰双双被调离,而李大力则当选了曲阳市的市委书记。且不提李大力品性如何,其人胸中确有沟豁,他依托曲阳市种植土地面积广大的优势,大力发展经济类作物种植,让曲阳市成为了全国有名的粮棉基地。从而也让曲阳市的经济有了跨越性的发展,他也依靠实打实的政绩一步步走上了省长的高位。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更何况是一直紧跟在李大力身后的王德才,王德才也随着李大力的高升一步一步从县委书记至副市长、常委副市长、常务副市长,要不是王德才贪污受贿的事情东窗事发,他甚至有可能就任曲阳市市长一职。

    虽然因为沈扬眉的重生而让这一切有了变化。可是沈扬眉人微言轻,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去影响一个地级市市委书记的执政思路,更何况这种执政思路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可以预见,曲阳市的经济衰退不可阻挡,而罗建文的离开则不可避免。只是不知道李大力是否还能如沈扬眉记忆中那样当选曲阳市市委书记。一旦李大力当选了市委书记,王德才也许就可以咸鱼翻身。

    【今天胡吹大大提醒我说是不是书的简介不够吸引人,所以收藏量这么低,我也想着是不是改一改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