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45.可疑(2/2)

笛:“抚琴只能陶冶情操,可我想自保,以不至于在危险来临时拖他人后腿。”

    长朔看着她,沉默半晌后说:“臣可以给郡主多安排些护卫,或者江湖上的死士,学功夫的事不用考虑。”他的口气有些无奈,“若是连死士都护及不了郡主的安危,那世间便没有哪样功夫能让郡主保全。”转瞬,长朔又面带微笑道,“美人计么?抱歉,臣并不想小殿下以身犯险。”小殿下是他对如意独有的称呼,一叫便是十六年。

    就同如意唤他“安叔”一样,普天之下,只有她一人独享。

    如意仔细考虑长朔的话,思忖间将岫玉笛来回滚了几圈,底下的穗子缠住笛身,淡绿和浅紫的搭配看起来很柔和,如意叹息一声:“不知喻南砚在漠北怎么样了。”

    长朔合上盖碗看了一眼麦冬,麦冬在旁举起漆盘,他顺手搁下茶盏,麦冬跟着垂眸退出西暖阁。他问如意:“郡主怎会想起来提及镇北将军?”

    “不记得小时候究竟是和谁爬树,结果我摔了下来。”如意回忆起往事,“他俩长得一模一样,不知是喻还是陆。估摸着是喻南砚,儿时他便喜欢舞刀弄枪的,胆子特别大。”

    长朔轻抚右手上的金护指:“臣只记得有一次抱郡主去栖凤阁荡秋千,遇见德阳郡主带着双生子在凤凰树下玩,那时他俩顶多四岁,每人手上各拿了两瓣香栾,南砚看见你,直接分了你一瓣,西墨却是吃了自己的一瓣,又将南砚手中剩下的另一瓣塞进你嘴里。结果便是你吃了两瓣香栾,西墨也吃了两瓣,南砚望着空空的手,一脸茫然。”

    如意怎会记得自己两岁时的事,却又觉得好笑:“惯会拿旁人的东西来敷衍我的。”香栾也好,舶来镜也是。

    长朔微挑袍摆站了起来:“臣给郡主带了礼物放在小院的凉亭里,郡主移步过去瞧瞧?”

    “好啊。”如意装做不知晓的样子。

    ·

    陆西墨擅琴,如意便苦练筝,想着有朝一日能与他琴筝合奏,只是从未等到那个机会。

    长朔指着石桌上的乐器:“十六弦筝要比五十弦瑟容易学成得多,这是皇上特别为郡主选的,臣想着总不能空手而来,便随了副银甲。”

    如意素手拨琴,看到自己圆润的指甲,又抬起手仔细端详一番。

    静园的王妃是燕国人,燕国贵族女子有蓄甲的习惯,如意十岁后学母妃那样,每日用羊乳泡手,且精心修护指甲,无名指和小拇指的指甲曾留至近两寸长,平时戴着珐琅甲套,别提有多臭美。

    直到看见陆西墨抚琴,如意竟是咬断呵护四年之久的长甲。平时她练琴,指甲几乎隔几日便用玉锉磨一次,再也留不长了。

    如意将银甲仔细戴好,中指顺着琴弦连抹六个音,而后用拇指和食指弹了四个小撮,这筝她弹了三年,很是熟悉。她对长朔笑:“我一直有勤练筝,现在想换个乐趣,安叔还是安排人教我习武好了。”

    长朔似是不信:“若是郡主能弹首让臣满意的曲子,那便应了郡主的要求。”

    如意抿着嘴,煞有介事地活动放松手指:“厂臣可不许诓我。”

    长朔了解她的琴艺水准,抬手做了个“请”的姿势。

    如意深吸慢吐一口气后坐正,自言自语道:“嗯,弹什么好呢?”俄而,似是有了决定。

    长朔竟不知晓她的琴艺如此娴熟。

    上阙宛转悠扬,弹到下阙变作哀怨缠绵,长朔听着、看着、想着——究竟要用怎样悲戚的心情,才能奏出这般无奈的曲调,甚至音律里还带着无尽的不甘之情。

    长朔在如意复弹的时候,执起玉笛轻吹,企图能分散一些些的凄怆感。

    如意不再摇音而是多加了颤音,筝笛相配间,好似两个天涯沦落人在互诉愁情。最后,她以双指摇音收尾,曲终阙止,无限的惆怅漫延开来。

    两人静默无声,过了许久长朔先开口打破这份沉寂:“不知小殿下奏曲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谁?”

    如意却沉声反问他:“那安叔吹笛的时候又是在思念谁?”

    长朔举目看着远处琉璃屋脊尽头的吻兽,一脸的淡然:“故人。”

    如意无从分辨他口中的故人,是否为“已故之人”,垂眸道:“我也是。”想着那个已经死去和即将死去的陆西墨。

    长朔偏过头看她:“郡主是想习武还是想见喻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