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六十六章(1/2)

    事实上,他们看人心还是很准的,当史自清听说夏连升这个荫生本不是什么好学生,却因为指了蒙古格格被封为贝勒,就把尾巴翘到天上,扬言要考个状元出来,便有几分看不起,当从自家女儿口里知道,此人就是女婿那不学无术的哥哥张玄的好友时,不由得感慨一句:“狐朋狗友!”下决心要将他黜落。于是他调来了夏连升平日的文章,发现自从他通过了荫生科目测试后就没有再在国子监呆着,不由暗骂此人疲懒,下定决心要黜落此人。于是仔细观察了此人的笔迹,由于夏连升经常锻炼,所以笔力倒是挺足的,但是由于练字的时间较短,所以字体的起承转折比较生涩,再看文章,观点倒是老练,这也是荫生常有的,因为从小生活的环境,经常接触达官贵人,所以看问题的高度,比那些只会苦读的监生们要犀利的多,这也是为什么荫生虽然读书不太好,皇上仍旧愿意用他们的原因。

    自以为非常了解夏连升的史自清下定了决心,认定如此就可以万无一失了。却不知这世界上有一种人叫做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也有一个人偏偏体验了一个说法叫做屋漏偏逢连夜雨,也因此闹出一桩大事来。所以当史自清知道的时候,他已经被卷入案子不得脱身,还差点牵连了史家嫡支。

    另一方面,纯格格和紫薇在五阿哥的府上一直忙碌着组织下人帮忙做棉被,纯格格一不小心就会被针尖扎了手指,然后抱怨了两句,紫薇便说她:“谁叫你要枉做好人,你讨个旨给连升送一床棉被就罢了,干嘛说要给所有的举子都要送棉被啊,只有几天,怎么来的及做完!”

    “我怎么知道考生有那么多啊,皇阿玛不是说每年只录取三百来个人嘛,一万多考生,这简直不太可能嘛!我看他们就是觉得今年有棉被可以用,才都挤在今年考试的。”纯格格也抱怨道,“可是,万一我们凑不齐棉被怎么办?”

    紫薇笑着说:“这个我们早就想到了,惠妃娘娘说,她动员她宫里的其他小主和宫女太监们给我们一起做,到时候至少能多做一点,至于怎么发,就得看考官大人的了。”

    “啊?那你说这棉被还有可能发不到连升弟弟手里啊?那我忙活个什么劲儿嘛。”纯格格泄了气,但是在皇上面前夸下海口,不做也得做啊。

    谁知第二天事情有了转机,皇上晚上去惠妃那里,看到满宫都忙着做棉被,知道了缘由,便夸了两句,于是今天整个宫里都开始帮格格做棉被,这举子不论多少,保证棉被只有多的,没有少的,纯格格乐开了花。

    到了会试的当天,进了考棚,夏连升就看到了和破旧的考棚格格不入的新棉被,好在北方的冬天干燥,要是这会儿是在扬州,估计这被子到了明天就成了湿漉漉的了,保证盖被子比不盖被子还冷。

    不过夏连升倒是不在意,他有了自制暖水宝,有没有被子都不会太冷,不过聊胜于无,这是他姐姐的爱心,他就收下吧。

    十天的会试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