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铁血满弓刀 > 第七十八章 秦岭的渊源

第七十八章 秦岭的渊源(1/2)

    李风走在松林成荫的林间似乎可以听到悠远的声音在林间飘荡,喜鹊鸣叫于枝头,飞鸟低语于云端。看山谷幽静,杂树斑斓,藤蔓林立曲径通幽。感受着群山环绕中寂静的山谷,鸟语都如天籁。怪不得历史上有很多人在这里隐居,连李风望着层峦叠嶂的山峦,都有一种宠辱皆忘,烦恼顿消的感觉,突然想到在这里遁世的话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

    “知道这里为什么会叫秦岭吗?”走了一会韩义看着李风问道。

    李风想了想说道:“应该是和古代北方的秦人有关吧。”

    “你说的不错。”韩义称赞道,“虽然史学界对于秦岭的名字来历莫衷一是,但有一种观点被普遍认可,那就是它源于古代秦人和秦帝国的威名。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它被称为昆仑,后来又因为其矗立在秦国都城之南所以又被称为终南山。”

    “周孝公时秦人先祖非子牧马有功,恢复了被剥夺的秦姓并称为西周贵族。而他的后代又把秦人的都城从西汉水上游西陲迁到了宝鸡境内,可以说这是秦国迈出了挺近关中觊觎中原的关键性一步。而秦岭庞大绵延的身躯以弧形走势把富饶的关中平原环抱在内,其高大险峻的层层山峦又有效的阻隔了来自东南方向的刀兵威胁,因此对秦人在关中的聚集形成了安全之势力,所以可以说如果没有秦岭也就没有秦国了。”对此李风也深以为然,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总是巨大。

    “而秦岭的历史地位也不仅于此,他对后来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你是学历史的,能猜到什么吗?”韩义考问道。

    李风突然想起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刘邦,他应该也算是从这里东山在其的吧,李风就把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韩义点了点头:“刘邦鸿门宴之后被逐到关中,他带着无尽的失落与绝望翻越了秦岭的险阻,后听从张良的建议烧掉了褒斜道以让项羽放心,顷刻间那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的五百里栈道化为了灰烬。而后终于东山再起打败了西楚霸王。”

    李风感叹道:“每个帝王在成就千古一帝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想到,这些无上光荣和帝国梦想的背后是多少年不断的厮杀和死亡,是多少人力物力的白白浪费。”

    听到李风的话韩义一笑说道:“小风,你最大的缺点就是心慈手软,甚至可以说是妇人之仁。每个帝王身后都是无数的枯骨,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杀戮是必须的。你对敌人心慈手软,以后就会有你自己的战友倒在他们的手中。不该掉这个毛病终有一天你会吃大亏的,记住了吗?”

    听到韩义的话李风虽然有些不大赞同,但不可否认韩义说的很有道理,项羽也可以说是败在了他的妇人之仁上,当断不断终受其乱。

    “直到后来魏蜀吴三国鼎力,曹操和刘备分别占据了关中和汉中,而挺立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秦岭自然就成为了曹魏和蜀汉的军事分界

    (本章未完,请翻页)线。”韩义继续刚才的话题说道,“秦岭山高水长道路崎岖,可以说是一道天然屏障使双方在没有压倒性优势之前谁也不敢轻易发动军士进攻。而诸葛亮逆天而行一意进行北伐,为了逾越秦岭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几次北伐没有取得寸土反而使得蜀国兵马疲惫不堪,所以说与其说诸葛亮败给了曹魏倒不如说他败给了秦岭。”

    “秦岭的作用不仅在于他影响了军事还影响了很多文人。”韩义说道。

    “这个我知道。”不等韩义开口询问李风抢先答道,“老子就曾在这里讲解道德经,唐代大诗人王维似乎也曾在这里隐居。”

    “不错。老子就是在秦岭飘忽不定的山岚雾气之中,在昏暗的灯光下感受出了浩渺宇宙和天地万物之间相依相存,相克相生,无穷无尽的自然法则最终书写出了让后人敬仰的《道德经》”韩义进一步说道,“虽说老子是在目睹了太多杀戮、流血、饥饿和死亡感受到朝廷**,民不聊生的情况下才有了对民间疾苦王权残暴的感受,但是如果没有秦岭的天地灵气老子也不会在这里停驻著述了。”

    “王维一生中有四次出家隐居,其中三次就选择了秦岭。正是这里的水波含翠、山林掩映才会使其在这里忘情山水,吟诗作画的。而他那首流传千古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的就是秦岭的山光水色。”韩义说道。

    听到韩义的述说,李风心中顿时开朗了许多的。似乎感受到了